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名人堂】姜黎黎:好一朵怒放的“红牡丹”
当年一部《红牡丹》,风靡影坛难忘怀,英姿飒爽姜黎黎,秀美恬静惹人爱。化身英武显豪情,时光荏苒不虚年,至今依然花香四溢春满园。三十八年前,伴随着电影《红牡丹》的公映,还有那首传唱至今而不衰的《牡丹之歌》,姜黎黎的名字早已经和电影里的女主人公合二为一,红牡丹成为了她终身不变的代名词。三十八年后,早已经定居大洋彼岸的姜黎黎意外现身京城,消失在当年观众眼帘近四十年的她,如此近距离又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于是,犹如穿越闪回时光斑驳的隧道,面对面一个下午的悠长漫谈,激荡起了那情怀满注的往事涟漪……
197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东三省的沈阳片区招生的时候,沈阳两千多青年男女跃跃欲试,最后长影只录取了三个人,其中就有文艺积极分子、时年二十岁的姜黎黎。
走进心目中向往已久的长影厂大门,意外地实现了电影演员梦,那种发自心底的愉悦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她记得小的时候在学校,老师同学总是说:“你长得那么好看,你将来去当电影演员吧。”姜黎黎没想到命运之船就是这样不可思议。非但如此,在姜黎黎还没有最后录取的时候,已经被厂里的《雁鸣湖畔》剧组借用,进厂报到的第一天就同时走进到这个即将开机的摄制组。
“恋爱挫折”备受打击
也就是在《雁鸣湖畔》剧组,姜黎黎认识了同一部戏的北京小伙儿汪宝生。少男少女的姜黎黎和汪宝生一见钟情。姜黎黎出生在沈阳,平时说话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东北口音,汪宝生是北京男孩儿,他语言能力很强,总是帮姜黎黎纠正发音。两个年轻人相处挺好,就互相间多看一眼。再正常不过的男女交往在那个荒诞的岁月里都会被扭曲,正常的传递眼神被厂里某些人放大成暗送秋波,并借故厂里明文规定不准青年学员谈恋爱之由给予人身打击。
姜黎黎平生第一次被人指责并上纲上线地被公开批判,实在是接受不了:“我那时候特别胆小,家庭教育又那么正统和保守。可有人说我们谈恋爱了,犯大错误了,要严重地批判我们。对我们来讲,真是天塌下来了。每次批判我们的时候,都是质问,你们都干了什么?接着所有的脏话污水都泼过来了。”
“我们什么都没有做,我无法问答,他们就恐吓说要把我送到农村去,宝生表现得很男子汉,说要去就送我去。”就这样,汪宝生被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被定名为“资产阶级小姐”的姜黎黎因为实在是问不出什么实质性内容,给她强加的罪状就是平时爱照镜子,怎么配得上戴共青团的团章,命令从胸前摘下来。
“我和宝生身处两地,相隔遥远,其实我们俩以前还没有表明要谈恋爱,但是通过这场批判,反而把我俩联系的更紧密了。”他们通过一封封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思念。
没有任何理由也不容更多的质疑,厂里下令不允许姜黎黎拍戏了。她参加拍摄的《雁鸣湖畔》,本来是戏里的女二号,结果在电影公映的时候,演职员表的字幕上却取消了她扮演角色的名字。
姜黎黎在被密集批判的那一阵子,剧团好朋友也不敢跟她说话,怕会染上资产阶级思想,见了她都故意低头躲开。她没有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父母,因为她来电影厂工作,父母寄予了很大希望。在被关押的漫漫长夜,姜黎黎都以泪洗面。
那时,《雁鸣湖畔》的编剧张笑天老师给姜黎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不经意走到姜黎黎身边,抛过来一句平实但有力的话:“挺起胸,抬起头,怕什么!”这九个字让逆境中的姜黎黎如沐春风。那时除了汪宝生,没有其他人安慰她。就连汪宝生的通信也会遇到拦截。张笑天的夫人在收发室工作,她知道汪宝生来信的情况后,经常趁人不备交给禁闭中的姜黎黎。对此姜黎黎特别感恩张笑天夫妇,这虽是一个小插曲,但足以表明他们的人性之善。
《雁鸣湖畔》拍完以后,面对银幕上清纯秀美的姜黎黎,很多导演都来找她拍戏,但长影厂一致严词拒绝。时隔一年之后,林克导演到剧团来借姜黎黎,跑了好多次,实在忍不住地发了火,他说这么年轻的小姑娘,这么单纯的孩子,她能犯什么错误?出了问题,我负责,就这样才把姜黎黎解放出来,去拍了第二部片子《暗礁》。当姜黎黎随剧组出发到青岛外景地的时候,赶紧去信告诉汪宝生自己的新地址,此时,汪宝生在农村已经劳动锻炼两年了。
从影片《暗礁》后,姜黎黎就开始拍戏了。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可喜变化,姜黎黎和从农村归来的汪宝生也从地下恋爱转换成公开的自由恋爱了。对于一个才21岁的女孩,姜黎黎走向工作第一个面对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莫须有的迎面痛击,其理由就是她跟汪宝生暗中谈了恋爱。结果让人意想不到,两个年轻人因祸得福,真挚地交往,最终喜结连理。
