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亭兴庆宫,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宫殿,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住所,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
兴庆宫现址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外咸宁西路北,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北门外,已建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址公园。
[编辑本段]唐代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唐明皇)。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即改旧宅为兴庆宫,改隆庆坊为兴庆坊。
开元十四年(726)至十六年经扩建,置朝堂,号称“南内“,成为玄宗听政之所。
天宝十二年(753)又筑兴庆城,起城楼。
兴庆宫历经扩建,占地达2016亩,超过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北京明清故宫的面积(1087亩),兴庆宫建筑之豪华在太极宫(西内)、大明宫(东内)二宫之上。
兴庆宫雪景兴庆宫平面为长方形,东侧有夹墙复道与大明宫、芙蓉园相通。宫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垣偏北处。宫内被一道东西墙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园林区。宫殿区未经发掘,正衙兴庆殿位于兴庆门内,其南有大同殿,置钟、鼓楼。园林区中部有椭圆形水池,即龙池遗迹。池西南发掘出17处建筑遗址,文献所记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大概就分布在这一带。宫内出土装饰瓦件种类甚多,仅莲花纹瓦当即有73种,又有黄绿两色琉璃滴水。
唐代兴庆宫四周共设有六座城门,正门西开,号称兴庆门,而今兴庆宫向南开的大门在唐代称为通阳门。从整体布局来看,兴庆宫中间有一座东西向的隔墙,把兴庆宫分为两半,而以南半部的园林风光为最美。这里有龙堂、长庆轩、沉香亭、华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等高大建筑物,环绕一泓碧水的龙池,湖广楼色相会,犹如仙境。相传龙池中曾大量种植荷花、菱角和各种藻类的隐华植物,池南岸还重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兴庆宫的北半部宫殿巍峨,南熏殿、长兴殿、大同殿隐没林中,各有千秋,别具一格。
兴庆宫现址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外咸宁西路北,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北门外,已建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址公园。
[编辑本段]唐代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唐代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隆庆坊),原系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是为唐玄宗(唐明皇)。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即改旧宅为兴庆宫,改隆庆坊为兴庆坊。
开元十四年(726)至十六年经扩建,置朝堂,号称“南内“,成为玄宗听政之所。
天宝十二年(753)又筑兴庆城,起城楼。
兴庆宫历经扩建,占地达2016亩,超过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北京明清故宫的面积(1087亩),兴庆宫建筑之豪华在太极宫(西内)、大明宫(东内)二宫之上。
兴庆宫雪景兴庆宫平面为长方形,东侧有夹墙复道与大明宫、芙蓉园相通。宫四面设门,正门兴庆门在西垣偏北处。宫内被一道东西墙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南部为园林区。宫殿区未经发掘,正衙兴庆殿位于兴庆门内,其南有大同殿,置钟、鼓楼。园林区中部有椭圆形水池,即龙池遗迹。池西南发掘出17处建筑遗址,文献所记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等大概就分布在这一带。宫内出土装饰瓦件种类甚多,仅莲花纹瓦当即有73种,又有黄绿两色琉璃滴水。
唐代兴庆宫四周共设有六座城门,正门西开,号称兴庆门,而今兴庆宫向南开的大门在唐代称为通阳门。从整体布局来看,兴庆宫中间有一座东西向的隔墙,把兴庆宫分为两半,而以南半部的园林风光为最美。这里有龙堂、长庆轩、沉香亭、华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等高大建筑物,环绕一泓碧水的龙池,湖广楼色相会,犹如仙境。相传龙池中曾大量种植荷花、菱角和各种藻类的隐华植物,池南岸还重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兴庆宫的北半部宫殿巍峨,南熏殿、长兴殿、大同殿隐没林中,各有千秋,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