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吧 关注:16,330贴子:305,279
  • 151回复贴,共1

关于大蒙古国的一些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太祖铁木真于丙寅岁(1206)斡难河源称帝时并未有创建国号之政治举动,
2、据文献记载,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乃蛮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虽然遭逮捕,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成吉思汗非常嘉许他忠于自己国家的行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
3、《至正金陵新志》中有一条史料与“大蒙古国”建号时间密切相关。该书《金陵表》分列“天时”、“地域”、“官守”三栏,其中“天时”栏之嘉定四年辛未(1211年)条记述说“大朝建号”元代佛教史典籍《佛祖历代通载》中也有辛未条“大蒙古国号始建”;
4、1221年,赵珙随奉使赴蒙古国,至燕京,见到总领蒙古大军攻金的木华黎国王。他把自己见闻的材料著录成书。现存最早版本是《说郛》本,通行诸本中以1926年刊行的王国维《蒙鞑备录笺证》较佳。其中记载了几项:
“所传忒没真者,乃小名尔,初无姓氏,亦无名讳。今年以来,有女真叛亡之臣为用,所以译曰成吉思皇帝,或曰成吉思者,乃译语天赐两字也。”
“今鞑之始起,并无文书,迄今文书中自用于他国者,皆用回鹘字,今二年以来,因金国叛亡降附之臣,无地容身,愿为彼国用,始教之以文书,于金国往来,却用汉字。去年春,珙每见其所行文字,犹曰大朝,又称年号曰兔儿年、龙儿年。自去年方改曰庚辰年,今曰辛巳年是也。又慕蒙为雄国,故以国号曰大蒙古国,亦女真亡臣教之也。”
“南迁録载鞑有诏与金国,称龙虎九年,非也。以愚观之,更迟年岁,则金虏叛亡之臣,必教之撰其诞日以为节,又必教之改年立号也矣。”
5、元朝秘史》第123节记成吉思汗就任蒙古本部汗位时蒙古贵族的拥戴誓辞说
立你做皇帝。你若做皇帝呵,多敌行俺做前哨。但掳得美女妇人并好马,都将来与你。野兽行打围呵,俺首先出去围将野兽来与你。如厮杀时违了你号令,并无事时坏了你事呵,将我离了妻子家财,废撇在无人烟地面里者!
这是盟誓时贵族们与汗之间最基本的契约
6、元朝皇权不同于金朝皇权之处,那就是蒙元君主的个人权威一开始就非常突出,并未淹没于家族集体权力之中。并且元朝皇权之强,主要来自其统治民族原有的政治观念,对汉族社会的政治传统并无过多依赖。
蒙元贵族政治的特点则可以概括为“宗亲分封、家臣治国”八字。
“太祖皇帝初起北方时节,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
宗室、外戚在各自封地内行使统治权,他们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主要表现为出席诸王大会(忽里台),决定立汗、征伐等大事,但并不参加国家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
大蒙古国建国之初,国家机构非常简单。最高行政长官称为大断事官(蒙古语称也可札鲁忽赤),掌管民户的分配,审断刑狱、词讼。同时,成吉思汗扩建了源于草原贵族亲兵的怯薛(蒙古语轮流宿卫之意)组织,并赋予它襄理国务的职能。怯薛成员各有不同的执役分工,其中为大汗主管文书的,称为必阇赤。
必阇赤因职掌的关系,有较多机会参与国家政务,其高层成员逐渐出现宰相化的趋势。大蒙古国的国家中枢机构,实际上就是以大断事官和高级必阇赤为主构成的。其中基本上没有宗室外戚,而几乎全是属于家臣(或称伴当、那可儿)阶层的次等异姓贵族,甚至不乏来自被征服民族的降附官员。
草原社会的行政事务比较简单,因此在大蒙古国时期,异姓贵族势力膨胀的趋势还不是很明显。
到忽必烈即位以后,大蒙古国已经演变为汉族模式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家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忽必烈行用汉法,建立起一整套汉式官僚机构。宗室、外戚各居封地,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与国家中枢的日常政务很少发生关系。就对朝政的直接影响而言,这些“皇亲国戚”所起的作用远不及身分低于他们的“家臣”。
相反,由次等异姓贵族组成的怯薛,作为侍奉皇帝的宫禁组织依旧保留下来,并且备受优遇,原则上世袭其职,其成员都是贵族、高官子弟,由此出身被称为“大根脚”,最为显贵,成为元朝高级官僚的主要来源。怯薛成员虽然只相当于君主的家臣,但实际地位因附翼君权而上升,宗室、外戚有时也不得不仰其鼻息。在“家臣”权力恶性膨胀的特殊时期,宗亲贵族甚至完全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地位。可以说元朝的贵族政治主要地表现为“家臣政治”或“次等异姓贵族政治”。
正是由于元朝的贵族政治主要表现为家臣政治,而不是宗室、外戚政治,因此元朝皇权在贵族辅翼下更为强大,而很少遇到贵族权力的挑战。按照游牧社会的主从等级观念,家臣(伴当、那可儿)与主人之间存在着严格的世代隶属关系和不可逾越的名分,他们与失去人身自由的“奴婢”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分,主人有时也把他们称作奴婢,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被看作主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甚至可以与主人兄弟相称。家臣这种复杂的身分特征,一直保持到元朝高官身上。他们的显贵仅仅因为他们是皇帝的世仆家臣,是“老奴婢根脚”。周良霄先生认为元朝的“君臣关系也就是主奴关系,这无疑也增益了皇帝的专制权威”。也正因元朝君臣关系中这种特有的私人隶属色彩和身分差异,导致元朝政治中出现了一个与上文论点看似矛盾的现象,即大臣权重。
明太祖朱元璋代元而立,曾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他一再批
“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皇帝委任责成,大胆放权,大臣勇于任事,不加避忌,这种现象在元朝历史当中是非常突出的
元朝皇帝的个人权力欲明显不强,大多只满足于深居宫中,垂拱而治,对亲自处理政务并没有太大兴趣;即使一些较为勤政的皇帝(如忽必烈等),其统治方式也是重在执赏罚之柄,并未越俎代庖,强行揽权。这里面固然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但对“家臣”的充分信任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楼2019-05-19 00:43回复
    大蒙古国国号始于1206年,元朝历史为(1206——1368年)。
    具体可见以下内容:
    节选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 元时期(上册),第245——249页。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






