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环卫部门要改制,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以后要自负盈亏,预算有限,在这种大背景下,厕所运营的成本必然受到控制,要想运营费用降低,那从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就要做工作,在改制的大背景下就不能用以前那种思维来设计和建造厕所了。
必须要从设计和建造时就考虑怎么能够更好的运营,怎么节约成本的管理好厕所。那么怎么从对厕所的设计和建造来应对改制的变化呢?本文的主题是在不改变甚至提高体验的基础上从节省运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角度来设计和建造厕所。
一、有一个长期规划
厕所大的装修周期一般在15到25年,北京上次大规模的改厕发生在1994年前后,时间跨度长达20到25年。厕所是一个装修材料的种类和卫生设施相对比较多的地方,施工时间也比较长,有的单体厕所要施工2到3个月的时间。这样看来卫生间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同规模的建筑来说,复杂性高、服役周期长、使用强度大、维护强度大、设施设备多、施工周期也较长。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的应用对于卫生间的臭味处理,成本节约,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在所使用的洁具设施和设备中,任何一个局部技术的升级和变化都有可能对卫生间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要用新技术,需要权衡何时改变当前的设计方案。但有时候有了新技术,设计和建造的时候没有规划好,导致新技术不能有效的应用,不能让厕所有更好的体验,不能跟得上时代,也令人头疼。
所以就面临一个矛盾,随时出现的新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和设备能够快速迭代升级,但一个卫生间设计建设周期长,系统复杂,无法快速响应新技术的出现。这就要求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就是长期规划。
但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有什么黑科技会出现呢,谁也没有水晶球看到。人的认知水平总是有限的,有时候预测往往并不准确。与其投入全部精力去预测判断趋势,不如花一些时间分析和关注,这些变化的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正如贝索斯提到的:大家都爱讨论未来十年,什么将会改变,而很少有人谈,什么将保持不变。
具体在卫生间方面,那些不变的是什么呢,一些门窗,瓷砖、隐蔽工程的水、电、化粪池等设施硬核不会变。
所以要根据建设周期来判断,对这些硬核选用什么材料,加强对使用这些材料的监管,提出明确要求,甚至可以选定几个品牌,原则是减少维修费用、减少运营费用、提高用户满意度。
其实这些隐蔽工程和硬件设施相比较人工费和其他产品来比较,造价占比相对不高。
二、非线性方法
建议由建设单位牵头成立专门的设计部门,或者外包给专业的厕所设计公司,进行多层次、短周期的设计。
多层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连续启动3到5个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考虑当前应急需求,有的主动探索新技术。
短周期是指:每隔3到5年,重新评估这些方案和当时的技术发展情况,按需进行迭代调整。
下面以美国“阿利伯克”型驱逐舰的建造过程为例。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873d135c2bf6c81f7372ce08c3fb1d7/2c063713c8fcc3ce070cfc6e9c45d688d53f20b2.jpg)
如上图所示,横轴标识日期,从1985年到2015年,纵轴标识这一类型驱逐舰的子类型,这四个类型的船壳子基本一样。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不同时期的技术和武器装备。
首先看第一型,也就是FlightI,这个类型的船于1985年启动,1988年完成建造。需要注意的是,FlightII型的设计并不于是1988年才启动,不是以线性的方式发展,而是于1986年,也就是FlightI船型启动设计之后一年就开始了设计,其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同步探索新的技术。
接下来就是FlightA和FlightIII,他们根据新技术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阶梯型的开始建造。这两个方案在启动计划的时候,重点是验证和使用当时的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并不影响之前FlightI和FlightII的方案和建造主线。
