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辨志吧 关注:28贴子:1,002
  • 10回复贴,共1

【脱俗昇华道心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5-30 03:34回复
    【自张英侵吞军饷一案东窗事发以来,赣、闵两党之间业已偃旗息鼓的争斗竟又有了复燃之势,继工部侍郎曹越被革职查办后,一向自恃出身的一等侍卫鄂善也被人摘了顶戴花翎。事已至此,向来自诩稳坐钓鱼台的谭睢州息事宁人的手段再高明,恐怕也阻断不了二虎相争的激流。不过,比起这等令人劳形的庙堂攻伐,还是近在眼前的九月十五更令人挂怀。】
    【今岁九月十五如期而至,自进入山门以来,两人便自金堂一路穿行至人迹罕至的经堂,身后神色持重的少年年纪虽轻,但显然亦已对这座久经风烟的禅林熟悉至极,而面前法相庄严的高僧,竟是早已自遁音于人世多载的故友】
    昔日释迦以“慧”证道,如今大师以“恕”求取无上菩提,想来他日亦能得成正果。
    【故交旧雨重逢,本是当浮三大白之快事,奈何浮屠之间戒律分明,待古寺中近乎沉郁的钟声一响,两人便不得不起身向香案后低眉正座之人行礼道别。二人自佛像如云的照壁后行出时,禅林中的钟声尚未尽止,在不甚壮阔的松涛过境之前,久违的梵唱之声竟先一步为秋风携送而至,一如一阵恰逢其时的甘霖。】
    【仙音在耳,一时心有所感,拾级而上之际,忽然回首望向了身后迤逦不绝的法幢】
    谭次骞要在两江行他的驱虎吞狼之计,但本王却没有为小人行方便的善心。


    5楼2019-05-30 05:09
    回复
      ?你给我开12行?


      6楼2019-05-30 18:37
      收起回复
        【自与定王相识以来,大多在他的王府中见面,祖父致仕已有三载,已不能事事寻求他的意见,是以年复一年之间,往王府跑的次数便愈发多起来。而很显然,此时同他往经堂的这一遭并非为了求佛,而是同故人重逢。始终缄默于二人之间,深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直至同他走出佛堂适才低声开口】
        谭大人如今远庙堂,却难逃您的法眼,他想只手遮天,恐怕不太容易。
        【亦步亦趋跟在定王身后,犹豫半刻又接言】慎源不知该不该问,这位以“恕”求取无上菩提的大师,也是您和祖父的经年之交么?


        7楼2019-05-30 18:49
        回复
          【我与伯岐相识于襁褓之间,垂髫之时便引为知己,此后更结下兴王救危的底定板荡之约,倘苍天肯遂人愿,我与其人也绝不会重逢于青灯古佛之前。或者说,荣枯反覆之间,二人皆已与当年的鸿鹄之志背道甚远,在无可究诘的天命面前,并非每个人都有得遂宏愿的好运】
          正是。
          【携步行至中庭,前事便如耳畔激昂不绝的松涛声般排山倒海而至,半生之不甘、不舍、不忍亦随之涌上心头,再度沉声开口之时,言下已颇有感慨之意】
          觉能大师昔日曾与我同窗读书,其学识、智计皆优赡于我,又抱持杀身成仁之勇,奈何命途迍邅,终不能尽酬其志。


          10楼2019-05-31 19:57
          回复
            【晚秋之际,满目仅余几处金黄与萧瑟,其时这位年近知命的长者负手立于身前追忆往昔,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颇有一副孤独凉薄之态。我常听祖父讲他几人年轻时的故事,却未听过这一桩。拾阶而上,至中庭时他话音甫落,亦难免随之感慨,低首一叹】
            从前读书时常闻壮志难酬的诗句,总觉人世凄凉,不成想方才看似豁达通透的觉能大师,也曾有过此种际遇。
            【又抬步上前,停于定王身侧,侧目再度开口问道】慎源深谙官场之沆瀣,可觉能大师若如您所言智勇双全,是什么事可以不公至此?


