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酒之前,我要说的是给这个三个杯子起了个名字,水果蜂蜜杯,烟熏泥煤杯,重口劈酒杯

1.威姆斯烧窑余烬:首先体会到海风与篝火的烟熏气息;之后演变成浓浓的麦香,夹杂着青草,逐渐呈现出高地区的风格;再之后平稳的停留在海藻的表现上。入口柔美不刺激,一直到胃里,基本没有任何刺激,而是一股暖流。甜,一嘴甜水果,夹杂着海边篝火气息,泥煤不是非常重,比波夏要轻松好接受,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余韵较长柑橘话梅收尾,大概持续20多秒。优点:整体上还是不错的,具备一定的实力,非常平衡的泥煤威士忌,物有所值,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类似风格:乐加维林DE、走路黑方。缺点:兼具各地所长却失去了个性,在打造一种平衡的同时,也标注了“我不是我”的平庸。
2.马吉湾:香气清新又清心,香草麦香奶油冰淇淋的感觉,好甜美啊,入口依然走的是小清新的风格,但是后段泥煤有个小爆发,在口腔内迅速炸开,好在幅度不是很大,可以接受,余味与口感保持一致,真是一款能给人带来喜悦的威士忌。
3.高原骑士12:香气是沉闷的海藻气息,混合着麦子青草味道,酒精味比较大一些,有些冲,入口自始至终的豆子味道和一丝木炭篝火燃烬平铺在嘴里,微苦,收尾不是很好。
4.布赫拉迪波夏:自始至终我以为它只有43+度,灼烧感压制的非常自然,不沉闷,犹如烈火燎原后萌生的春草,是的,就是这种感觉。有着自己的风格,清新香甜的麦香后面带来的是可以接受的一层又一层带有质感的泥煤,平和不张扬,挺喜欢的。
5.竹鹤17年:开始用的郁金香香槟杯,入杯香气过于集中,大概5分钟左右慢慢展开,干果,橡木,蜜饯,太妃糖和谷物的香气……特别像陈年苏岱波特托卡伊(后来换成凯恩杯突出了烟熏),入口复杂,有层次感,柑橘,蜜甜,咖啡,略带海风,一切都恰到好处,最后收尾是无花果和美咖。挺好的威士忌,比竹鹤贵4倍有点离谱,这里我觉得700-900左右还行
6.竹鹤:这酒是第一次用威士忌劈酒,只能说,太不适合纯饮劈酒了,感觉过于纯腻,威士忌还是适合慢慢来,或许水割会更好些。
7.拉弗格1815:和乐加维林很像吧,比它明亮一些,入口也平和,有些平庸,挺适合那种历尽沧桑的人喝,激情过后的平静,是另一种力量。

1.威姆斯烧窑余烬:首先体会到海风与篝火的烟熏气息;之后演变成浓浓的麦香,夹杂着青草,逐渐呈现出高地区的风格;再之后平稳的停留在海藻的表现上。入口柔美不刺激,一直到胃里,基本没有任何刺激,而是一股暖流。甜,一嘴甜水果,夹杂着海边篝火气息,泥煤不是非常重,比波夏要轻松好接受,不知不觉就喝多了。余韵较长柑橘话梅收尾,大概持续20多秒。优点:整体上还是不错的,具备一定的实力,非常平衡的泥煤威士忌,物有所值,不知不觉就喝多了。 类似风格:乐加维林DE、走路黑方。缺点:兼具各地所长却失去了个性,在打造一种平衡的同时,也标注了“我不是我”的平庸。
2.马吉湾:香气清新又清心,香草麦香奶油冰淇淋的感觉,好甜美啊,入口依然走的是小清新的风格,但是后段泥煤有个小爆发,在口腔内迅速炸开,好在幅度不是很大,可以接受,余味与口感保持一致,真是一款能给人带来喜悦的威士忌。
3.高原骑士12:香气是沉闷的海藻气息,混合着麦子青草味道,酒精味比较大一些,有些冲,入口自始至终的豆子味道和一丝木炭篝火燃烬平铺在嘴里,微苦,收尾不是很好。
4.布赫拉迪波夏:自始至终我以为它只有43+度,灼烧感压制的非常自然,不沉闷,犹如烈火燎原后萌生的春草,是的,就是这种感觉。有着自己的风格,清新香甜的麦香后面带来的是可以接受的一层又一层带有质感的泥煤,平和不张扬,挺喜欢的。
5.竹鹤17年:开始用的郁金香香槟杯,入杯香气过于集中,大概5分钟左右慢慢展开,干果,橡木,蜜饯,太妃糖和谷物的香气……特别像陈年苏岱波特托卡伊(后来换成凯恩杯突出了烟熏),入口复杂,有层次感,柑橘,蜜甜,咖啡,略带海风,一切都恰到好处,最后收尾是无花果和美咖。挺好的威士忌,比竹鹤贵4倍有点离谱,这里我觉得700-900左右还行
6.竹鹤:这酒是第一次用威士忌劈酒,只能说,太不适合纯饮劈酒了,感觉过于纯腻,威士忌还是适合慢慢来,或许水割会更好些。
7.拉弗格1815:和乐加维林很像吧,比它明亮一些,入口也平和,有些平庸,挺适合那种历尽沧桑的人喝,激情过后的平静,是另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