    IP属地:安徽3楼2019-05-20 00:05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07: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再来一个资料,大蒙古国这一国号始于1206年。
      具体可见以下内容:
      节选自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修订版),第76页。
      【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


      IP属地:安徽4楼2019-05-21 11:28
      回复
        国家政权与部落的区别在哪呢?国家政权的交接有固定秩序,大多是和平进行,统治者和统治人民相互依赖,人民主动和被动服从统治者,依靠税收维持国家运行;军队负责保护当地人民的安全,在有天灾时免除税务甚至救济难民。
        少数民族的部落不一样,政权的交接一般没有固定秩序,以武力夺取为主;没有固定疆土,打倒哪里吃到哪里,也懒得修建城池。他们在征服的土地上抢劫、放牧,资源用尽后全体迁徙,不对当地百姓负责。


        5楼2019-05-21 14:01
        回复
          公元4世纪中叶,居住于兴安岭以西(今额尔古纳河与大兴安岭东西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则称“室韦”。蒙古,是室韦人的一支,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它是成吉思汗家族所属蒙古部的直系祖先。在历代汉籍中对“蒙古”一词有种种不同译写,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至于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汇编》所引《炀王江上录》。这些蒙兀室韦部落被当时的突厥人称呼为“塔塔尔”(汉籍为达怛,鞑靼)人。史家们认为,室韦、鞑靼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可以称他们为室韦一鞑靼人。