《红牡丹》一炮而红
《神圣的使命》在青岛拍戏的时候,姜黎黎遇到了长影的导演张圆贺摄影师孟宪第等人,在聊天中得知他们为电影《红牡丹》来选演员,张圆导演说,这个主演非常难找,不单要求长得漂亮,会演戏,还要会武打,会一些杂技表演的高难度动作。
半年后,《神圣的使命》拍完了,姜黎黎回到了长影厂。有一天,在厂大门口,不经意又碰到张圆导演,她把《红牡丹》的一段戏即兴表演了一下,想不到张圆导演很满意,一定要用她。姜黎黎回忆道:“当时厂里也有不同意见,因为我外在的条件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文静的女孩,而红牡丹是一个闯江湖的女侠形象,同我自身的性格反差很大。而张圆导演却一直坚持,并让我去量服装,服装车间的胡臣师傅给我试装的时候说,挑了一百多个人,你还挺有运气的。”说起来,能够意外主演《红牡丹》,还真有戏剧性,姜黎黎回想半年前在青岛遇见张圆导演,当时根本没有往自己身上想。
在随后《红牡丹》的拍摄过程中,姜黎黎跟随着摄制组辗转到济南、青岛、汕头、洛阳等地,由于戏里多次要出现红牡丹飞身骑马的情节,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姜黎黎在部队训练骑马中的高难度动作。姜黎黎说:“过去我连一个小虫子都害怕,没想到练习骑马,我的胆子不知不觉变大了。”
这部描写江湖艺人坎坷命运和人身遭际的影片,公映以后,立刻引的一片观影风潮。通过《红牡丹》,姜黎黎一炮而红,扬名影坛。之后,姜黎黎感到身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管走到哪儿都有人围观,为此,姜黎黎一度不敢出门,即便出门,也一定要带上墨镜和口罩,姜黎黎感到了极度的不便,好像没有了人身自由。但她的心态一如寻常,并不会因为成名就变得高高在上。
《红牡丹》之后,姜黎黎主演了毛玉勤和藤进贤导演的《姑娘的心愿》,还和迟志强一起搭档,拍摄了一部东三省一带非常火爆的电视剧《响铃公主》。拍摄于1982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姜黎黎饰演了叶芳这个跟她反差很大的角色,穿着时髦,个性突出,思想超前,同时也是一个进步向上的青年。这个角色很生活化,代表了当时的社会潮流,也让她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演戏到经商的跨越
1985年,当许多青年演员都在铆着劲排戏的时候,姜黎黎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明星专修班,进行了更系统的培训。经过三年的集中学习,姜黎黎将理论知识和表演实践相结合,更加成熟,也更有自己的想法。
后来面对市场潮流影响,姜黎黎开始面对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姜黎黎回忆道:“到了90年代,我一直没有什么好戏拍,也是心慌慌的,自己还年轻,总不能闲下去啊!也就想着跟别人一起下海。美国的朋友回来,大家就一起下海做生意。”当时姜黎黎到美国做的第一次生意,就是和朋友一起合资生产画框。初到美国,他就去纽约、长岛等城市去考察,进设备,办工厂。“我完全是外行,就是精力旺盛,一心想做事。”姜黎黎不断学习演戏之外的陌生知识,虽然不是自己最喜爱做的事,很艰难也很痛苦,但还是会赶鸭子上架,不断尝试。把多年拍戏积攒的一点钱都投进来,在大家的合作下很快把厂子建起来。有企业老板称赞她的勇气,“只身就来管我们要项目来了。”
姜黎黎说:“我虽然看似在演艺道路上渐行渐远,但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找机会接拍一些适合自己的影视剧。最近刚刚完成马俪文导演的新电影《你的到来》,正在做后期。”姜黎黎会接这个戏,是因为这个人物有张力,有深度,能够反映对生命的思考。姜黎黎坦然说道:“到了这个年龄,角色有复杂性,有情感的深邃点,有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体现,这些东西都会吸引我。我把自己的阅历变相折射到角色当中,虽然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但是我愿意挑战。”
姜黎黎在银幕上演绎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不论是演戏,还是经商,都是人生的不同体验。从演戏到经商,再回归演戏,这是一种新的跨越。姜黎黎对这一切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我自己的生活非常平静,我不是那种喜欢张扬,或者追求名利的人,我觉得演员就是一个职业,当时正红的时候,我是这样,现在依然还是这样,无论任何时候,我还是昨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