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埙笛吧 关注:538贴子:4,957
  • 1回复贴,共1

太和埙-----为埙的推广传播一直努力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埙友,太和埙馆的树脂埙怎么就不好了?大师们都喜欢且研究改进树脂埙。作为传统手工陶埙无可厚非,不论文化底蕴还是手工传承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大神们亲手做的的基本是用来收藏的,基础演奏当然也可以,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必见得会花几千块来尝试。
所谓正义者们所说的工业化量产失去了埙的韵味,请问各位,这世界上的哪个东西不是通过量产才让我们认识到的呢?你连量都达不够,还谈传承、推广、传播民族文化,拿什么推广传播,永远靠双手虽然也能传播,但这速度恐怕几十年后也还是就这点儿圈子咯!
举个例子,中国造纸术牛吧,谁告诉我如果现在我们如果还是按照老祖宗那套来做,你告诉我,有几个学生能用得上?我们每天都能见着的纸张都是工业流水线上来的吧?我们再来看看乐器吧,为什么那么多人学吉它,我们能在乐器店里看到的哪个吉它没经过流水线?(例子很多,略过)那么好,埙为什么不可以?
那么有人要说了,有定制吉它啊,纸也有定制啊。告诉你,不止呢,很多东西都可以定制的!定制是什么概念?你在大街上能见几个人穿定制西装的?定制成本远大于工业成本,大师们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辛辛苦苦做一件东西,你让他们一两百块给你可能吗?
本来知道埙的人就少(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字),我们如果能实现埙的量产,那当然是好事,在保证音色音准的同时还能把价格控制在普通消费水平,是不是又能吸引许多喜欢民族乐器的人,哪怕只是喜欢音乐的人会不会想要尝试一下?
本来圈子就不大,本来更应该团结起来把埙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民族文化传播开来,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个人一时利益打压排挤,那么我告诉你,圈子永远只有那么大!
我相信太和的出现不仅不会影响大家的既得利益,还会带来更多的好处,量的变化定会引起质的变化!太和埙会一直不忘初心,推广传播埙文化!
一群人守着一块蛋糕吃 Or 一群人一起找工具做很多蛋糕吃?


1楼2019-05-04 19:36回复
    买了个太和埙,筒音不准,低了半个音,换了一个还千叮咛万嘱咐叫卖家好好试音发给我,结果换回来的还是一样,气死我了,都懒得退货了,放在家里插花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06 07: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