          6楼2019-05-21 14:04
          回复
            铁木真的家族中,其直系四世祖合不勒、曾叔祖俺巴孩均为蒙古联盟的大汗。合不勒是蒙古尼伦部的第一任可汗,他组成了蒙古部最初的部落政权。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因多次参战而英勇无敌,拥有“巴图儿”(勇士)称号,他们在蒙古部落中均有很高的威望。成吉思汗9岁那年,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下毒致死。成吉思汗通过与其父也速该生前好友克烈部首领王罕和他的“安答”(结拜兄弟)蒙古部札答兰氏札木合结盟,摆脱了破落贵族的身份,重新掌握了蒙古部落统率大权。12世纪,众多的部落逐鹿蒙古高原。乃蛮、克烈、蔑儿乞、塔塔儿、蒙古,并称五大兀鲁思,即五个部落联盟或初步形成的五个国家。还有汪古、弘吉刺诸部落。成吉思汗经历了塔塔儿部害其父、蔑儿乞部掠其妻、遭泰亦赤兀惕部囚禁等劫难后,经过十三翼之战、斡里札河之战、阔亦田之战、达兰涅木格思之战、合兰真沙陀之战、纳忽崖之战等重大战役,先后击败篾儿乞部、塔塔儿部、札答兰部、克列部、乃蛮部等部落,结束了蒙古高原的混乱局面,终于统一了北亚蒙古草原上的诸部。1189年,铁木真以其祖先的荣耀以及个人的智慧和勇敢被乞颜氏贵族们拥戴,成为蒙古部大汗。成吉思汗即位后,设置了掌管军事,兵器,乘骑,警卫,牧养牲畜及管理庭帐事务等职位。任命他的亲信——最早归附他的博尔术,者勒蔑为众官之长,总揽全部事务,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权利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核心分子多来自外族或是非贵族出身的人,而乞颜部贵族成员则完全被排斥在外。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削弱了已有的蒙古贵族势力,巩固了成吉思汗的汗权。明昌六年(1195年),完颜襄平叛,次年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王罕,助金丞相完颜襄大败塔塔儿部于浯勒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执杀其首领蔑兀真笑里徒,受金册封为“札兀忽里”官职(女真语意“女真的统领”),1206年春,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全蒙古贵族参加的大忽里台(聚会),树九旃白纛,建立“也可·蒙古·兀鲁思”,(当时金与南宋称“大朝”后来汉译为“大蒙古国”)铁木真加号“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也克蒙古为核心,将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各部统一在一个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民族。从此,“蒙古”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的名称。当时蒙古汗国控制了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连贝加尔湖,南接金朝与西夏的广大地区,结束了北亚蒙古高原长期以来的部落纷争状态,这在蒙古民族发展史乃至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若把部落按国算的话,那成吉思汗算是复国了


            7楼2019-05-21 14:39
            回复
              “大朝”乃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时的国号,源自铁木真衷心倾慕大朝通宝银质 的契丹太祖阿保机所建的契丹汗国的国号“天朝”。契丹太祖阿保机是唐末至元中期四、五百年间,被北方各民族所共同景仰和崇拜的最伟大的传奇帝王,是被北方各民族当作萨满教最高大神太阳神所祭奠的神话人物。这种景仰和崇拜,从元纂编的《辽史太祖本纪》可清晰地得到印证。《辽史太祖本纪》实际上就是天帝之子阿保机,到人世拯救北方各族人民,与各种邪恶势力战斗,并取得胜利,最后成神升天的故事。阿保机化家为国、化祖为神,先统一北方再取中原的政治主张深深地影响着成吉思汗。他决心完成阿保机未竟的统一环宇的宏愿,为表示他对阿宝机的倾慕深情,在建立蒙古汗国之时,他把国号定为“大朝”,把阿保机契丹汗国的国号“天朝”去掉天顶一横以示尊重。大朝铸造了大朝通宝、大朝金合等大小不一的国号钱


              8楼2019-05-21 14:55
              回复



                9楼2019-05-21 14:57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01: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佛祖历代通载》、《至正金陵新志》、《蒙鞑备录笺证》吧主认为是伪书么


