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头鸭 编辑 讨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瘤头鸭。又名麝香鸭、疣鼻栖鸭、番鸭或巴西鸭。欧洲许多国家称之为火鸡鸭,在法国则称为蛮鸭,与其他家鸭不同属,是新大陆栖鸭属的唯一代表。现已被视为家鸭的一种。鸟纲雁形目,鸭科,栖鸭属。瘤头鸭与一般家鸭的外貌截然不同。体躯长而宽,前后窄小呈纺锤形,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中等大小,喙基部和眼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皮瘤,雄者较雌者发达,喙较短而窄,呈“雁形喙”。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受刺激时会竖起。瘤头鸭两性异形显著,无论是体重还是体尺,公鸭皆明显大于母鸭。母鸭仅为公鸭重的60%左右。母鸭有就巢性,我国农村饲养者多用母鸭自然孵菢,每只母鸭可孵种蛋20个,有些地区采用母鸭先孵菢10 d,再送孵化场代孵的办法。中文学名瘤头鸭别 称麝香鸭、疣鼻栖鸭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鸟纲目雁形目科鸭科属栖鸭属种瘤头鸭分布区域原产中南美洲热带森林,至今墨西哥、巴西和巴拉圭仍有野生种目录
1 来源和分布
2 体型外貌
▪ 外貌特征
▪ 体重和体尺
3 生产性能
▪ 产肉性能
▪ 产蛋性能
▪ 繁殖性能
4 评价和展望
来源和分布编辑瘤头鸭起源予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是不太喜欢游水的森林禽种,善飞,至今在墨西哥、巴西和巴拉圭还可见到野生者。家养瘤头鸭仍保持一定飞翔能力,爱清洁,从不脏污垫草及其所产的蛋。据1956年出版的刘世铸著《中国农业地理》说明瘤头鸭从东南亚引入我国。引入的准确年代尚待考查,但根据公元1763年编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于鹅(原文如此,应为鸭)自菢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又据1729年编纂的《福建通志》中“闽产录异”云:“鼻极大而红鼻者为番鸭,雌雄配方菢卵……[半番]小于番鸭。”以及在古田、莆田、闽侯等县的县志有关番鸭的记载证明,仅在福建至少已有25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现除福建外,广东、台湾、江西、广西、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省、自治区均有饲养,基础上分布在长江以南,其中福建省集中在两个产区。北部山区以古田县一带较集中,多养黑羽鸭;南部产区以福州为主,包括福清、莆田、惠安、泉州、南安、厦门等地,多养白羽鸭或黑白花鸭。广东省海南岛的加积镇(琼海)因多养瘤头鸭,当地称瘤头鸭为加积鸭,曾有种鸭场。瘤头鸭的分布地区以气候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地区为主,近年来,虽也引到北方试养,但还不能推广,对其在长江以北、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干燥季风带气候的适应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1] 体型外貌编辑外貌特征瘤头鸭(3张)瘤头鸭与一般家鸭的外貌截然不同。体躯长而宽,前后窄小呈纺锤形,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中等大小,喙基部和眼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皮瘤,雄者较雌者发达,喙较短而窄,呈“雁形喙”。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受刺激时会竖起。颈中等长,胸部宽而平,后腹不发达,尾狭长,胸、腿肌肉发达,翅膀长达尾部,有一定飞翔能力,腿短而粗壮,趾爪强壮有力,步态平稳。