那么对于之前的老船,选用哪个时期的技术进行升级呢?美军在2005年和2015年这两个节点先后启动了对前两代船型的改造,其重点是更换新型的宙斯盾系统。而这个系统实质上是已经经过FlightIIA验证的产品,只需要在原有的船壳子上迭代升级即可。
卫生间的设计和建造也是同样的道理,建立一个质量可靠的硬件设施,有步骤的、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进行升级设施,改善体验、与时俱进、节省成本。
这样在宏观层面上能让自己不慌,在并行的各个阶段专注做好每个阶段的事。
三、找真实的残酷环境,试验产品。
只有看到最差的情况,才能管理好最差的情况。进而保证整体的平均水平不差,守住底线。比如:可以人为的破坏一些硬件设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发现了哪些问题;冬季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居民有什么反馈等问题;经过大量的使用,哪些硬件和设备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经得住考验,那就要加强质量。如果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找到弱点和不足,只有通过弥补这些弱点,才能让设施变得更强大,实现有效积累,确保长期规划扎实可用,稳步推进。
四、具体的方法
1.用质量好一些的窗户,结实的门,隐蔽工程的电线和水管采用能用25年(具体时间根据建设周期来判断)以上的、加强控制施工质量、地砖要用防滑、耐磨硬度高的砖、吊顶用铝扣板吊顶时间久不变色……
2.多种方式加强通风设计、加厚保暖材料或通过立体绿化等方式节约能源保暖,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能源的使用。
3.新技术
(1).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板发电,解决夜间照明问题,节省用电照明的电费。避免阳光直射,增加遮挡面积,有利于屋顶隔热保温。
(2).选择节电的灯泡,比如雷达感应灯泡。
(3).用石墨烯取暖代替空调,可以解决冬天不冷的问题,而且石墨烯用电量低,发热快速均匀。
(4).对于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可以一开始只在少数几个典型的厕所内应用,观察功能和反馈,如果试用效果不错,的确能解决问题,再大面积推广使用。
4.其他
(1).选择耐脏好看的瓷砖,特别是地砖,减少劳动强度;
(2).小便器、洗手盆、隔断不落地,方便打扫,不容易积存污物;
(3).根据具体负责维修设施的部门反馈,哪些细节的基础设施容易坏(洁具、消耗品除外);
(4).根据运营部门反馈:新建厕所经过一个冬天的运营,过去的厕所出现了哪些问题,可以在下次设计和建造厕所时改进;
(5).根据运营部门反馈:有那些方面在设计和建造厕所中可以减少运营厕所的劳动强度、减少运营成本的问题和建议。
(6).在真实残酷的环境下,厕所出现了哪些问题,弥补这些问题。
必须要从设计和建造时就考虑怎么能够更好的运营,怎么节约成本的管理好厕所。那么怎么从对厕所的设计和建造来应对改制的变化呢?本文的主题是在不改变甚至提高体验的基础上从节省运营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角度来设计和建造厕所。
一、有一个长期规划
厕所大的装修周期一般在15到25年,北京上次大规模的改厕发生在1994年前后,时间跨度长达20到25年。厕所是一个装修材料的种类和卫生设施相对比较多的地方,施工时间也比较长,有的单体厕所要施工2到3个月的时间。这样看来卫生间的设计相对于其他同规模的建筑来说,复杂性高、服役周期长、使用强度大、维护强度大、设施设备多、施工周期也较长。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的应用对于卫生间的臭味处理,成本节约,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在所使用的洁具设施和设备中,任何一个局部技术的升级和变化都有可能对卫生间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我们需要考虑,是不是要用新技术,需要权衡何时改变当前的设计方案。但有时候有了新技术,设计和建造的时候没有规划好,导致新技术不能有效的应用,不能让厕所有更好的体验,不能跟得上时代,也令人头疼。
所以就面临一个矛盾,随时出现的新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和设备能够快速迭代升级,但一个卫生间设计建设周期长,系统复杂,无法快速响应新技术的出现。这就要求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就是长期规划。
但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有什么黑科技会出现呢,谁也没有水晶球看到。人的认知水平总是有限的,有时候预测往往并不准确。与其投入全部精力去预测判断趋势,不如花一些时间分析和关注,这些变化的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正如贝索斯提到的:大家都爱讨论未来十年,什么将会改变,而很少有人谈,什么将保持不变。
