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初 官钧天青玫瑰紫釉“六”字鼓钉洗
尺 寸: 直径20.5cm
创作年代: 元-明初
成 交 价: RMB 17,250,000
钧瓷之美胜于釉色,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其间色彩的流淌与幻化,非巧思可以成就,尤以紫钧最为典雅,釉彩之绚丽宛若晚霞,而釉质之细润,犹似一泓静谧湖水。其烧造颇为周折,先需模制成型,再经多次素烧、施釉。因釉彩本身乳浊粘稠、流动缓慢,故上下加迭色泽不同的釉彩,极易形成斑斓、交织的现象,乃至一窑一火烧制的钧瓷,变化万端,无一相类。
本品原为钧窑宫廷陈设花器,因其形制古雅精致,置于案头亦赏心悦目,后世文人遂以之为笔洗。其形制为圆形,侈口出沿,外口沿棱纹两道,其间环列鼓钉纹一周,器身随形而生,婉转而不失刚健。釉色厚润,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口沿与外壁为玫瑰紫,灿若晚霞,绚丽夺目而变化无穷,内壁则是天蓝色,静穆湉谧,与外壁的炽烈瑰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冷暖色泽的搭配符合美学的原则,折射出工匠们的巧思和皇家审美的品味。釉色之美更由造型之妙相称,俯视本品,器内每一处转折均见釉色浅淡,以致黑褐坚硬的胎骨隐现,使得造型轮廓鲜明,釉质的温柔婉约和器型的刚健硬朗合二为一,别见一番古朴典雅之风韵。底部下承三足,敷涂褐色护胎釉,斑驳古拙,与莹润釉光对比鲜明。周缘存支烧痕十九枚,古朴豪迈,一侧清晰可见刻出「六」字款,笔道遒劲,荡漾出独特的时代气息。
遍查资料,北京故宫收藏有此类鼓钉洗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中共有5例,其中四例均为「一」字刻款,一例为「二」字刻款,近年拍卖市场同类钧窑数例中除「一」,「二」字刻款,也见有张宗宪先生旧藏「四」字刻款,临宇山人旧藏「五」字刻款,徐展堂先生旧藏「七」字刻款,葛沃得旧藏「八」字刻款, 而如本品落「六」字刻款者,疑为孤品,仅此一只,其珍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清宫旧藏中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官钧瓷,其底部编号不一,有的还刻有陈设地点的名称。这类器物在清宫的地位之高,可证诸宫廷旧藏实例,部份作品的器底釉面更有清代刻印的款识,注明它们在宫中的确切使用地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字款鼓钉三足洗四例,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上)》,1996,两件为玫瑰紫釉,图版24号(24.3公分)及图版25号(23.5公分),后者底刻「瀛台静憩轩用」,两件为月白釉,图版27号(26.5公分),底刻「瀛台涵元殿用」及图版28号(25.2公分),底刻「养心殿长春书屋用」。
台北故宫也有四例胎体较为厚重的蓝釉钧窑圆洗,图见《故宫藏瓷大系:钧窑之部》页88-9编号27、页94-5编号30、页102-3编号34及页35-6编号35(台北:1999)。其中二例为「一」字洗,一者镌刻「瀛台」、「春扆殿用」,另一例则题「养心殿」、「长春书屋用」。台北故宫各例的大小由「一」至「八」不等。此外,台北故宫尚有十二件形制不一的钧窑洗,其大小介乎「一」至「九」之间,当中四例刻有清代后加的宫中陈设地点:其一是「四」字棱口洗,刻有「重华宫」、「芝兰室用」字样;其二是「四」字海棠式洗,刻「重华宫」、「漱芳斋用」款识,漱芳斋是宫内最受欢迎的游憩之所,内设戏台;另有二例「七」字六棱洗,镌刻「养心殿」及「明窗用」款识。明窗是位于养心殿西南的书房,雍正年间用作军机处议事之所。
大维德爵士亦珍藏一例造型较厚重的「二」字钧窑圆洗,器身内外均施天蓝釉(馆藏号PDF A12)。但大维德珍藏中尚有三例钧窑鼓钉圆洗,其品相之佳与是次拍卖的三足洗不遑多让,且同样外施窑变玫瑰紫釉、内施乳浊蓝釉。其一刻「五」字(馆藏号PDF 35);其二刻「七」字(馆藏号PDF 56);其三刻「四」字(馆藏号PDF 34),此乃美国德福乐(De Forest collection)旧藏,器底有清代后加的「永安寺」、「悦心殿用」字样。大维德爵士珍藏中还有两件钧窑三足洗,两者均刻有清宫中具体的使用地点:一者为「七」字菱花口洗(馆藏号PDF 37),底刻「养心殿」、「随安室用」字样;另一例注明使用地点的是「九」字钧窑洗(馆藏号为PDF 38),此器作海棠式,底刻「养心殿」、「明窗用」字样。
另见一例「一」字款鼓钉洗可参考上海博物馆藏玫瑰紫釉一件(24公分),载于《上海博物馆藏瓷选集》,上海,1979,图版46;伦敦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两例,一为月白釉(27.6公分),另一为紫釉(24公分)。
从上述款识看来,这批钧窑花器的使用地点,显然是紫禁城内宫之中的若干核心建筑与花园,以及清代皇帝所到的其他场所,而这些俱是皇室居停和游憩之所。养心殿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用作天子寝宫。其后,雍正曾居养心殿,以便探望干清宫养病的父王康熙。即位之后,雍正并未迁入干清宫,反而选择留在养心殿,往后历代皇帝皆沿袭此例。重华宫乃乾隆即位前的宅邸,位于紫禁城西北面。乾隆登基后大规模整修此宫,并搭建戏台等设施,每年春节在此演戏赐茶,款待群臣。建福宫同样位于紫禁城西北面,于1742年乾隆治下建成。宫内园林闻名遐迩,乾隆的用意是将之打造为机暇怡情和宴请群臣的绝佳去处。瀛台地处毗邻紫禁城的御花园之内,是太液池最南端的人工湖之一。除了上述的世俗场所,皇家寺庙显然也有采用钧瓷,其中一例为永安寺,该寺于1651年落成,位于北海公园琼花岛上,寺内建有一座藏式白色喇嘛塔,乾隆于1743年下令重修,并正式更名永安寺。
本品钧窑鼓钉洗,釉色均匀完美,质量上乘,深受十八世纪清代君王青睐,既是宫廷建筑和园林中的陈设瓷,更常出现于宫廷绘画之中。且本品三足洗品相佳妙,其外壁施窑变玫瑰紫釉,内施天蓝釉,实为钧窑洗中绝响。至此2019年拍卖季中,「一」至「六」号钧窑洗皆现身拍场(见香港佳士得四洗分别刻有「一」、「三」、「四」及「五」字,另见邦瀚斯所售之弗吉尼亚·霍伯特(1876-1958)旧藏钧窑洗刻「二」字),此乃前所未见之事,洵为千载难逢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