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陶吧 关注:95贴子:577
  • 15回复贴,共1
古代黄釉瓷概览
杨俊艳收藏杂志1周前
黄釉瓷是指在基础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后,釉面呈现黄色的瓷器,是古代颜色釉瓷器中极其重要的品种。《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醇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尤其是明清时期,黄釉瓷器还成为了皇家祭祀与宫廷礼仪用瓷之一。从烧造技术与烧成温度而言,古代黄釉一般分为高温黄釉瓷与低温黄釉陶两大类。本文梳理的主要是古代各大窑场曾经烧造过的黄釉瓷名品。它们孕育千年,既是民族风格的折射,也是时代精神的反映,生动再现了古代黄釉的独特艺术魅力。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18 22:34回复
    寿州窑黄釉瓷
    ▌唐代寿州窑黄釉枕
    1959年田城子出土
    长19厘米
    现藏于安徽博物院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18 22: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寿州窑,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因唐代归寿州管辖故名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发展至鼎盛,并以黄釉瓷为特色产品而跻身于越窑、婺州窑、岳州窑、洪州窑、邢窑等名窑之列。陆羽《茶经》中曾有“寿州瓷黄茶色丹”的记载。从目前出土文物标本看,唐代寿州窑黄釉瓷的造型较为丰富,有碗、盏、钵、盆、执壶、盂、罐、枕等。其中以枕最具典型唐代风格,长方形委角,胎上普遍施白色化妆土,釉色蜡黄,釉面匀净,色调明亮,堪称唐代黄釉瓷的代表。▌
      唐代巩义窑黄釉壶
      2003年黄冶窑址出土
      高7.1厘米
      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18 22:39
      回复
        ▌唐代巩义窑黄釉薰炉
        高15厘米
        1995年4月巩义市铝厂出土
        现藏于巩义市博物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18 22:41
        回复
          邢窑位于河北临城和内丘境内,因内丘在唐代曾隶属邢州而得名。始烧于北朝,兴盛于隋唐时期,宋代衰落。唐代邢窑除了烧造“类银”“类雪”“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白瓷外,也烧造有黄釉瓷。邢窑高温黄釉瓷系由青瓷发展演变而来,造型丰富,有碗、盘、高足杯、钵盂、执壶等,部分器物内外均施半釉,制作略显粗糙。同时也有低温黄釉,其在白色化妆土上施以铁为着色剂,并添加铅化合物作助熔剂,于氧化焰中烧成。制作较精细,釉层晶莹,色泽明快,釉面开细小冰裂纹。
          唐代邢窑黄釉钵
          临城县王家庄村出土
          高7.4厘米
          现藏于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18 22:43
          回复
            唐代邢窑黄釉带流罐
            邢台市汽车改装总厂唐墓出土
            高7厘米
            现藏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18 22:43
            回复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始烧于唐代中期,兴盛于宋金时期,衰落于元代。唐代定窑创烧之初的产品即主要为粗胎黄釉瓷,造型有碗、盘、壶、瓶等。胎色灰白,胎质粗而坚致,内含大量杂质,有的器物胎釉间敷有一层白色化妆土。釉质也较粗,施釉不均匀,呈色不稳定,腹下半部及底无釉,开片明显。装饰简单,多是素面,个别装饰席纹和戳点纹。北宋初期,定窑除了烧造其标志性代表产品白瓷外,也烧造有黄釉产品。造型主要为瓶、罐类器物,胎色洁白,胎质细腻,胎体稍显厚重。釉面光洁润泽,有细小开片,底足无釉。流行装饰刻划波浪纹。▌
              北宋定窑黄釉划花盖罐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贡院内静志寺塔基出土
              通高9.7厘米
              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18 22:45
              回复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黄堡镇,因唐末、五代及宋代均属耀州而得名。创烧于唐初,鼎盛于宋,衰落于元。唐代耀州窑曾广泛学习越窑、邢窑、寿州窑和南北方各大名窑的先进工艺,烧制出了青釉、黑釉、茶叶末釉、黄釉等多个颜色釉瓷器品种。其中黄釉瓷颇具典型的唐代风格,以玉璧底碗为代表,敞口,圆唇,斜腹,坦心,宽矮圈足,因形似玉璧故而得名“玉璧底”。采用支钉垫烧方式烧造,故内底心留有三点支钉痕。通体施黄釉,釉面光润,开细小纹片。
                唐代耀州窑黄釉碗
                2003年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
                高5厘米
                现藏于耀州窑博物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18 22: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磁州窑,位于河北邯郸的磁县和峰峰矿区,因古时属磁州而得名。始烧于北朝,唐代发展,宋金元繁盛,明以后衰落。唐代磁州窑在其初步发展阶段即烧造有黄釉产品,造型以碗、钵、瓶、壶等为常见。典型器物如这件黄釉蒜头瓶,敛口,蒜头,束颈,溜肩,鼓腹,饼足。胎色灰白,胎质坚硬。瓶体施化妆土至腹部,罩黄釉至腹部,有泪痕。
                  唐代磁州窑黄釉蒜头瓶
                  高 18.1厘米
                  现藏于磁州窑博物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6-18 22:47
                  回复
                    登封窑,位于河南登封曲河,创烧于唐初,兴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北宋,尤以珍珠地划花瓷最为著名。唐代登封窑也烧造有黄釉产品,造型以碗、注壶最为常见。灰白胎,器外壁施黄釉,一般在注壶的颈、肩处及肩、腹交接处饰以刻划凹弦纹。▌
                    唐代登封窑黄釉双系注壶
                    高22.3厘米
                    现藏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18 22:48
                    回复
                      缸瓦窑,窑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猴头沟村,是辽代著名瓷窑。烧瓷品种丰富,其中的黄釉产品不仅数量多,且造型多样,除了碗、盘、钵、执壶、托盏、套盒、罐、渣斗等典型中原风格器物外,还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瓶等带有浓郁契丹游牧文化气息的器物,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另外,缸瓦窑的黄釉,色泽明亮,釉色黄中泛赭红,釉层中带有浅淡变化的条状纹理,有着鲜明的地域与时代工艺特色。
                      辽代缸瓦窑黄釉鸡冠壶
                      1991年林西县大川乡刘家大院辽墓出土
                      高22厘米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18 22:49
                      回复
                        这种东西真好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7-03 17:17
                        收起回复
                          想问楼主这个陶器,手里有个差不多一样的,值钱吗


                          IP属地:青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1-01 09:23
                          收起回复
                            茧形壶,轮纹带彩绘的比较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9-14 0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