具体在卫生间方面,那些不变的是什么呢,一些门窗,瓷砖、隐蔽工程的水、电、化粪池等设施硬核不会变。
所以要根据建设周期来判断,对这些硬核选用什么材料,加强对使用这些材料的监管,提出明确要求,甚至可以选定几个品牌,原则是减少维修费用、减少运营费用、提高用户满意度。
其实这些隐蔽工程和硬件设施相比较人工费和其他产品来比较,造价占比相对不高。
二、非线性方法
建议由建设单位牵头成立专门的设计部门,或者外包给专业的厕所设计公司,进行多层次、短周期的设计。
多层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连续启动3到5个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考虑当前应急需求,有的主动探索新技术。
短周期是指:每隔3到5年,重新评估这些方案和当时的技术发展情况,按需进行迭代调整。
下面以美国“阿利伯克”型驱逐舰的建造过程为例。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873d135c2bf6c81f7372ce08c3fb1d7/2c063713c8fcc3ce070cfc6e9c45d688d53f20b2.jpg)
如上图所示,横轴标识日期,从1985年到2015年,纵轴标识这一类型驱逐舰的子类型,这四个类型的船壳子基本一样。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不同时期的技术和武器装备。
首先看第一型,也就是FlightI,这个类型的船于1985年启动,1988年完成建造。需要注意的是,FlightII型的设计并不于是1988年才启动,不是以线性的方式发展,而是于1986年,也就是FlightI船型启动设计之后一年就开始了设计,其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同步探索新的技术。
接下来就是FlightA和FlightIII,他们根据新技术的发展,在不同阶段阶梯型的开始建造。这两个方案在启动计划的时候,重点是验证和使用当时的新技术,而这些技术并不影响之前FlightI和FlightII的方案和建造主线。
那么对于之前的老船,选用哪个时期的技术进行升级呢?美军在2005年和2015年这两个节点先后启动了对前两代船型的改造,其重点是更换新型的宙斯盾系统。而这个系统实质上是已经经过FlightIIA验证的产品,只需要在原有的船壳子上迭代升级即可。
卫生间的设计和建造也是同样的道理,建立一个质量可靠的硬件设施,有步骤的、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进行升级设施,改善体验、与时俱进、节省成本。
这样在宏观层面上能让自己不慌,在并行的各个阶段专注做好每个阶段的事。
三、找真实的残酷环境,试验产品。
只有看到最差的情况,才能管理好最差的情况。进而保证整体的平均水平不差,守住底线。比如:可以人为的破坏一些硬件设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发现了哪些问题;冬季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居民有什么反馈等问题;经过大量的使用,哪些硬件和设备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经得住考验,那就要加强质量。如果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找到弱点和不足,只有通过弥补这些弱点,才能让设施变得更强大,实现有效积累,确保长期规划扎实可用,稳步推进。
四、具体的方法
1.用质量好一些的窗户,结实的门,隐蔽工程的电线和水管采用能用25年(具体时间根据建设周期来判断)以上的、加强控制施工质量、地砖要用防滑、耐磨硬度高的砖、吊顶用铝扣板吊顶时间久不变色……
2.多种方式加强通风设计、加厚保暖材料或通过立体绿化等方式节约能源保暖,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减少能源的使用。
3.新技术
(1).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板发电,解决夜间照明问题,节省用电照明的电费。避免阳光直射,增加遮挡面积,有利于屋顶隔热保温。
(2).选择节电的灯泡,比如雷达感应灯泡。
(3).用石墨烯取暖代替空调,可以解决冬天不冷的问题,而且石墨烯用电量低,发热快速均匀。
(4).对于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可以一开始只在少数几个典型的厕所内应用,观察功能和反馈,如果试用效果不错,的确能解决问题,再大面积推广使用。
4.其他
(1).选择耐脏好看的瓷砖,特别是地砖,减少劳动强度;
(2).小便器、洗手盆、隔断不落地,方便打扫,不容易积存污物;
(3).根据具体负责维修设施的部门反馈,哪些细节的基础设施容易坏(洁具、消耗品除外);
(4).根据运营部门反馈:新建厕所经过一个冬天的运营,过去的厕所出现了哪些问题,可以在下次设计和建造厕所时改进;
(5).根据运营部门反馈:有那些方面在设计和建造厕所中可以减少运营厕所的劳动强度、减少运营成本的问题和建议。
(6).在真实残酷的环境下,厕所出现了哪些问题,弥补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