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下自我介绍,虽然贴吧等级比较高,但是认识我的人应该不算多~五六年前接触过外设坑,对鼠标尤为感兴趣,上古时代的IE3..0 x06 x08、复刻版,再到之后风靡一时的黄金左键G9X,期间罗技G400系列、G500系列,赛睿的RAW天禄、霜蓝,RIVAL初代都有所接触,后来罗技出的G502还没有来及把玩就已经忙于学业,正式退坑。但是这次雷柏的鼠标试用评测把我的兴趣召回了回来。当时曾在外设吧写过一篇雷柏V700键盘的评测,键盘采用樱桃原厂黑轴,至今仍是我的主力键盘之一,由于办公比较多偶尔游戏,因此鼠标用的还是一款采用A3050引擎的雷柏V20,跟现在主流鼠标已经相去甚远,但是质量坚挺,使用至今还没有双击等故障,因此雷柏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国产品牌中做工扎实、路线走的也比较踏实的一个品牌。今天有幸评测VT200,期待能够找回曾经浸淫鼠标世界的那份充实。
外观篇:
初看外观并不算很惊艳,亚光黑的外观蕴含着大气扎实的品牌底蕴,重量不足100g,但是重心和本体最高点偏后,鼠标本身的稳定性并没有因为重量轻而受到影响,总体上仍是比较贴手,握感上与赛睿的Sensei有些相似,在手心方面有比较充实我感觉,对抓握或者趴握玩家都会非常友好。
鼠标上壳整体采用磨砂材质、侧面有类似蜂窝的深色类肤防滑材质,对汗手玩家是个好消息。采用分体式按键,我甚至对分体式按键有天生的好感,一代经典IE3.0和IO1.1的键感不用多说,分体式按键的巅峰之作我觉得一定是“黄金左键”G9X,极其干脆、反弹迅速、键程短而贴手。这款VT200的分体式按键也独具风格,不同于以前分体式按键手感反馈比较直接比较顶手的印象,它的回弹兼具干脆与柔和,是中长键程而打磨较薄的模具配合在一起的效果,这样的搭配在游戏上有优秀反馈的同时,对玩家手部疲劳度也有更好的亲和度。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外观上令我不那么满意的是鼠标的缝隙较大,当然在通电使用之后,我发现连这都不算是个缺点。
通电实战:
刚把鼠标接上笔记本的USB口,瞬间惊了个呆,与不插电时通体黑色平平无奇大相径庭,流光溢彩的灯光从鼠标两侧的缝隙和滚轮上倾泻而出,流动速度极快,甚至可以和当年的艾芮克幻彩蛹一较高下。先前我说鼠标的缝隙较大,才知道这是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只为了让灯带能从按键下方的缝隙中倾泻出来。鼠标的滚轮灯和两侧灯带可以用驱动独立控制,在黑色的身躯下流光溢彩,实在是闷骚至极。
当然,再好看的外观也只是花架子,一款游戏鼠标好不好,同样需要看他在游戏方面的表现。玩游戏之前先研究一下驱动,除了上文说的可以调节灯光以外,驱动还支持鼠标CPI的七档调节,从200-6200CPI,可以将7个档位设定好然后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同时也支持最高1000HZ的反馈。鼠标搭配板载存储,侧键可进行宏编程,在MOBA和RTS游戏中会很实用,电脑端我更喜欢玩FPS游戏,就不多赘述这两类游戏的实战效果了。仅从参与测试的使命6、CF、CSGO这三款游戏而言,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丢帧的现象,同时得益于PMW3327引擎的加持,约1.5-2mm的静默高度,甩狙拉枪时的反馈都很不错。独特的按键感在CF的速点也很实用,总的来说在FPS游戏里实用性没有受到较轻自重的影响,能够做到指哪打哪。
总结:
几年没有玩外设,时代变化真的是太快,当时A3090鼠标基本制霸光学引擎界、A3050基本满足轻游戏需要,A3050的鼠标定价就在100多元,而如今搭载PMW3327的雷柏VT200也在这个价位区间,既得益于时代进步科技更新,也得益于厂家比较清晰的产品定位。这款好用不贵的雷柏VT200终于可以替代掉我手上的他的老前辈V20啦,成为真正的国货之光。
外观篇:
初看外观并不算很惊艳,亚光黑的外观蕴含着大气扎实的品牌底蕴,重量不足100g,但是重心和本体最高点偏后,鼠标本身的稳定性并没有因为重量轻而受到影响,总体上仍是比较贴手,握感上与赛睿的Sensei有些相似,在手心方面有比较充实我感觉,对抓握或者趴握玩家都会非常友好。
鼠标上壳整体采用磨砂材质、侧面有类似蜂窝的深色类肤防滑材质,对汗手玩家是个好消息。采用分体式按键,我甚至对分体式按键有天生的好感,一代经典IE3.0和IO1.1的键感不用多说,分体式按键的巅峰之作我觉得一定是“黄金左键”G9X,极其干脆、反弹迅速、键程短而贴手。这款VT200的分体式按键也独具风格,不同于以前分体式按键手感反馈比较直接比较顶手的印象,它的回弹兼具干脆与柔和,是中长键程而打磨较薄的模具配合在一起的效果,这样的搭配在游戏上有优秀反馈的同时,对玩家手部疲劳度也有更好的亲和度。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话,外观上令我不那么满意的是鼠标的缝隙较大,当然在通电使用之后,我发现连这都不算是个缺点。
通电实战:
刚把鼠标接上笔记本的USB口,瞬间惊了个呆,与不插电时通体黑色平平无奇大相径庭,流光溢彩的灯光从鼠标两侧的缝隙和滚轮上倾泻而出,流动速度极快,甚至可以和当年的艾芮克幻彩蛹一较高下。先前我说鼠标的缝隙较大,才知道这是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只为了让灯带能从按键下方的缝隙中倾泻出来。鼠标的滚轮灯和两侧灯带可以用驱动独立控制,在黑色的身躯下流光溢彩,实在是闷骚至极。
当然,再好看的外观也只是花架子,一款游戏鼠标好不好,同样需要看他在游戏方面的表现。玩游戏之前先研究一下驱动,除了上文说的可以调节灯光以外,驱动还支持鼠标CPI的七档调节,从200-6200CPI,可以将7个档位设定好然后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同时也支持最高1000HZ的反馈。鼠标搭配板载存储,侧键可进行宏编程,在MOBA和RTS游戏中会很实用,电脑端我更喜欢玩FPS游戏,就不多赘述这两类游戏的实战效果了。仅从参与测试的使命6、CF、CSGO这三款游戏而言,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丢帧的现象,同时得益于PMW3327引擎的加持,约1.5-2mm的静默高度,甩狙拉枪时的反馈都很不错。独特的按键感在CF的速点也很实用,总的来说在FPS游戏里实用性没有受到较轻自重的影响,能够做到指哪打哪。
总结:
几年没有玩外设,时代变化真的是太快,当时A3090鼠标基本制霸光学引擎界、A3050基本满足轻游戏需要,A3050的鼠标定价就在100多元,而如今搭载PMW3327的雷柏VT200也在这个价位区间,既得益于时代进步科技更新,也得益于厂家比较清晰的产品定位。这款好用不贵的雷柏VT200终于可以替代掉我手上的他的老前辈V20啦,成为真正的国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