
近日,火烧和珅官车的“烧车御史”谢振定所在的谢氏大宗理事会帖出网文,寻找谢振定墓地。全文如下:
敬望寻找
嘉庆帝之先生被称颂为清朝一代廉吏并享有"烧车御吏"美称的我娄底扶洲谢氏大宗敏湖公后裔谢振定先生。族谱所载葬湘潭七都潮江冲廖公冲凤形乾山巽向。(据查在韶山那一块地方)配周氏葬湘潭上五都黄竹冲已山亥向。(据查在湘潭锰矿那一块地方)各位宗亲朋友圈里有这地方的朋友请提供联系信息,诚望各位略意寻找,如有知情者敬请转告,电话15607386528或13337381698
扶洲谢氏大宗理事会
据《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二•列传一百九《谢振定传》记载:
谢振定,字一斋,一字芗泉,湖南湘乡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五十九年,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漕,漕艘阻瓜洲,振定祷于神,风转顺漕艘,人称“谢公风”。六十年,迁兵科给事中。巡视东城,有乘违制车骋于衢者,执而讯之,则和珅妾弟也,语不逊,振定命痛笞之,遂焚其车。曰:“此车岂堪宰相坐耶?”居数日,给事中王锺健希和珅意,假他事劾振定,夺职。和珅败,嘉庆五年,起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充坐粮厅,监收漕粮,裁革陋规,兑运肃然。十四年,卒。
道光中,振定子兴峣,官河南裕州知州。以卓荐引见,循例奏姓名、里贯。宣宗问:“尔湖南人,乃能为京师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振定官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曰:“尔乃烧车御史子耶? ”因褒勉甚至。明日,语军机大臣:“朕少闻烧车御史事,昨乃见其子。”命擢兴峣叙州知府。
谢振定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卒于清仁宗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桃林村(1951年涟源建县划出,目前为涟源市金石镇桃林村),生于书香世家,父子两翰林、祖孙三进士,名动一时。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尤以诗文见长。乾隆45年,27岁中进士,著有《知耻斋文集》上、下卷和《知耻斋诗集》五卷。乾隆六十年,谢振定以乘车违反品级为由,喝令部众拿下责打和珅妾弟,并当众把和珅一品官车烧了。他因之以“烧车御史”名震天下,成为一代名臣。清代著名散文家吴敏树撰写的《书谢御史》也生动记述了此事,以歌颂其刚正不阿之高风气节。1809年农历5月15日,谢振定手书“正大光明,通天达地”八个大字后,掷笔仙逝。谢振定还当过嘉庆皇帝的老师,湘乡市毛田镇石园村的谢氏宗祠“谢氏大宗”四字是谢振定任翰林院庶吉士时,由嘉庆太子朱笔直书的天下唯一之匾。谢振定逝世后,嘉庆亲致祭文:“朕当太子,先生为傅;朕登大宝,先生为辅;朕今渡河,为先生讣”。他还亲笔为谢振定题写神主:“祖之臣父之功臣,朕之先生谢公振定老大人之神主”,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1958年,湘乡修建水府庙水库被水淹,后重建的谢氏宗祠有模仿的“谢氏大宗”红字直匾;宗祠正面有巨幅“烧车御史”彩色浅雕;宗祠内有历史名人陈列室,较详细地介绍了谢振定的生平事迹。
今年是谢振定逝世二百一十年,湘乡、涟源两地都没有忘记他,湘乡市官方的《湘乡市概况》记载“烧车御史谢振定、直言主事谢宝璆爷孙二人风骨铮铮,各尽人事。”,涟源修缮了金石镇桃林村的谢振定故居谢家大屋乐恺堂,2011年,“乐恺堂”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打造成全省知名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积极申报国家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还创演了廉政题材大型历史湘剧《烧车御史》生动呈现了“烧车御史”谢振定不畏强权,一身正气,大义凛然、铁面执法的形象。
韶山的朋友看过来

从清朝传下来的谢氏族谱应该是准确的,所载谢振定墓地湘潭七都潮江冲廖公冲凤形乾山巽向。意思墓地在湘潭七都潮江冲廖公冲凤形山,座西北、朝向东南方向。湘潭七都不管是上七都,还是下七都都属于目前的韶山境内,韶山市确实有一座凤形山,位于清溪镇境内,高速公路出口前不远。

另外杨林乡有凤形村也有可能。请大家多多留意,帮助寻找“烧车御史”谢振定的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