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副部级大学,为啥窝工会落选)
这不是双一流高校的再选拔!但这31所大学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5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和《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公布了2019年增列的11所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高校名单。这11所高校为:
加上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首批20家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一共31所高校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这31所大学为:
在36所双一流A类大学中,一共有30所大学进入此名单,双一流学科高校中仅有1所大学进入此名单(中国科学院大学),名单中尚无双一流B类大学。而且相对集中,比如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一共12所,占了超过1/3的高校。
没有进入获得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名单的有12所双一流大学,包括全部双一流B类大学和以下6所双一流A类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即是说,除去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剩下有11所双一流大学未取得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首批申报的时候,作为辽宁省唯一推荐的大连理工大学,依旧没能出现在名单上成为自主审核单位。
成为了自主审核单位,也并非一劳永逸。为防止放开后可能出现的学科重复布局和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此次的实施细则还规定,定期审核高校在自主设置博士学科点时是否有违规现象。
这些高校今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和定位,自主设置博士和硕士学位点。这是国家学位办对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下放,各高校可以对标“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制订建设方案,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对学科进行新的布局。这些高校每年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左右的博士点。并且高校能在博士学位授予权方面拥有完全的设置权,可自主培养博士。今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就通过这种方式增列和撤销了多个博士点。
学位点审核权下放,只是简化了审批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拥有了更多设置学位的自主权。但不意味着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就会变得随心所欲,也不是中国高校的新一轮“阶层划分”,“更不是网上所说的‘双一流高校再次选拔’。”
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中就明确规定,自主审核单位应加强对新增学位点的质量管理,每6年须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发生严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或管理问题,或未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取消其学位点的自主审核权。


这不是双一流高校的再选拔!但这31所大学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5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和《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公布了2019年增列的11所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高校名单。这11所高校为:
加上此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首批20家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一共31所高校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这31所大学为:
在36所双一流A类大学中,一共有30所大学进入此名单,双一流学科高校中仅有1所大学进入此名单(中国科学院大学),名单中尚无双一流B类大学。而且相对集中,比如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一共12所,占了超过1/3的高校。
没有进入获得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名单的有12所双一流大学,包括全部双一流B类大学和以下6所双一流A类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即是说,除去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剩下有11所双一流大学未取得自主审核单位资格。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首批申报的时候,作为辽宁省唯一推荐的大连理工大学,依旧没能出现在名单上成为自主审核单位。
成为了自主审核单位,也并非一劳永逸。为防止放开后可能出现的学科重复布局和高校发展的同质化,此次的实施细则还规定,定期审核高校在自主设置博士学科点时是否有违规现象。
这些高校今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和定位,自主设置博士和硕士学位点。这是国家学位办对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下放,各高校可以对标“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制订建设方案,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对学科进行新的布局。这些高校每年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新增5%左右的博士点。并且高校能在博士学位授予权方面拥有完全的设置权,可自主培养博士。今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就通过这种方式增列和撤销了多个博士点。
学位点审核权下放,只是简化了审批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拥有了更多设置学位的自主权。但不意味着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置就会变得随心所欲,也不是中国高校的新一轮“阶层划分”,“更不是网上所说的‘双一流高校再次选拔’。”
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中就明确规定,自主审核单位应加强对新增学位点的质量管理,每6年须接受一次评估。如果发生严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或管理问题,或未通过学位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的高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取消其学位点的自主审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