戬心离婚的事,王母是最早看出戬心婚姻实质问题的人,天条不改,戬心的目标无法统一,感情再深厚,也会被消磨掉的。王母看到这一点,她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告诉杨戬,他的婚姻终点是悲剧,然后在悲剧的原因这里给他一个错误的引导,等着戬心自己过日子,过不下去了,杨戬就会相信王母的理论。
杨戬当时不成熟,不相信王母,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但是王母提前给他一个暗示,让他的目光从天条上挪开,以为他婚姻结局不好是情不对、人不对,等他走到终点的时候,看到婚姻千疮百孔,他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用,自然会在面对事实的时候,接受王母的暗示。
那些年我认为杨戬被王母骗得很惨,王母指出了戬心婚姻发展的方向和结局,在悲剧源头偷换概念,杨戬又没有认识到一切的源头是天条,在磕磕绊绊的探索中,不自觉的倒向王母的理念。
王母是个政治家,她考虑的是人性的必然,剧中她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谁的感情上,指望感情的是嫦娥,嫦娥很明显她有心计有手段,她和天蓬弱水那一段是最明显的例子,她服从王母的命令保全自己,天蓬弱水被坑了。嫦娥会用感情来让人放下戒备,然后试探杨戬的心思,顺着他的逻辑说话,她说话很有技巧,让人不知不觉被她牵着走了,达成她的目的。
王母不会这么做,王母在剧中有“洞察人性”这个外挂,只要看到这个人,就会根据人性和局面发展推测出事态走向,她不用像嫦娥那样,拿感情套近乎摆事实讲道理,她只要像对杨戬那样,看到终点指出来,再适时的添把火做点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了。
如果不是杨戬有改天条这个设定,他还需要很久才能反应过来王母把他耍了。他改了天条,把王母坑了一把,有仇必报的杨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