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潭名人】
下石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香世家。本塆向有耕读济世,孝友传家,乐施好善的传统。在清代至民国近三百年间,为当地的名门大户,很有名气,也是(张氏)高户古代几个比较富裕的塆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太学生有世光、世龙、世赞、复睿、复成、复曾、复选、复铭、复成、复说、复丁、复瑞、复艺、有华、有辉、有本、有中、有年、有亨、有垶、有博、有良、有恭、有仁、有立、其习、其翠、其驯、其诩、元会、元长、元佑、洪铭、洪先、洪亮、洪运等三十六人,州、郡庠生、儒林郎、修职郎、登仕郎更大有人在,名人辈出。乾隆年间朝廷三阁老之一的柯瑾,为下石潭塆题字“文储青选”碑匾(此石碑还完好保存在下石潭塆),应证了下石潭昔日的辉煌岁月。
1、思濡六世孙承沛公,字绍先,州庠生,著有《尚义传》。
2、承沛公长子世光公,由太学生教授县丞。
3、承沛公四世孙有年公,官名廷赞,字均万,号石潭。
石潭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捐银1万多两修缮蕲州麒麟山州学,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起,三年才完成,蕲州知名学者陈诗作记。
②在下石潭塆建张氏义塾——听松轩,俗称下石潭花学。正厅起架一连五间。张氏子弟在此读书不收学费,老师俸金全由祖课负担。
③修建莲花桥、大径桥、乌龟石桥、下河庙桥。
④设陆家桥、乌龟石、大径桥、三渡口渡船。渡船及维修由石潭公负担,船工俸金由祖课支出,往来乘船人不收钱,故称义渡。
⑤维修祖墓建宗祠家庙。廷赞曾祖承沛公,高祖效轲公墓均在下半村与柚树岭之间的鹅公山,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廷赞出资在鹅公山修建祠堂,取名京国用,雇人看管这两处祖墓,山置立禁碑。嘉庆年间莲桥祖墓被盗,道光二年(1822年)石潭公出资维修并在墓后建祠堂,雇附近周姓人看管。石潭公之父复皋公,乾隆四十四年殁葬邵垅村邵垅塆对面王家林,嘉庆年间石潭公出资在墓左边建祠堂名曰孝友堂,祠堂很豪华,一进两重共十多间,传说“孝友堂”三个大字用黄金做成,雇附近范姓人看管。
⑥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高户在京国用祠堂五修家谱,石潭公承担全部费用。
⑦道光初年石潭公出资在蕲州城内以南修筑奎星楼,维修南门外文昌阁。
⑧下石潭湖边(今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上窑、中窑、下窑三大窑场,每遇荒年,地方豪坤哄抬粮价,许多陶户借贷无门,石潭公出资为陶户贷谷,不取利息,自此地方豪坤再也不敢从中作梗。
⑨出资修建蕲州东长街、街口至大畈头青石板路面。
⑩嘉庆廿一年(1816年)为鸭儿塘朱氏陵墓置祀田八斗(亩),用于每年祭祀与维修。
4、石潭公之次子其芹,官名梦玉,曾任江西省某县丞,曾参与编校《光绪蕲州志》,尤工诗,著有《舟如屋汇稿》、《舟如屋焚余稿》(详见《中国蕲春诗综》周勤编揖),蕲州金陵书院内至今仍保存有张梦玉于同治六年(1867年)撰写的《重修金陵书院碑记》,此碑记文辞优美,深得当时蕲州知州封蔚礽赏识。
5、承沛公七世孙洪坦,字步奎,州庠生,道光十九年和同治二年高户六修、七修家谱,他都参与其事,担任主要编修人员。他用家资置墓田四十余亩,重建菩提寺并建月轩书院,将菩提寺辟为高户祖祠,他还倡议重修鸭儿塘后山朱氏婆陵墓。
