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龙微博
2003年中国银幕杂志访谈录
文翎羽 少芳 摄影 汪汪
柳云龙—杨瑞是一本书(二)
记:演员也需要好的机遇,你觉得电影《玉观音》对你是一次机会吗?
柳:恕我直言,我真没把它看做是一次机会。《玉观音》是用一个女人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它不是一个男人的戏。整本小说写的就是安心的命运、安心的情感状态,通过安心的视角带出了三个男人,而不是通过杨瑞带出安心。
记:就是说演得不过瘾。
柳:对。
记:你觉得这部片子对你影响很大吗?
柳:我不能预见。我不知道《玉观音》会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片骂声,也许是荣誉。既然做了,就不要再去考虑太多。
闲言碎语
工作方式
我的工作方式是一定要自己想明白才能去演。我会想一下人物的大笑,这样人物出来比较生动,比较自然。我不是那种被动的演员,我愿意去改动一些东西,和导演沟通。
做演员的目标
我要演一个人物能让大家感觉都不错。代表一种正义,一种邪恶,我演没什么问题,但是中间性的角色,比如好丈夫、好爸爸什么的,我还是抱着一种尝试的态度去演。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的前辈,每一个都能让你想想子女该任何去演。
演员与名利
任何演员都希望被认可,这是你成功的标志,而这个职业恰恰以你有没有名来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作为演员一定要追求名利的,但是在追求的这条路上,你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这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
演技派演员
我觉得演技派掺杂了很多自己的大笑在角色里。你看他的时候,不是在看他演的角色,而是他本人的一种魅力。他是运用智慧吧自己的魅力解读出来的。他会在这个人物行为上给观众多大的出乎意料,就能用自己的身体托着这个人物走多远。
我认为演员里有一种性格派。姜文就属于这一种。他的每一次角色在造型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你仔细 品,他一定是姜文。有时候,演员会去做造型,第一步就赢了。
还有一种是智慧派。完全是用在自己的智慧去演戏。陈道明就属于这一种。他非常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是演,什么时候不是演。我觉得陈道明就是一个雕刻家,他的刀功已经非常娴熟了,很多时候你看不到他雕刻的痕迹。
还有葛优独创了一种荣辱不惊派。他表面看似平静,而内心丰富得一塌糊涂,而且制作冲动让他平静的脸已经无法掩饰了。
三不主义
不看作品
我觉得那对我是赤裸裸的揭露。当你面对电视机自己看自己的时候,非常别扭。前一段时间《玉观音》补录台词,我就看了几眼那几场我补录台词的段落,我就乐,觉得特别可笑。
不做宣传
因为是怎么样,就怎么样,靠吹是吹不出来的。我靠的是演技,用我塑造的角色去说话,你从我的人物当中去认可我。
我生活中与你一样,没什么新鲜的。我能讲的就是创作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多老百姓来说根本不会在意,他看的是你这么塑造这个角色,有怎么演另一个角色。一样需要空间感。
不谈理论
有的演员会讲的头头是道,很理论,但是对我来说不是这样,我演戏凭的是一种直觉的大笑。我看剧本。理解角色,制作理解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可能镜头中需要我一个眼神是坏的,观众扑捉到就是坏。这个我没办法说。





2003年中国银幕杂志访谈录
文翎羽 少芳 摄影 汪汪
柳云龙—杨瑞是一本书(二)
记:演员也需要好的机遇,你觉得电影《玉观音》对你是一次机会吗?
柳:恕我直言,我真没把它看做是一次机会。《玉观音》是用一个女人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它不是一个男人的戏。整本小说写的就是安心的命运、安心的情感状态,通过安心的视角带出了三个男人,而不是通过杨瑞带出安心。
记:就是说演得不过瘾。
柳:对。
记:你觉得这部片子对你影响很大吗?
柳:我不能预见。我不知道《玉观音》会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片骂声,也许是荣誉。既然做了,就不要再去考虑太多。
闲言碎语
工作方式
我的工作方式是一定要自己想明白才能去演。我会想一下人物的大笑,这样人物出来比较生动,比较自然。我不是那种被动的演员,我愿意去改动一些东西,和导演沟通。
做演员的目标
我要演一个人物能让大家感觉都不错。代表一种正义,一种邪恶,我演没什么问题,但是中间性的角色,比如好丈夫、好爸爸什么的,我还是抱着一种尝试的态度去演。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的前辈,每一个都能让你想想子女该任何去演。
演员与名利
任何演员都希望被认可,这是你成功的标志,而这个职业恰恰以你有没有名来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作为演员一定要追求名利的,但是在追求的这条路上,你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这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
演技派演员
我觉得演技派掺杂了很多自己的大笑在角色里。你看他的时候,不是在看他演的角色,而是他本人的一种魅力。他是运用智慧吧自己的魅力解读出来的。他会在这个人物行为上给观众多大的出乎意料,就能用自己的身体托着这个人物走多远。
我认为演员里有一种性格派。姜文就属于这一种。他的每一次角色在造型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你仔细 品,他一定是姜文。有时候,演员会去做造型,第一步就赢了。
还有一种是智慧派。完全是用在自己的智慧去演戏。陈道明就属于这一种。他非常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是演,什么时候不是演。我觉得陈道明就是一个雕刻家,他的刀功已经非常娴熟了,很多时候你看不到他雕刻的痕迹。
还有葛优独创了一种荣辱不惊派。他表面看似平静,而内心丰富得一塌糊涂,而且制作冲动让他平静的脸已经无法掩饰了。
三不主义
不看作品
我觉得那对我是赤裸裸的揭露。当你面对电视机自己看自己的时候,非常别扭。前一段时间《玉观音》补录台词,我就看了几眼那几场我补录台词的段落,我就乐,觉得特别可笑。
不做宣传
因为是怎么样,就怎么样,靠吹是吹不出来的。我靠的是演技,用我塑造的角色去说话,你从我的人物当中去认可我。
我生活中与你一样,没什么新鲜的。我能讲的就是创作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多老百姓来说根本不会在意,他看的是你这么塑造这个角色,有怎么演另一个角色。一样需要空间感。
不谈理论
有的演员会讲的头头是道,很理论,但是对我来说不是这样,我演戏凭的是一种直觉的大笑。我看剧本。理解角色,制作理解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可能镜头中需要我一个眼神是坏的,观众扑捉到就是坏。这个我没办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