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靠天吃饭,知识有限,为了生存下去,既要解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问题,还要确保身体健康、人丁兴旺、子孙繁衍,他们通过对节气物候的观察及长年生活经验总结,养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进行民俗活动,适应周期性的时空转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历法、季节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而作为特定节日的农历五月五日,就是其中代表,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夏商周三代发展,如涓涓之水,至“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它的最终成形,是各地风俗相互融合的结果,带有不同的地区特色,大致说来,“北方起自五月是恶月,端午为驱邪避恶之日;南方起自越民族的龙图腾祭祀和龙舟竞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