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誓师大会召开,会议印发了《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明确了29条措施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助力贵阳贵安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在高质量发展中作示范走前列。
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

【总体目标】
围绕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当好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排头兵,奋力打造全省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

到2025年:
——成为首位度更高的省会城市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凸显,贵阳贵安深度融合,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实现位次前移,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成为影响力更大的中心城市 总部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创业日益活跃,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集聚集成和转化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2.6%,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成为生态性更强的功能城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集约节约、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全面推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贵阳贵安作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更加强化。
——成为幸福感更足的宜业城市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成创业者、就业者友好成长型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比力争控制在2以内,贵阳贵安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到2035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
【重点任务】
1.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在贵阳贵安,发挥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等创新平台作用,推进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和科研经费“包干制”。全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完成国产数据库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应用试点、主权区块链贵阳节点,建成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测评中心。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体系,在重点产业园区配套建成磷系、铝基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力配合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5年,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10个以上,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超过50家,组织实施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项以上,突破关键技术3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
2.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通道,全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多元开放合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贵阳贵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双提升”计划,推动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等创新载体联动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名录。推动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型。建立离岸孵化创新基地,建设专利数据综合分析服务平台。
【到2025年,累计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具备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3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以上。】
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

【总体目标】
围绕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当好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排头兵,奋力打造全省更具带动力的火车头、西南地区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增长极。

到2025年:
——成为首位度更高的省会城市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支撑作用凸显,贵阳贵安深度融合,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实现位次前移,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
——成为影响力更大的中心城市 总部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创业日益活跃,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集聚集成和转化国际国内资源要素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2.6%,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成为生态性更强的功能城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集约节约、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全面推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贵阳贵安作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更加强化。
——成为幸福感更足的宜业城市 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成创业者、就业者友好成长型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比力争控制在2以内,贵阳贵安成为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到2035年: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贵阳贵安“强省会”五年行动
【重点任务】
1.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布局在贵阳贵安,发挥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等创新平台作用,推进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和科研经费“包干制”。全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完成国产数据库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应用试点、主权区块链贵阳节点,建成区块链技术与应用测评中心。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体系,在重点产业园区配套建成磷系、铝基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力配合省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5年,新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研发平台10个以上,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超过50家,组织实施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项以上,突破关键技术3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50亿元以上,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提升3位。】
2.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通道,全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构建多元开放合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贵阳贵安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实施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双提升”计划,推动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等创新载体联动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名录。推动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型。建立离岸孵化创新基地,建设专利数据综合分析服务平台。
【到2025年,累计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具备研发能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3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