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参加女儿学校一年级家长会,在家长会中的一句话触动了我。说我女儿的学校是足球特色学校,我当时听了就震惊了。因为我从来没看见他们学校放学后大操场有孩子在练足球,而且家长会班主任明确表示下课放学不可以孩子去操场上玩,最好都在教室里看书做小游戏。但是他们学校1-2年级确有小孩在足球队的踢球,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在室内体育馆练习足球。听到这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在网易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中国校园足球3年投入了270亿元但是效果很差,原来归根结底各种特色学校只是为了那笔特色学校费用而弄出来的形式主义。现在全国90%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在注重文化课,体育课可有可无,这样的孩子谈何振兴?难道叫以后的孩子都去坐办公室,全民手无缚鸡之力。各种男明星越来越女性化,软弱,连基本的男子气概都快遗忘了,看着特别的寒心。昨晚反复想了想对现在校园足球甚至其他体育运动的一些建议或许有些许帮助。
1、取消特色校园足球学校,把所以的经费设置成足球奖励。各县级市开始建立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联赛,依次按照排名给予奖励,奖励的金额透明化。各个联赛可以一周两赛均为下午四五点左右。一学期排名出来之后排名前三进入大市淘汰赛,决赛场地强烈建议设置在各市大体育馆内举行,进入决赛的学校可以给各个以前的校友发消息邀请过去观看比赛。当大市决出了冠亚军则进入省级,各省级比赛也最好放在大型体育馆举行。最好进入全国大赛的队伍选择则可以在中国足球氛围最好的地方举行,比如广州或者大连等地方。可能有人会说比赛太多这也可以考虑只取各市冠军,在可以因为全国距离太远可以划分区域比赛。而且进去全国大赛可以中央专开一个青少年体育频道,重点播放全国各大青少年体育运动。当到了全国大赛决赛的比赛希望CCTV5能直播。在这里顺带提一句,各市体育局也可以收取场边广告费等,如果赛事火的话可以收取转播费。如果以后顺利的话各个学校还可以收取周边等等费用用于学校经费。
2、各大具备青训的俱乐部只招收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以上有天赋的孩子,顺带提一句俱乐部可以在全国大赛的比赛中派遣球探,这样也能培养中国专业球探人才。
3、进入全国大赛的球员按照实际情况可以中考等加分,加分幅度按排名依次排开。各县市联赛排名也可以加分。
4、各个学校足球教练有各个市体育局分配,各个教练在上岗前需进行培训1年以上,学校也可以自行聘请高级足球教练,体育局可以适当补贴,其他由学校自行解决。
5、从小学开始报名参加足球队的孩子都在系统备案,防止冒名、改年龄等现象
目前来说我暂时只考虑到这些,如果国家真心为了青少年体育运动我觉得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而且如果能长久良性发展,所获得的效益不比现在少。校园足球带来的体育文化,校园的凝聚力,同学的归属感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哪怕进入了社会,当自己的母校进入了全国决赛,那种荣誉感油然而生。
1、取消特色校园足球学校,把所以的经费设置成足球奖励。各县级市开始建立小学、初中、高中足球联赛,依次按照排名给予奖励,奖励的金额透明化。各个联赛可以一周两赛均为下午四五点左右。一学期排名出来之后排名前三进入大市淘汰赛,决赛场地强烈建议设置在各市大体育馆内举行,进入决赛的学校可以给各个以前的校友发消息邀请过去观看比赛。当大市决出了冠亚军则进入省级,各省级比赛也最好放在大型体育馆举行。最好进入全国大赛的队伍选择则可以在中国足球氛围最好的地方举行,比如广州或者大连等地方。可能有人会说比赛太多这也可以考虑只取各市冠军,在可以因为全国距离太远可以划分区域比赛。而且进去全国大赛可以中央专开一个青少年体育频道,重点播放全国各大青少年体育运动。当到了全国大赛决赛的比赛希望CCTV5能直播。在这里顺带提一句,各市体育局也可以收取场边广告费等,如果赛事火的话可以收取转播费。如果以后顺利的话各个学校还可以收取周边等等费用用于学校经费。
2、各大具备青训的俱乐部只招收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以上有天赋的孩子,顺带提一句俱乐部可以在全国大赛的比赛中派遣球探,这样也能培养中国专业球探人才。
3、进入全国大赛的球员按照实际情况可以中考等加分,加分幅度按排名依次排开。各县市联赛排名也可以加分。
4、各个学校足球教练有各个市体育局分配,各个教练在上岗前需进行培训1年以上,学校也可以自行聘请高级足球教练,体育局可以适当补贴,其他由学校自行解决。
5、从小学开始报名参加足球队的孩子都在系统备案,防止冒名、改年龄等现象
目前来说我暂时只考虑到这些,如果国家真心为了青少年体育运动我觉得可以在此基础上完善。而且如果能长久良性发展,所获得的效益不比现在少。校园足球带来的体育文化,校园的凝聚力,同学的归属感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哪怕进入了社会,当自己的母校进入了全国决赛,那种荣誉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