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抑制症吧 关注:427贴子:12,127
  • 5回复贴,共1

【挖坑】挖个坑过段时间来写点东西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几年我的变化很大,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那么我就以现在的大脑来认识《潜在抑制症》这个东西。


IP属地:湖南1楼2019-05-19 21:15回复
    结果还是立马开始写了,主要是写好这个题目就忍不住开始构思如何表达。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有一股淡淡的喜悦,在我要写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的一个要人命的思维模式。
    这个思维模式是“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表达表达到无懈可击,否则我就受不了”这个思维模式背后的动机是,我不想别人挑我的毛病。其实没必要,难道不能飞行没有魔法的人就不配活着吗?
    我在这个贴吧里面总是会感觉到,讽刺和嘲笑。这让我感觉到很不舒服。因此心理压力蛮大的,因为我不想受人无端的刻薄。
    我真的感到压力很大,觉得我写的内容是要被人反复思考的我就冷汗直冒。这样吧,我每隔一段时间写一点,直到我不想写为止。
    这次写强迫:
    一个人的过去总是会影响这个人一生。举个简单的例子
    “xxx,把灯关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有人会理解为那个说话的人在强迫他,也有人会理解为请求。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人是从别人如何对待他学会的如何对待自己。当这个人曾经遭受过强迫,就会倾向于将这句话理解为强迫。可以预见的时候,强迫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愤怒。这样把时间线拉长看。这个人会长期活在不满中。他总是会觉得愤怒,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事实和这个人的感受是一致的吗?——不。其实这个人活在自己的过去。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一遍又一遍的重演强迫所带来的认知模式。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大概就是这意思。 愤怒是一团具有破坏性的能量,当一个人总是处在自己“错误”的认知形成的愤怒中。那么这个人,将会停滞不前。大脑中的大部分资源都在处理愤怒带来的负面影响中。长此以往,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惨也越来越愤怒。
    那么没有受到强迫的人是如何应对这句话的呢?如果他觉得自己很累,会说我很累,你去关了吧。如果他不累他会帮助对方关了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愤怒,自然也就没有那股破坏性的能量了。时间线拉长看,这个人至少不会因为愤怒而变得恶性循环。
    人这种动物其实局限性蛮大的,很多这样的东西都隐藏在潜意识中,一辈子都摆脱不了。有的人因此抑郁,有的人甚至因此自杀,即使这样意识不到就是意识不到。


    IP属地:湖南2楼2019-05-19 22:05
    回复
      如果我有《潜在抑制症》所描述的相关症状去大型医院可以解决吗?
      不能
      其实去哪里短时间内都无法有什么好的效果。
      现在太多人说话都不负责了,主要是说话的人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代价,我下面说的话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实后半段是自己的认识,告诉事实能给你带来相对“正确”的判断。我去过北京的协和医院,也去过北京回龙观医院,还有北大六院。这些医院的医生是好医生,只是没有时间认真的解决你的问题,这涉及到社会资源的问题很难解决。去医院看医生要在1小时时间做出诊断,我每次去这些门诊,医生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快速的进行判断。这其实很不准确的。我当时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在多个医生教学生式的诊断中,有两个医生做出的完全不同的诊断,一个认为我没有病,只是自我暗示的。另一个却认为我有些抑郁还有些精神障碍建议我吃药。
      以为现在的对心理学的了解,这两个医生的诊断都没问题,我那时的状态其实就是介于生病和没病之间,推一把就是有病拉一把就是没病。当成没病处理,我可能会好起来的,当成有病处理我也有可能好起来。
      这就是我去的那些医院的现状。
      医生们都太没有时间他们一天要处理十几个病人,想要真的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医院可做不到。喔,对了精神分裂那种程度是要吃药的,和我说的是不同的问题。
      其实这里还设计到更加复杂的内容
      如果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想要让自己变得健康,其过程并不舒服,有些时候那种冲击用切肤之痛甚至于千刀万剐来形容也不为过,患者很多时候都会无意识的讨厌他的医生。
      实际上心理治疗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起到安慰作用,原因有两个
      一、患者本身的认知模式等没有发生变化,问题依然存在,或许某个问题看似解解决实际上又变成别的问题了。
      二、患者的生活环境没有变化,有一些心理问题就是环境带来的,因此大多数时候只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综上,如果一个有心理问题我只给出一个建议
      不管经历过什么永远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止步不前停止改变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唯一的出路。


