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前国际格局两极化竞争的核心是技术优势
美国遏制华为5G,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崛起对美国制定国际规则主导权的冲击。所有国际规则都是依据相关事物的最优水平制定的。也就是说,拥有最大技术优势的国家具有最大的技术标准制定权。技术优势包括了技术水平优势和价格优势两个方面。近年来,中国与美国在技术上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在个别领域甚至超过美国。这难免使美国担心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超过美国,因为中国创新能力超过美国则意味着中国综合国力将超越美国。2018年,美国申请登记的国际专利为56142件,居世界第一;中国为53345件,位居第二,与美国差距不到5%。与国际格局两极化相似,通信领域也呈现出中美两极化趋势。而华为是中国在通信领域里的带头羊,其2018年申请注册了5405件国际专利,占中国申请总数的10%以上。为了抑制中美实力差距缩小的速度,美国借助盟国力量共同遏制华为,符合其在两极格局中进行竞争的传统策略。
其他国家在5G问题上面临着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压力,这与两极格局下中小国家面临的情况相似。国际格局的中美两极化已经使很多国家面临着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压力。先是东盟国家采取了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对冲战略。之后这种战略为东欧国家所效仿。现在,日本和西欧国家也开始在中美之间搞战略平衡。意大利甚至成为首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备忘录的G7国家。通信技术领域里的中美两极化,同样使其他国家面临着在中美之间选边的问题。不过,在通信技术领域里,选边的原则不是政治制度的异同,而是技术和价格的优势。
发达国家在5G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反映出意识形态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力在下降。自2016年起,冷战后获得国际主导地位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出现衰落,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中国崛起也是原因之一。中国缩小与美国在综合实力上的差距,使人们怀疑自由主义制度的效率。中国缩小与美国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同样促使人们怀疑美国制度在技术进步中的优势。如今,人们越来越多地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角度而不是意识形态的角度判断国家间的关系。例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依据意识形态原则,在5G问题上选择支持美国;但西澳大利亚州的地方政府却不同意联邦政府的政策取向,决定由华为为该州的地铁建设提供通信设备。这也反映出技术优势对决策的影响力上升,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相对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