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
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夏:《竹书纪年》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商:《甲骨文》“癸丑[王卜]在洛师”《元和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
西周:《何尊》宅兹中国(洛阳)自兹乂民。《克钟铭文》“王亲命克,遹泾东至于京师(洛阳)《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汉书》: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番屏四方,故立京师。
———【东周汉魏晋魏隋唐】———
唐《通典•州郡典•卷第一百七十七•河南府》:
隋初为洛州,炀帝之初,移都创制,复曰豫州,寻改为河南郡,置尹。大唐平伪郑王充,置洛州。开元元年,改为河南府。“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唐宰相:杜佑
————【五代十国】————
后梁:迁都洛阳四年后还都开封
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史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夏:《竹书纪年》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商:《甲骨文》“癸丑[王卜]在洛师”《元和郡县志》“偃师西亳,汤都也”《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
西周:《何尊》宅兹中国(洛阳)自兹乂民。《克钟铭文》“王亲命克,遹泾东至于京师(洛阳)《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汉书》:昔周公营洛邑、以为在于土中,诸侯番屏四方,故立京师。
———【东周汉魏晋魏隋唐】———
唐《通典•州郡典•卷第一百七十七•河南府》:
隋初为洛州,炀帝之初,移都创制,复曰豫州,寻改为河南郡,置尹。大唐平伪郑王充,置洛州。开元元年,改为河南府。“凡周、汉、魏、晋、后魏、隋,至于我唐,并为帝都”——唐宰相:杜佑
————【五代十国】————
后梁:迁都洛阳四年后还都开封
后唐:定都洛阳
后晋: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