      IP属地:湖南5楼2019-05-23 06:12
      收起回复
        关于有没有病的划分,只要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就不是有病。
        为何会这么划分?
        以我的视角来看相当一部分的人,都是隐形的病人,精神多多少少有些问题。只是这些人并没有到不能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并且他们自己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因此,基于现实。只要在现实世界能够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可以算作没病。
        如何克服?这个真的很难讲。
        我告诉你要怎么做,并且解释一下,你能从中受多少启发,那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所处的状态、和你自己独有的智慧的共同作用,因此如果你没受启发不要自责、大受启发也不要骄傲。并且,每隔一段时间看会有新的感受。
        1、自我观察自己所处的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只观察自己是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的还是坏的方向变化。别的全部都可以忽略。
        2、使自己处于好的环境,这会给你带来正确的刺激这会让你变得更好。
        3、让自己总是处于改变自己的状态里,人的智慧隐藏于改变中(也就是发展中)。
        这3个解释起来很复杂,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关于1的解释:人是很容易使得自己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动物,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对世界充满愤怒。这个时候这个人很容易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逃学、彻夜打游戏、暴饮暴食、乱花钱、到处跟人借钱等等类似的问题。这个人他自己肯定是意识不到自己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是愤怒趋势他一步步毁掉自己的。所以一个人总是要观察自己,是不是朝着好的方向动态变化的这很重要。
        最后说一下我对潜在抑制症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一团强大的器官,只是大脑过于脆弱发挥不出其功能,反而成了累赘。


        IP属地:湖南6楼2019-05-26 05:40
        回复
          在这个贴吧,我不治“病”。我只说我的认识和如何发展自己,用尽量通俗自恰的。
          如今的和我其他人相处半天左右就大概能知道对方的心理状态,比如我可以大概知道对方的认知模式,从中知道ta可能因此带来的心理问题。可是心理治疗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受冲击以后接受心理治疗的人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受羞辱感、愤怒、无助、悲伤等等很多情绪。我不想无缘无故的让一个人体验到这些,因此我不治病。
          总之
          不管经历过什么永远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而止步不前停止改变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唯一适用于任何人的出路。


          IP属地:湖南14楼2019-06-03 13:18
          收起回复
            如果一个人想要变得“正常”,那么我前面说的那些就足够了。
            我现在要写的东西,和前面的没什么关系,甚至可能自相矛盾。我这次要写的是,如何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人。
            我已经不会尿床了、不会把∞看成躺着的8了、也不会因为出门穿短袖就觉得羞耻了。我感觉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的捡东西丢东西的过程。
            我丢掉了,尿床这个功能。丢掉了和∞相关的联想能力,丢掉了暴露自己手臂的羞耻感。我丢掉了混乱的思维模式。 我的大脑现在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变得不容易被打断。
            可是这样好吗?
            我在趋向学会文字,学会礼貌,学会某个技术的同时。 我也在丢掉,我的基因带的,从我出生就拥的某些东西。
            如果上面这些功能丢了就丢了的话,那么这些呢。
            第一次玩《我的世界》那种震撼感,看恐怖片以后晚上害怕的睡不着的感觉。看到心爱的动物死去以后那种忍都忍不住的悲伤感。
            现在我都成什么“怪物”了。看到动物死去我的大脑就会产生这样的思维“可恶,怎么让我看到这么恶心的东西。啊啊,上班要迟到了,昨天的图还没做完啊”
            这就是异化的力量。我在社会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变我过去的眼中的怪物。
            我这次要说的主题就是同化和异化。
            同化大概等同于学习和吸收,异化大概就是等于分解和释放。我以前老想着学习某些东西,往某个方向努力。
            现在看来,不一定是好事。我在同化的同时,也在丢到很多东西。我这种线性动态发展方式可能需要改变一下。这并不适用我。可是我又不知道其他的发展方式。我需要围绕这个好好探索一下。


            IP属地:湖南16楼2019-07-01 16: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