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玄君七章秘经》约著于公元二世纪前后,作者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玄君,实名不详,后人多猜测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太极仙翁葛玄,据说原本名为《地书·七秘典》,最古老的版本共分七卷,每卷相当于一章,其内容各自不同,每卷都包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咒文,但其原典早已佚失,只有诸多抄本流传下来,被中土各修行门派的秘笈教典收录。
卷一:仙砂返魂箓
这一卷主要是关于黄帝的业绩,以及他令人惊叹的发明与医术,其中甚至也包括死者复活术。
一灼之火能烧万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万物,物亡而道何在?
蜣螂转丸,丸成而精思之,而有蠕白者存丸中,俄去壳而蝉。彼蜣不思,彼蠕奚白?庖人羹蟹,遗一足几上,蟹已羹,而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尔。不生不死,而人横计曰生死。
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若知道之士,不见生,故不见死。人之厌生死超生死者,皆是大患也。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计生死者,或曰死己有,或曰死己无,或曰死己亦有亦无,或曰死己不有不无。或曰当喜者,或曰当惧者,或曰当任者,或曰当超者。愈变识情,驰骛不已。殊不知我之生死,如马之手,如牛之翼,本无有,复无无。
注:黄帝轩辕在外文资料里多翻译为黄衣之王(黄袍之王)哈斯塔。
卷二:肉芝延寿箓
这一卷也叫养性延命录,主要是关于通过食尸、赶尸、养尸等僵尸方面的仪轨知识和信仰教典。
食巨胜则寿,形可延;夜无月火,人不见我,形可隐。汝欲知之乎,汝欲为之乎?
人生在世,有生一**者,有生十年死者,有生百年死者。彼未死者,虽动作昭智,止名为生,不名为死。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地虽大,彼固不知。计天地者,皆我区识。譬如手不触刃,刃不伤人。吾道如剑,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则伤。
注:僵尸在外文资料里多翻译为食尸鬼。
卷三:摄魔拘鬼箓
这一卷主要是关于控制心念,防御外魔,召唤天鬼,摄魔拘鬼的内容,内有召唤和控制天鬼的咒禁。
众人以魄摄魂者,金有余则木不足也;圣人以魂运魄者,木有余则金不足也。盖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见者魂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天地者,魂狃习也。梦者魄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彼我者,魄狃习也。火生土,故神生意;土生金,故意生魄。神之所动,不名神,名意;意之所动,不名意,名魄。惟圣人知我无我,知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
卷一:仙砂返魂箓
这一卷主要是关于黄帝的业绩,以及他令人惊叹的发明与医术,其中甚至也包括死者复活术。
一灼之火能烧万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万物,物亡而道何在?
蜣螂转丸,丸成而精思之,而有蠕白者存丸中,俄去壳而蝉。彼蜣不思,彼蠕奚白?庖人羹蟹,遗一足几上,蟹已羹,而遗足尚动。是生死者,一气聚散尔。不生不死,而人横计曰生死。
有死立者,有死坐者,有死卧者,有死病者,有死药者。等死,无甲乙之殊。若知道之士,不见生,故不见死。人之厌生死超生死者,皆是大患也。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计生死者,或曰死己有,或曰死己无,或曰死己亦有亦无,或曰死己不有不无。或曰当喜者,或曰当惧者,或曰当任者,或曰当超者。愈变识情,驰骛不已。殊不知我之生死,如马之手,如牛之翼,本无有,复无无。
注:黄帝轩辕在外文资料里多翻译为黄衣之王(黄袍之王)哈斯塔。
卷二:肉芝延寿箓
这一卷也叫养性延命录,主要是关于通过食尸、赶尸、养尸等僵尸方面的仪轨知识和信仰教典。
食巨胜则寿,形可延;夜无月火,人不见我,形可隐。汝欲知之乎,汝欲为之乎?
人生在世,有生一**者,有生十年死者,有生百年死者。彼未死者,虽动作昭智,止名为生,不名为死。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地虽大,彼固不知。计天地者,皆我区识。譬如手不触刃,刃不伤人。吾道如剑,以刃割物即利,以手握刃则伤。
注:僵尸在外文资料里多翻译为食尸鬼。
卷三:摄魔拘鬼箓
这一卷主要是关于控制心念,防御外魔,召唤天鬼,摄魔拘鬼的内容,内有召唤和控制天鬼的咒禁。
众人以魄摄魂者,金有余则木不足也;圣人以魂运魄者,木有余则金不足也。盖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见者魂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天地者,魂狃习也。梦者魄无分别析之者,分别析之曰彼我者,魄狃习也。火生土,故神生意;土生金,故意生魄。神之所动,不名神,名意;意之所动,不名意,名魄。惟圣人知我无我,知物无物,皆因思虑计之而有。是以万物之来,我皆对之以性,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