羽毛分黑白两种基本颜色,黑白花羽色很多,尚有褐色羽及少量银灰色羽。黑色羽带有墨绿光泽,喙红色有黑斑,皮瘤黑红色,虹彩浅黄,胫多黑色。白羽鸭喙粉红色,皮瘤鲜红色,虹彩浅灰色,胫、蹼橙黄色。黑白花羽鸭喙红色带有黑斑,皮瘤红色,胫、蹼暗黄色。瘤头鸭鸣叫声时发出低哑的咝咝声,母鸭在孵化期常发出唧唧叫声。在繁殖季节,公鸭一可散发出麝香气味,因而被称为“麝香鸭”。鉴予家养瘤头鸭人工选择历史较短,其外部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与其野生祖先差别不大。体重和体尺瘤头鸭两性异形显著,无论是体重还是体尺,公鸭皆明显大于母鸭。母鸭仅为公鸭重的60%左右。瘤头鸭体重按国外报道,成年公鸭为4.5~5.0kg。母鸭为2.5~3.0 kg,我国现有瘤头鸭的体重普遍低于这个水平。这可能与饲养水平及我国未进行系统选育有关 [2] 。生产性能编辑产肉性能据福建农学院于70年代末在福建产区调查,在群众个体饲养的粗放条件下,生长较慢,平均初生重为40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1533 g和2200g;母鸭分别为1280 g和1550 g。据1980年福建农学院试验测定,初生重为47.6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2550 g和3310g母鸭分别为1675 g和1910 g。据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测定,8周龄公鸭重为1310g,母鸭为1050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2680g和3300g母鸭分别为1730和1790g。瘤头鸭的生长旺盛期比北京鸭迟2~3周,例如北京鸭及其杂交鸭多在7~8周龄屠宰,此时既可获得较大屠体,又可得到较高的饲料利用率;而瘤头鸭的生长旺盛期,母鸭为10周龄左右,公鸭为11周龄前后。国外某些优良瘤头鸭品系间杂交鸭,10周龄母鸭体重为2.2kg,11周龄公鸭体重为3.65 kg,每公斤增重耗精料各为3.27kg和3.26kg。瘤头鸭胸肌在8~12周龄期间生长最快,在此日龄屠宰可使屠体达到较高的出肉率和肉的品质,其中胸肉率可比北京鸭高8~9%。瘤头鸭的另一优良肉用性能是具有较好的饲料利用率,在一般情况下,10~11周龄肉鸭的每公斤增重耗饲料量不超过3.3 kg(相当于北京鸭7~8周龄的饲料利用率)。此外,该鸭种还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长速度的能力,就是说,如果雏鸭在前期由于饲料条件不佳而导致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标准,那么在后期如果改进饲养条件,到饲养期末(10~12周)仍可达到正常的增重标准,而且饲料利用率并不低。瘤头鸭与其他家鸭杂交产生的**鸭,在我国被称为半番鸭或骡鸭,其最大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和肉质好,胸肉厚实,且公、母体重差别较小,与其他家鸭一致。缺点是这种杂交受精率太低(60~65%),使之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受到影响。屠宰率,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平均活重3.06kg的成年公鸭的半净膛屠宰率为81.4%,全净膛屠宰率为74%;平均活重1.59 kg的母鸭分别为84.9%和75%。瘤头鸭及其与北京鸭、建昌鸭的杂交鸭均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3月龄以上肉鸭经过2~3周的人工强制填饲,每只可获肥肝300~400 g。此外,经填饲肥肝的鸭增重迅速,活重比填饲前大约高50一60%左右。产蛋性能瘤头鸭的开产期为6~9月龄。每年产蛋分为两个产蛋期,第一个产蛋期为5—6个月,第二个产蛋期为3个月左右。年产蛋量为80~120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年产蛋达150个。蛋重为70~80g。蛋壳玉白色。