6、胡风(1902年—1985年)〈谱名张名桢〉,湖北蕲春下石潭人。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下石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书香世家。本塆向有耕读济世,孝友传家,乐施好善的传统。在清代至民国近三百年间,为当地的名门大户,很有名气,也是(张氏)高户古代几个比较富裕的塆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太学生有世光、世龙、世赞、复睿、复成、复曾、复选、复铭、复成、复说、复丁、复瑞、复艺、有华、有辉、有本、有中、有年、有亨、有垶、有博、有良、有恭、有仁、有立、其习、其翠、其驯、其诩、元会、元长、元佑、洪铭、洪先、洪亮、洪运等三十六人,州、郡庠生、儒林郎、修职郎、登仕郎更大有人在,名人辈出。乾隆年间朝廷三阁老之一的柯瑾,为下石潭塆题字“文储青选”碑匾(此石碑还完好保存在下石潭塆),应证了下石潭昔日的辉煌岁月。
1、思濡六世孙承沛公,字绍先,州庠生,著有《尚义传》。
2、承沛公长子世光公,由太学生教授县丞。
3、承沛公四世孙有年公,官名廷赞,字均万,号石潭。
石潭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捐银1万多两修缮蕲州麒麟山州学,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起,三年才完成,蕲州知名学者陈诗作记。
②在下石潭塆建张氏义塾——听松轩,俗称下石潭花学。正厅起架一连五间。张氏子弟在此读书不收学费,老师俸金全由祖课负担。
③修建莲花桥、大径桥、乌龟石桥、下河庙桥。
④设陆家桥、乌龟石、大径桥、三渡口渡船。渡船及维修由石潭公负担,船工俸金由祖课支出,往来乘船人不收钱,故称义渡。
⑤维修祖墓建宗祠家庙。廷赞曾祖承沛公,高祖效轲公墓均在下半村与柚树岭之间的鹅公山,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廷赞出资在鹅公山修建祠堂,取名京国用,雇人看管这两处祖墓,山置立禁碑。嘉庆年间莲桥祖墓被盗,道光二年(1822年)石潭公出资维修并在墓后建祠堂,雇附近周姓人看管。石潭公之父复皋公,乾隆四十四年殁葬邵垅村邵垅塆对面王家林,嘉庆年间石潭公出资在墓左边建祠堂名曰孝友堂,祠堂很豪华,一进两重共十多间,传说“孝友堂”三个大字用黄金做成,雇附近范姓人看管。
⑥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高户在京国用祠堂五修家谱,石潭公承担全部费用。
⑦道光初年石潭公出资在蕲州城内以南修筑奎星楼,维修南门外文昌阁。
⑧下石潭湖边(今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有上窑、中窑、下窑三大窑场,每遇荒年,地方豪坤哄抬粮价,许多陶户借贷无门,石潭公出资为陶户贷谷,不取利息,自此地方豪坤再也不敢从中作梗。
⑨出资修建蕲州东长街、街口至大畈头青石板路面。
⑩嘉庆廿一年(1816年)为鸭儿塘朱氏陵墓置祀田八斗(亩),用于每年祭祀与维修。
4、石潭公之次子其芹,官名梦玉,曾任江西省某县丞,曾参与编校《光绪蕲州志》,尤工诗,著有《舟如屋汇稿》、《舟如屋焚余稿》(详见《中国蕲春诗综》周勤编揖),蕲州金陵书院内至今仍保存有张梦玉于同治六年(1867年)撰写的《重修金陵书院碑记》,此碑记文辞优美,深得当时蕲州知州封蔚礽赏识。
5、承沛公七世孙洪坦,字步奎,州庠生,道光十九年和同治二年高户六修、七修家谱,他都参与其事,担任主要编修人员。他用家资置墓田四十余亩,重建菩提寺并建月轩书院,将菩提寺辟为高户祖祠,他还倡议重修鸭儿塘后山朱氏婆陵墓。
6、胡风(1902年—1985年)〈谱名张名桢〉,湖北蕲春下石潭人。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