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体验治疗,是基于自身感知的疗法,它不复杂,也不神秘。如果感觉艾的效果不好,可以同时选择用针灸、点刺放血、拔罐的治疗方法协助艾灸。
刚接触艾灸的人对于艾灸时间的长短会存在一些困惑:究竟艾灸多长时间合适呢?其实对于艾灸的时间问题,我认为是要灵活掌握的。
艾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疗效的,它是一个慢功夫。其循序渐进式的绿色疗法可以将治疗中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艾灸贵在坚持,刚开始治疗时最好每天施灸,十多天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效果决定是继续每天施灸,还是隔几日艾灸一次。至于取穴,可以多穴位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灸一个穴位,但要保证每个穴位都灸得足、灸得透,这样才能有好的疗效
病有缓急,施治的方法也会有不同。对于急性病与炎症的治疗,患者应增加单位时间内艾灸的次数。如一天艾灸1~2次,或者延长每次艾灸的时间。人的体质不同,艾灸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人会在大力度艾灸过后上火,可以多喝水,多吃些蔬菜瓜果来降火,也可以采用拔罐、刮痧等方式泻火
对保健养生来说则随意得多,不必每天进行,只需隔三岔五施灸就能提高正气,补足气血。艾灸时不用选择太多的穴位,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比如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这些都是养生灸首选的保健穴位,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两三个就足够了。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小时内即可,比如感觉腰不舒服,就在腰处绑个艾灸罐,一天熏
3次,每次一个多小时。对于艾灸治疗的时间,医生只是给出建议,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怎样治疗自己最舒服就怎样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担心自已艾灸,穴位找不准怎么办?
穴位不准不要担心,你只要知道你的发病位置就可以了。我们做艾炎的有这样一句话,叫“不求捆穴,但求方寸”。针灸是点,艾灸是片,用艾灸盒对准小腹和后腰,这样就可以了。
有的人比较心急,刚开始艾灸就灸很多穴位,这是不对的。你要循序渐进,从一两个穴位开始,逐渐适应了再加其他穴位,然后加大火力、延长时间。另外,艾灸是尝试性治疗,就是让你自己当自己的医生。所以艾灸一定要在你感觉比较舒适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盲目地艾灸,否则适得其反。
在施灸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当的体位,这样既可方便,施灸操作,又有利于准确选取穴位和安放艾柱施灸。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仰卧位适用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施灸;俯卧位常用于后头、后颈、肩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等穴位施灸;侧卧位常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的穴位施灸;坐位常用于面部、头部、颈部等穴位施灸。
刚接触艾灸的人对于艾灸时间的长短会存在一些困惑:究竟艾灸多长时间合适呢?其实对于艾灸的时间问题,我认为是要灵活掌握的。
艾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疗效的,它是一个慢功夫。其循序渐进式的绿色疗法可以将治疗中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艾灸贵在坚持,刚开始治疗时最好每天施灸,十多天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效果决定是继续每天施灸,还是隔几日艾灸一次。至于取穴,可以多穴位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灸一个穴位,但要保证每个穴位都灸得足、灸得透,这样才能有好的疗效
病有缓急,施治的方法也会有不同。对于急性病与炎症的治疗,患者应增加单位时间内艾灸的次数。如一天艾灸1~2次,或者延长每次艾灸的时间。人的体质不同,艾灸时间也不尽相同。有人会在大力度艾灸过后上火,可以多喝水,多吃些蔬菜瓜果来降火,也可以采用拔罐、刮痧等方式泻火
对保健养生来说则随意得多,不必每天进行,只需隔三岔五施灸就能提高正气,补足气血。艾灸时不用选择太多的穴位,以免给身体造成负担。比如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这些都是养生灸首选的保健穴位,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两三个就足够了。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小时内即可,比如感觉腰不舒服,就在腰处绑个艾灸罐,一天熏
3次,每次一个多小时。对于艾灸治疗的时间,医生只是给出建议,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怎样治疗自己最舒服就怎样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担心自已艾灸,穴位找不准怎么办?
穴位不准不要担心,你只要知道你的发病位置就可以了。我们做艾炎的有这样一句话,叫“不求捆穴,但求方寸”。针灸是点,艾灸是片,用艾灸盒对准小腹和后腰,这样就可以了。
有的人比较心急,刚开始艾灸就灸很多穴位,这是不对的。你要循序渐进,从一两个穴位开始,逐渐适应了再加其他穴位,然后加大火力、延长时间。另外,艾灸是尝试性治疗,就是让你自己当自己的医生。所以艾灸一定要在你感觉比较舒适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盲目地艾灸,否则适得其反。
在施灸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当的体位,这样既可方便,施灸操作,又有利于准确选取穴位和安放艾柱施灸。常用的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坐位。仰卧位适用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施灸;俯卧位常用于后头、后颈、肩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等穴位施灸;侧卧位常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的穴位施灸;坐位常用于面部、头部、颈部等穴位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