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下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设计因问题不少而引起存废之争,但它绝非‘鸡肋’。”在华东政法大学高教所助理研究员万圆看来,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最终环节,其质量高低是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核心标尺。
对本科生而言,不仅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对个人专业和通用双维度下知识、技能的检验,其创作过程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中反映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以及时间管理能力、自律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等。而且,毕业论文作为属于终结性考核,课程成绩则属于过程性考核,二者相结合既符合测量学原则、又符合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因此,缺一不可。”万圆说。
“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科学研究能力有则更好,但具有应用岗位的实践能力更为关键,因而有很多专业以毕业设计替代了毕业论文。由此来看,毕业论文该不该留,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确定,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有可替代的其他方式,则没必要一定要做毕业论文。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无法被替代,则不应因为毕业论文没有收到预期成效就断然取消。”
“不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也已经成为政策共识。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也是狠抓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举措。”万圆举例说,教育部在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对本科生而言,不仅毕业论文的质量是对个人专业和通用双维度下知识、技能的检验,其创作过程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毕业论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可以集中反映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以及时间管理能力、自律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等。而且,毕业论文作为属于终结性考核,课程成绩则属于过程性考核,二者相结合既符合测量学原则、又符合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期待。因此,缺一不可。”万圆说。
“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科学研究能力有则更好,但具有应用岗位的实践能力更为关键,因而有很多专业以毕业设计替代了毕业论文。由此来看,毕业论文该不该留,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确定,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有可替代的其他方式,则没必要一定要做毕业论文。如果毕业论文的功能无法被替代,则不应因为毕业论文没有收到预期成效就断然取消。”
“不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或设计,也已经成为政策共识。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也是狠抓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举措。”万圆举例说,教育部在2018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