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主要分佈於宏都拉斯北部,尼加拉瓜東部,到巴拿馬的哥斯大黎加,橫跨太平洋至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至厄亞基爾海灣。
棲息地:主要棲息在沼澤、池塘或湖裡,還有一些流速較慢的河流裡。
溫度:22~28℃
獵食:幼体即可多樣化餵食,舉凡小魚、蝦、麵包蟲及任何水、澤龜飼料等。成体時會獵食所有水裡或岸上之小動物,只要可吞下的就是它的獵物。
型態特徵:整体看上去与北美亚种很象,因地理分布不同厄瓜多尔种群和尼加拉瓜种群也有着区别。它近乎圓形的背甲有些微的突起,並隨著成長而逐漸平坦。第三椎盾較小,不超過背甲長的25%,厄瓜多尔属有些个体两边肋盾在连着颈盾的地方会出现对称的小突起,尼加拉瓜的种群则不容易见到,被认为是完全生长在南美的龟类常见的情况,例如阿根廷蛇颈和某种六块椎盾的龟。背甲顏色為橄欖棕色、暗褐色、橄欖灰色或者黑色。腹甲前页长度超过其背甲长度的40%,腹甲為黃、黃褐色或灰色,幼体腹甲会有红色斑点。幼体時之背甲部份可見放射紋或圓點。下頜有三對鬚狀突起,前一對大,後二對細小。頸部為突起之肉瘤。尾部三列突起明顯。側腹、四肢突起非常多。在產地北部的棲息地,有時擬鱷龜會有冬眠現象,並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氣溫回昇後才出現。此亚种产于中南美,全系野生,获得不易,动物商也很少经销,因此,只有美日有零星进口,以满足少数收集者的嗜好。P.S 分布于尼加拉瓜的个体下巴四根触须,颈部突起相对分布于厄瓜多尔的个体来的尖,甲壳颜色偏黑,更接近于北美亚种。
繁殖:以浙江的气候为例,每年开春4-5月交配,6月产卵30-40颗左右,卵是球形,直径3-4cm。孵化期基本控制在2个月左右,在冬眠前10月左右亦会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