            11楼2019-05-31 20:14
            回复
              当年伯岐摄行大同之时,远近皆可闻其嘉声,但当时的山西布政使鄂善贪墨河堤工款事泄,伯岐为报其人提携之恩,便出面为其顶罪,自甘舍弃大好前程。
              【伯岐既入空门,这些难堪回首的宦途往事,于他或已皆如前尘,但另一个曾亲眼目睹英雄扼腕的“局外人”,却仍然没有能够笑论穷通的修行。前事数尽之时,二人已自接天蔽日的重重翠色间穿行而过,在近乎单调的绿树与赭瓦之间,竟骤然现出一方清可见底的陂塘,数朵尚未尽绽的千叶秋莲点缀于其间,姿态清净庄严不可方物。】
              【一生好为触景伤情之事,而人世诸景之中,又唯乐景最生哀情。目光于身前三丈见方的荷塘中停滞片晌,未及出口的千言万语,至今也只剩下一声慨然至极的深叹】
              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持扇徐行数步,又回首笑道】人生得失万千,或许我也该学一学觉能大师,观一观这“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12楼2019-06-01 22:23
              回复
                【不难洞悉,此时他口中的“伯岐”便是方才同他短暂重逢的觉能大师。而他所说其人生平,倒委实令人不得不喟叹命途多舛。定王同祖父为故交挚友,亦算是看着我长大至此,到如今能够成为忘年之交,凭借对他的了解,一定为他这位故友劳心无数。睇一眼面前清澈见底的小潭,顺势一笑】
                其实您不必叹息,能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挚友并不容易,纵然有难酬之志,方才慎源所见的觉能大师,此刻也早已超凡。
                【恰逢他回身,便从容对上他的目光,听言便又点首笑道】您早该如此。


                13楼2019-06-02 20:18
                回复
                  【自张英侵吞军饷一案东窗事发以来,赣、闵两党之间业已偃旗息鼓的争斗竟又有了复燃之势,继工部侍郎曹越被革职查办后,一向自恃出身的一等侍卫鄂善也被人摘了顶戴花翎。事已至此,向来自诩稳坐钓鱼台的谭睢州息事宁人的手段再高明,恐怕也阻断不了二虎相争的激流。不过,比起这等令人劳形的庙堂攻伐,还是近在眼前的九月十五更令人挂怀。】
                  【今岁九月十五如期而至,自进入山门以来,两人便自金堂一路穿行至人迹罕至的经堂,身后神色持重的少年年纪虽轻,但显然亦已对这座久经风烟的禅林熟悉至极,而面前法相庄严的高僧,更是早已自遁音于人世多载的故友】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小王愚钝,不能尽解大师口中玄机,不过昔日释迦以“慧”证道,如今大师欲以“恕”求取无上菩提,想来他日亦能得成正果。
                  【故交旧雨重逢,本是当浮三大白之快事,奈何浮屠之间戒律分明,待古寺中近乎沉郁的钟声一响,两人便不得不起身向香案后低眉正座之人行礼道别。二人自佛像如云的照壁后行出时,禅林中的钟声尚未尽止,在不甚壮阔的松涛过境之前,久违的梵唱之声竟先一步为秋风携送而至,一如一阵恰逢其时的甘霖。】
                  【仙音在耳,一时心有所感,拾级而上之际,忽然回首望向了身后迤逦不绝的法幢,而口中本该愤世嫉恶的话语,也遽然变作了云淡风轻的述怀】
                  当年本王与亭柏逢难遇险之时,谭次骞曾屡次作壁上观,置过往恩义于不顾,如今他要在两江行他的驱虎吞狼之计,本王自然也没有为人行方便的善心。


                  14楼2019-06-02 21:26
                  回复
                    冯唐易老,贾生命薄,此事古今难全。你看,当世倜傥非常之人,纵有伊吕之能,一旦不得其主,也只得僵死于山阿之间。你此番与临川出京戡乱,也不必多寄立功建号之望。
                    【二人沿清泉徐行半刻,隐没于绿树与烟水之后的山门便再次现于眼前,当下自牵马相待多时的仆从手中接过辔策,又对捧剑立于身侧的后生道】
                    佛门清静,实非你我久居之地,走吧。


                    15楼2019-06-02 22: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