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比如唐太宗所收回的骨利干,此地在西伯利亚~是唐代领土中最靠北的地方,我们看我们的祖先是怎么通过记载互相印证自古以来的呢? 出处自然是唐书。,毕竟唐给地方纳入控制了,贞观二十一年遣使来献马,唐以其地为玄阙州。龙朔中改名余吾州,隶瀚海都督府。
我看后面的人如何借此来讲:首先是唐代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忠志》中所说的: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制名。

没毛病,上为制名~
然后再看《太平广记》里的记载:骨利国居回纥北方, 瀚海之北。胜兵四千,地出名马。昼长夜短,天色正臐,煮一羊胛才熟,东方已曙,盖近日入之所也。吆喝和唐书一样啊,极昼极夜现象啊这是。
《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记载的倒是和唐书还有太平广记差不多,是:其地"昼长夜短,日没时 炙羊肋,熟,东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载骨利干国也。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中国起码的唐和元是控制过这些地方的,而且此地靠北,且有极昼极夜现象。
类似的记载还有清代袁枚的《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家论天地有极奇者,《唐书》太宗收骨利干 ,其地夜短,煮羊脾未熟,天即明。”

这个就比较靠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