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吧 关注:17,119贴子:223,219

慕容垂:英雄无奈参合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完慕容垂的史料,特别是最后路过参合陂死难将士吐鲜血这段时,感到垂哥真是英雄无奈,算的上大丈夫,我觉得他和耶律大石很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22 21:07回复
    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结束后,雄踞中原的前秦土崩瓦解。经历了短暂和平的北方大地再度掀起了血雨纷争,众多势力从前秦中分解,其中慕容垂便是其中一支。慕容垂是鲜卑慕容氏的名将,曾是前燕大将,但由于兄长太傅慕容评的猜忌被迫投奔前秦。前秦后来攻灭前燕,慕容垂由于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前秦皇帝苻坚的重用。前秦灭亡后,慕容垂趁乱而起,恢复了燕国,史称后燕。与慕容垂有着相似遭遇的拓跋氏也是鲜卑一族,他们建立的代国被前秦灭亡,后人拓跋珪同样在前秦崩溃了局面下脱颖而出。慕容垂看在同族的份上,以及他是拓跋珪舅舅的身份,便帮助他复国,史称北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22 21:18
    回复
      2025-05-15 14:47:43
      广告
      起初,拓跋珪一直对舅舅比较尊敬。但乱世皇权之中,且是五胡入主中原的离乱之秋,父子相残也是常有之事,更何况慕容垂只是拓跋珪的舅舅。不久,双方的关系就开始交恶,后燕扣留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拓跋珪也时常派兵掠夺后燕边境。慕容垂治下的后燕一向战无不胜,怎会容他人酣睡于卧榻之侧,便决心除掉这颗自己栽培的毒草,于是在395年令太子慕容宝率领8万大军攻打北魏,企图把北魏和拓跋珪从自己的天下宏图上抹去。面对来势汹汹的后燕大军,拓跋珪有些紧张,但退缩一向不是这位雄主的选择,他召集臣属商量对策。长史张衮提议全线撤退,他说:“燕军这些年打了不少胜仗,兵强马壮,此刻兵锋正盛,不如避其锋芒,待敌深入后再出其不意击败他们。”拓跋珪听取了这个建议,便把部落。人口,牲畜等皆迁往后方,渡过黄河,沿河待守。同时拓跋珪切断了后燕大军与本国的联系,以待时机制造迷雾。慕容宝的大军一路几乎没有遇到抵抗,顺利开赴五原,与魏军隔河作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22 21:18
      回复
        慕容宝令人打造战船,燕军渡河攻击魏军。但魏军严阵以待,且燕军在渡河时遭遇狂风,吹得七零八落,拓跋珪轻松抓获几百个燕军俘虏。慕容宝见渡河失败,且对岸魏军兵强马壮,便在黄河对岸停了下来。这样僵持了四个月,到了十月,天寒地冷,燕军内部人困马乏,士气低落。而在燕军出征前,慕容垂患了重病卧床不起,拓跋珪借着燕军联系不通的时机,传出假消息说慕容垂已死,又将俘虏放了回去,是慕容垂病死的消息在燕军内部迅速传播。燕军进一步陷入困境,军心极度不稳,甚至大将慕容嵩筹划废除慕容宝,拥立赵王慕容麟为君。不过消息败露,被慕容宝处死。全军上下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慕容宝长年出征,也开始担心父亲的安危,更担心国内小人作乱,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于是决意撤军。这个时候,撤军一定要快,否则等到黄河封冻,魏军就会渡河轻兵而进,魏军的铁骑不用几日便可追上燕军。但慕容宝妄自尊大,不紧不慢地撤退,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他后来的失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22 21:19
        回复
          十一月的一天晚上,狂风大作,气温骤降,黄河表面上懂得结结实实,拓跋珪亲率精骑趁夜渡过黄河,直袭燕军。燕军一路撤退,撤到了参合陂,屯驻于蟠羊山下,背河扎营。慕容宝丝毫不知魏军动向,他既没有派出斥候,也没有留下后续部队,经人建议方才派出慕容麟断后。但慕容麟也不相信有追兵,行进十几里便安营扎寨。而拓跋珪此刻星夜兼程赶至蟠羊山,夜幕里他甚至能听到对手的号角声。他回身看着紧握戈戟的众将士,紧张得难以入眠。第二天,晨光熹微,慕容宝早早起床,走出营帐,入眼的却是漫山遍野的魏军军旗。燕军仓促之间醒来应战,慕容宝想要聚集部队抵抗,但老辣的拓跋珪根本不会给他幻想。魏军铁骑潮水般涌过,燕军大败亏输。有的燕军想要骑马逃跑,行至冰面上,他们速度太快,冰面太滑,“有马者皆蹶倒冰上,自相镇压,死伤者万数”。河水被鲜血染成暗红色。慕容宝只身幸免,他抛弃了大军,独自与千余人逃回后燕都城中山。而所剩的五万燕军只得投降,无法抉择自己的命运。拓跋珪虽然获胜,但也已兵乏粮尽,无力支撑着数万降卒的补给,便下了一道血腥的命令——将俘虏全部坑杀。山野之中,箭矢齐飞,沙土齐下,这些燕军士兵被他们的同族——拓拔鲜卑尽杀于参合陂。燕军在参合陂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中山,慕容垂从病床跳起,高呼:此仇不报枉为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22 21:19
          回复
            公元396年,慕容垂亲率大军复仇。一举攻克北魏重镇平城,斩杀大将拓拔虔。拓跋珪严重==眼中仿佛进士舅舅战无不胜的身影,他手下的龙城精兵也均是哀愤之师。于是他再一次选择战略撤退。慕容垂行军至参合陂,一年前燕军惨败的景象历历在目,冤魂在控诉着,燕军士兵嚎啕不已,慕容垂也心如刀绞,在悲痛中病倒。于回师途中,戎马一生的慕容垂病死,他所占领的城池,随后又被北魏夺回。参合陂一战,对后燕的打击不仅是军事上,更多的是心理,此后后燕一蹶不振。397年,拓跋珪率领四十万大军攻占中山等地,后燕被截为南北两段,最终亡于北燕之手。而北魏通过参合陂之战达到了入主中原的目的,改变了魏燕两国的实力对比,为后来统一北方,南北并立打下了基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22 21:20
            收起回复
              其实慕容垂没啥遗憾的。为自己创立的国家最后一搏,尽力了,身后事听天由命吧。
              最惨的是苻坚,一切幻灭的感觉,他应该遁入空门