种蛋合格率高,可达99%。繁殖性能在公母配种比例1:7的情况下,受精率为85~95%。孵化期为35~36 d,受精蛋孵化率为80~85%。母鸭有就巢性,我国农村饲养者多用母鸭自然孵菢,每只母鸭可孵种蛋20个,有些地区采用母鸭先孵菢10 d,再送孵化场代孵的办法。在福建,瘤头鸭孵化分为三个时期,即头番(农历2~3月出雏)、二番(3~4月)和尾番(5~6月出雏),种雏鸭多来自头番一和二番。种公鸭由于在第一年繁殖季节之后因体力衰弱而种用性能降低,为减少饲养费用即行淘汰,翌年再选留新公鸭 [3] 。评价和展望编辑瘤头鸭及其与其他肉用型鸭之间的杂交鸭因具有优良的肉用性能和肥肝性能,越来越引起各国重视,例如在法国的瘤头鸭占总养鸭数的50%以上,但产蛋量低,与其他家鸭品种,杂交时受精率低;此外,我国饲养的瘤头鸭由于未进行育种工作,其生产性能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为此,今后应开展育种工作,全面提高肉用性能和繁殖率 [4] 。
1 来源和分布
2 体型外貌
▪ 外貌特征
▪ 体重和体尺
3 生产性能
▪ 产肉性能
▪ 产蛋性能
▪ 繁殖性能
4 评价和展望
来源和分布编辑瘤头鸭起源予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是不太喜欢游水的森林禽种,善飞,至今在墨西哥、巴西和巴拉圭还可见到野生者。家养瘤头鸭仍保持一定飞翔能力,爱清洁,从不脏污垫草及其所产的蛋。据1956年出版的刘世铸著《中国农业地理》说明瘤头鸭从东南亚引入我国。引入的准确年代尚待考查,但根据公元1763年编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记载:“番鸭状似鸭而大于鹅(原文如此,应为鸭)自菢其蛋而生,种自洋舶来”,又据1729年编纂的《福建通志》中“闽产录异”云:“鼻极大而红鼻者为番鸭,雌雄配方菢卵……[半番]小于番鸭。”以及在古田、莆田、闽侯等县的县志有关番鸭的记载证明,仅在福建至少已有25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现除福建外,广东、台湾、江西、广西、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等省、自治区均有饲养,基础上分布在长江以南,其中福建省集中在两个产区。北部山区以古田县一带较集中,多养黑羽鸭;南部产区以福州为主,包括福清、莆田、惠安、泉州、南安、厦门等地,多养白羽鸭或黑白花鸭。广东省海南岛的加积镇(琼海)因多养瘤头鸭,当地称瘤头鸭为加积鸭,曾有种鸭场。瘤头鸭的分布地区以气候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地区为主,近年来,虽也引到北方试养,但还不能推广,对其在长江以北、特别是黄河以北的干燥季风带气候的适应性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 [1] 体型外貌编辑外貌特征瘤头鸭(3张)瘤头鸭与一般家鸭的外貌截然不同。体躯长而宽,前后窄小呈纺锤形,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中等大小,喙基部和眼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皮瘤,雄者较雌者发达,喙较短而窄,呈“雁形喙”。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受刺激时会竖起。颈中等长,胸部宽而平,后腹不发达,尾狭长,胸、腿肌肉发达,翅膀长达尾部,有一定飞翔能力,腿短而粗壮,趾爪强壮有力,步态平稳。羽毛分黑白两种基本颜色,黑白花羽色很多,尚有褐色羽及少量银灰色羽。黑色羽带有墨绿光泽,喙红色有黑斑,皮瘤黑红色,虹彩浅黄,胫多黑色。白羽鸭喙粉红色,皮瘤鲜红色,虹彩浅灰色,胫、蹼橙黄色。黑白花羽鸭喙红色带有黑斑,皮瘤红色,胫、蹼暗黄色。瘤头鸭鸣叫声时发出低哑的咝咝声,母鸭在孵化期常发出唧唧叫声。在繁殖季节,公鸭一可散发出麝香气味,因而被称为“麝香鸭”。鉴予家养瘤头鸭人工选择历史较短,其外部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与其野生祖先差别不大。体重和体尺瘤头鸭两性异形显著,无论是体重还是体尺,公鸭皆明显大于母鸭。