                  10楼2019-05-21 15:13
                  回复
                    以“大朝”作为国号直接用于题记或碑刻的行文中。(1)呼和浩特市郊区万部华严经塔墨书题记:“大朝国宣德州宣德口。”[10](2)《刘修三灵侯庙像记》:“大朝国解州闻喜县。”(3)《崇圣宫给文碑》:“今自大朝兴国以来,为本宫兵革之后。”[11](P.19)
                    其三,以“大朝”为国号系于年号之前者。(1)《重修云阳山圣寿寺记》:“大朝中统元年(1260年)八月。”(2)《洞真观主者王氏葬亲碑》:“大朝至元四年。”(3)山西万荣县太赵村发现一通《稷益庙修舞厅碣》,末署:“大朝至元八年三月初三日创建。”(注:《稷益庙修舞厅碣》转引自夏扬《河东现存宋、金、元舞台碑碣资料与浅说》,原载傅仁杰、行乐贤主编《河东戏曲文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宣布改国号为“大元”,此碣刻于是年三月,当时还未有“大元”之国号,而当时万荣县又在蒙古汗国统治之下,直书“大朝”至元年号。(4)呼和浩特市城郊万部华严经塔,有一条墨书汉文题记:“大朝至元八年七月二十八日西夏国仁王院僧惠善到此。”[10]
                    其四,将“大朝”放在干支纪年之前,作为国号兼年号。(1)《德兴府秋阳观记》:“大朝庚辰岁(1220年),长春真人卧云海上,以真风玄行闻于辇毂。”(2)《重修悟真观记》:“大朝丁酉岁(1237年),遣使马珍考试天下随路僧道等,共止取一千人。”(3)《中书令耶律公祭先妣文》:“维大朝癸卯岁(1243年)八月乙巳朔。”(4)河南辉县白云寺有青石塔铭一方, 正书题曰:《冠山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铭并引》,出自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手笔。塔铭记述了禅宗云门宗大师澄徽(1192~1245年)一生的事迹。塔铭末署:“大朝丙午年四月初十日。”[12]丙午为1246年,时蒙古汗国贵由汗在位。(5)《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大朝辛亥(1251年)七月初九日,终南十方重阳万寿宫立石。”[


                    11楼2019-05-21 15:20
                    收起回复
                      楼主的史料均是来自汉文记载,并没有蒙古文记载。关于大朝这个称呼确实存在,不过说是蒙古国号有点牵强,大朝是汉人翻译问题,说法来自蒙古国号的简译,就像中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译中国一样,大朝全称应该是Yeke Mongghol Ulus,也就是大蒙古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5-21 16:27
                      收起回复
                        研究蒙古文明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以汉代蒙。
                        汉人这么做的,蒙古人也这么做,汉人这么想的,蒙古人也这么想。
                        实际上蒙古的政治制度与汉族的制度完全不同,蒙古采用的是类似西方封建制。
                        还国号蒙古人有毛的国号
                        别说蒙古人,你去问俄罗斯,他们有国号嘛?
                        你去问问英国人,他们有国号嘛?
                        人家都是按地区分的,只要是英格兰,换一百个家族统治,都是英格兰之王。
                        什么唐宗宋祖,这是中国人的叫法。
                        本来就是一群散居的城邦,有什么国号。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5-21 17:27
                        收起回复
                          楼主跟某元上都在唐山论者有过之而无不及,都酷爱装睡,怎么叫都叫不醒。


                          IP属地:广西14楼2019-05-23 13:00
                          收起回复

                            南宋的评价是撍越之举,
                            蒙古部的可汗每年都要按时向金朝进贡,直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他还亲自到净州给金朝进贡。当时蒙古部虽然不是年年去朝见金朝皇帝,但经常进贡却是有记载的。
                            金章宗完颜璟晚期,成吉思汗向金朝进贡,章宗派卫王完颜允济在净州(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卜子)受贡,成吉思汗见完颜允济时不行礼,完颜允济返京之后欲请兵攻伐成吉思汗,恰逢章宗薨(1208年),完颜允济即皇帝位。金使传诏要成吉思汗拜受新皇帝。当得知新皇帝就是完颜允济时,成吉思汗遽南面唾曰:“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见《蒙古秘史》),从此与金朝交恶。元太祖: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之辈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此句话明确了元太祖认同金章宗是中原皇帝,而他是部落首领,1208年成吉思汗应该没有成为成吉思皇帝


                            15楼2019-05-26 0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