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陈抟的“五空之秘”论。
虽然佛教多谈空,然道教之空大异于佛教,读者不可混淆。在其著作《观空篇》中,陈抟说: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于是有五空焉。
何谓“五空”?即是五种境界,也是修道的五个层次: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众妙,守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
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块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也。
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变,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焉。
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者也。
虽然佛教多谈空,然道教之空大异于佛教,读者不可混淆。在其著作《观空篇》中,陈抟说: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于是有五空焉。
何谓“五空”?即是五种境界,也是修道的五个层次: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众妙,守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
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块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也。
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变,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焉。
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