母鸭仅为公鸭重的60%左右。瘤头鸭体重按国外报道,成年公鸭为4.5~5.0kg。母鸭为2.5~3.0 kg,我国现有瘤头鸭的体重普遍低于这个水平。这可能与饲养水平及我国未进行系统选育有关 [2] 。生产性能编辑产肉性能据福建农学院于70年代末在福建产区调查,在群众个体饲养的粗放条件下,生长较慢,平均初生重为40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1533 g和2200g;母鸭分别为1280 g和1550 g。据1980年福建农学院试验测定,初生重为47.6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2550 g和3310g母鸭分别为1675 g和1910 g。据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测定,8周龄公鸭重为1310g,母鸭为1050g,3、5月龄的体重,公鸭分别为2680g和3300g母鸭分别为1730和1790g。瘤头鸭的生长旺盛期比北京鸭迟2~3周,例如北京鸭及其杂交鸭多在7~8周龄屠宰,此时既可获得较大屠体,又可得到较高的饲料利用率;而瘤头鸭的生长旺盛期,母鸭为10周龄左右,公鸭为11周龄前后。国外某些优良瘤头鸭品系间杂交鸭,10周龄母鸭体重为2.2kg,11周龄公鸭体重为3.65 kg,每公斤增重耗精料各为3.27kg和3.26kg。瘤头鸭胸肌在8~12周龄期间生长最快,在此日龄屠宰可使屠体达到较高的出肉率和肉的品质,其中胸肉率可比北京鸭高8~9%。瘤头鸭的另一优良肉用性能是具有较好的饲料利用率,在一般情况下,10~11周龄肉鸭的每公斤增重耗饲料量不超过3.3 kg(相当于北京鸭7~8周龄的饲料利用率)。此外,该鸭种还具有自我平衡早期生长速度的能力,就是说,如果雏鸭在前期由于饲料条件不佳而导致生长速度低于正常标准,那么在后期如果改进饲养条件,到饲养期末(10~12周)仍可达到正常的增重标准,而且饲料利用率并不低。瘤头鸭与其他家鸭杂交产生的**鸭,在我国被称为半番鸭或骡鸭,其最大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和肉质好,胸肉厚实,且公、母体重差别较小,与其他家鸭一致。缺点是这种杂交受精率太低(60~65%),使之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受到影响。屠宰率,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平均活重3.06kg的成年公鸭的半净膛屠宰率为81.4%,全净膛屠宰率为74%;平均活重1.59 kg的母鸭分别为84.9%和75%。瘤头鸭及其与北京鸭、建昌鸭的杂交鸭均具有良好的肥肝性能,3月龄以上肉鸭经过2~3周的人工强制填饲,每只可获肥肝300~400 g。此外,经填饲肥肝的鸭增重迅速,活重比填饲前大约高50一60%左右。产蛋性能瘤头鸭的开产期为6~9月龄。每年产蛋分为两个产蛋期,第一个产蛋期为5—6个月,第二个产蛋期为3个月左右。年产蛋量为80~120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年产蛋达150个。蛋重为70~80g。蛋壳玉白色。种蛋合格率高,可达99%。繁殖性能在公母配种比例1:7的情况下,受精率为85~95%。孵化期为35~36 d,受精蛋孵化率为80~85%。母鸭有就巢性,我国农村饲养者多用母鸭自然孵菢,每只母鸭可孵种蛋20个,有些地区采用母鸭先孵菢10 d,再送孵化场代孵的办法。在福建,瘤头鸭孵化分为三个时期,即头番(农历2~3月出雏)、二番(3~4月)和尾番(5~6月出雏),种雏鸭多来自头番一和二番。种公鸭由于在第一年繁殖季节之后因体力衰弱而种用性能降低,为减少饲养费用即行淘汰,翌年再选留新公鸭 [3] 。评价和展望编辑瘤头鸭及其与其他肉用型鸭之间的杂交鸭因具有优良的肉用性能和肥肝性能,越来越引起各国重视,例如在法国的瘤头鸭占总养鸭数的50%以上,但产蛋量低,与其他家鸭品种,杂交时受精率低;此外,我国饲养的瘤头鸭由于未进行育种工作,其生产性能明显低于国外先进水平,为此,今后应开展育种工作,全面提高肉用性能和繁殖率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