              IP属地:山东7楼2019-05-22 22:12
              收起回复
                那你读汉尼拔不是要哭出来
                我当年读汉尼拔战记的时候, 真的都要抑郁了
                中途好几次读不下去, 要休息。
                真是完整的体验到, 哪怕你的人生是开挂的, 也有人力穷尽之时,以及英雄惜英雄的无奈


                IP属地:美国9楼2019-06-03 15:10
                收起回复
                  2025-05-15 14:41:43
                  广告
                   【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众救苻丕,至鄴,垂逆战,败绩,遂撤鄴围,退屯新城。 垂自新城北走,牢之追垂,连战皆败。又战于五桥泽,王师败绩,德及隆引兵要之 于五丈桥,牢之驰马跳五丈涧,会苻丕救至而免。】最近读晋书这一段有一句不太理解【连战皆败】是指慕容垂还是刘牢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17 17:24
                  收起回复
                    慕容垂应该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第二个是刘裕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7-27 20:39
                    收起回复
                      锤子无愧十六国最传奇人物,我个人认为锤子战场上的临机应变能力比寄奴要强,因为寄奴参军的年龄至少在20岁以上,锤子13岁就上战场了,参合陂那块儿我看晋书的时候也觉得有一种极其浓厚的艺术感,为这位传奇人物最后来了一笔艺术的勾勒
                      最后我想说一下,锤子的军事才能很可能在历代都是顶级的水平,13岁上战场,70岁还上战场,57年的戎马生涯貌似没有其他名将能有这个数据的吧??57年基本上就等于寄奴一辈子了,这个数据太难被打破了,锤子只是没有领导过大军团作战,但是我相信他也不会多差的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19-09-05 10:30
                      收起回复
                        皝恪垂德,一门四杰,慕容兄弟美名扬;施昭婵环,天下四美,汉家女儿艳古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9-06 12:44
                        收起回复
                          叛徒,被王猛压的死死的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1-24 15:31
                          回复
                            二流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11-24 15: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