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祖龙门派吧 关注:42贴子:312
  • 1回复贴,共1

【随缘】(转)——《道教拜师的重要意义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非常注重师承,弟子皆以正宗嫡传为无上荣耀。在道门中更是如此,经云:道者师传。又曰:“道经不师授,则行之不神”。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
自黄帝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5000多年历史。道教向来注重自我,口口相传。拜师学道,既需时日,更重道缘。
道教认为,一个学道的人,皈依(出家)是第二次投胎,刚进道门拜的师父是“本师”。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事师如父,这也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由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27 21:16回复
    道教拜师的重要意义
    01
    明确师徒关系和师承。从形式上来讲,不拜师,就如同我们在学校的师生一样,是最普通的教与学、“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拜师以后呢,即可成为名副其实的“师徒”关系,徒弟即可名正言顺地称老师为“师父”,也就是成为血脉相连的师生加亲情关系,成为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02
    纳入门派传承谱系。拜师以后,徒弟在古代是会被写入本门传承谱系的,现代社会会被纳入“传承网”,成为某一门派某一代传承人,成为“根红苗正”的正统传人,是一个人被载入史册的光辉印记。没有拜师的学生,不可能有传承方面的记载。拜师与否,是人生经历中不次于结婚生子的一件大事,故特别重要,也要特别慎重。
    03
    师父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从教授与学习方面来讲,拜师以后,有责任心的师父都会言传身教,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将本门绝学密不外传的套路和功法传授给弟子。弟子要严守师训,继承师父的倾囊之授,吸其精髓,并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达到理法合一。而没有拜师的学生,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涉及独门传承密旨,师父就不方便再传授更深层次的东西。
    04
    师父言传身教,毕生传授。学习修行最重要的方法是:“言传身教”。老师教学生一般是以“上大课”的形式教授,也就是一个人教,许多学生一起跟着学,一般都是有期限的,是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而已。而师父栽培一个徒弟,是靠“开小灶”单独传授,或几个徒弟一起传授的方式来教授的,而且一个师父也许会倾其毕生的心血,才能成就一个出色的弟子。
    05
    师徒建立稳固亲情关系。拜师以后,师徒之间就建立起一种很稳固的亲情关系,好的师徒关系真的如父子、母子一样,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一辈子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也割不断师徒的情分。逢年过节,或师父及师母的生日,或师父家里的开业、收徒等大事,方便的弟子一般都要去看望师父,亲自参加。
    06
    徒弟承上启下,弘扬师门。拜师之后,就确立了正式的传承关系,徒弟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师父也能一心一意地教。徒弟要承担起承上启下、发扬光大本门法派的责任和义务,并以实际行动维护本门道法之尊严,维护师父之尊严。而一般学生则没有这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27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