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氏文化研究吧 关注:173贴子:555
  • 1回复贴,共1

抗日英雄井海泉:坚决打击侵略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88岁的井海泉住在老市委家属院里,房子虽旧,但收拾得很干净。清瘦的他提起抗日战争不胜唏嘘:“那么多人为抗战牺牲了。过去我们国力不强还要打硬仗撵走了日本侵略者,现在我们国力强盛,更要坚决打击侵略者。”
井海泉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北60里的西洼村,家里在父辈就买了上百亩土地,是个全家人每天都劳动的富农家庭。1939年,正是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八路军在西洼村驻扎了一个二三百人的教导大队。
井海泉的叔伯大哥正当年,这个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八路军,四下活跃着打鬼子。年少的井海泉一边在村里和朋友们读私塾,一边参加儿童团,拿着红缨枪,站在村头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井海泉的家是个联系点,有地洞,八路军工作人员每次都在他家开会布置任务,遇见情况就可以钻到地洞里转移走。八路军对百姓就像亲人一样,11岁的井海泉依偎在这些亲切的军人身边,看着这些拿着枪为抗日忙碌的大人们很羡慕,下定决心要参加八路军。
有次,井海泉正在私塾里上课,突然听到村头有人大喊:“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来了……”井海泉慌忙和叔伯二哥随着众人一起往学校后面的山上跑。枪声激烈,他们跑了老远,一直跑到东平湖旁边的一个亲戚家。
第二天,前来找他们的亲人告诉了他们这次战争的情况。缺少武器、一个士兵只有四五发子弹的八路军驻军牺牲了一百多人,被鬼子打死的无辜村民有十几个。
井海泉参加了儿童团的宣传队,唱抗日歌曲、喊抗日口号,每天风风火火的。他们读书用的课本除了《论语》,别的其实都是抗日课本。鬼子、伪军来查看了,他们就拿出《论语》看。鬼子、伪军走了,他们又立刻换成抗日课本。
鬼子在村子西头用山石建了一个三层炮楼,三十个伪军守在那里,村民进出都要受到盘问。风声虽然很紧,但是抗日活动依然暗地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鬼子搞大扫荡、铁臂合围时很凶残,看见八路军就扫射。为了防备八路军,他们还在炮楼周围挖上壕沟、拉起吊桥。
当时日本鬼子扫荡勤,伪军和汉奸蠢蠢欲动。井海泉的叔伯大哥回村办事,刚偷偷在家里吃口饭,村里的汉奸就上报给鬼子了,鬼子宪兵队赶来把井海泉的叔伯大哥抓走了。
家里为此一片慌乱,卖了一半地筹钱想法子想把人弄出来。有人出点子,让井海泉拜县城里一个江湖老大为老师,好请这江湖老大为救叔伯大哥出力。
井海泉跟着家长、拿着礼物去县城找那江湖老大,靠近县城,就见县城大门旁站着的日本鬼子。中国老百姓恨死这些侵略者了,提起他们就咬牙切齿,说他们是杀人野兽,嘱咐孩子们离他们远点。这次,近距离见到鬼子,井海泉的心怦怦直跳,两手端起,似乎红缨枪还在身边一样。
在八路军、江湖老大等几方共同努力下,井海泉的叔伯大哥终于出狱了。一出来,大哥立刻去了东北抗日一线,一年后又回到县城做抗日工作。
十五六岁的时候,县城成立了抗日学校,井海泉和叔伯二哥在大哥的督促下来到这里进行学习。在这里,他担任了学生会主任,并入了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跟着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打过淮海战役等。一路走来,叔伯二哥牺牲在大别山。
“战争残酷啊!”井海泉回忆强过汝南埠的汝河,后有四个师的敌人在追,前有一个师的敌人在阻截的情景时,不由感慨。那次过河,很多战友牺牲了。
井海泉的身体并不好,胃切除了三分之二,肺也切除了一部分,但是精神很好,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很关心国家大事。“现在咱们国强民富,对侵略者就要寸土不让。”井海泉表达自己的心声。


1楼2019-04-17 21:40回复
    人物档案:井海泉,1927年出生,山东省梁山县人;1944年入党,后来参加了刘邓大军二野部队;1946年在晋冀鲁豫军校学习、打游击;1947年7月过黄河,在运城工作后南下,在驻马店汝南埠浴血奋战,强过汝河,又在大别山区政府城郊二区工作队与敌人进行艰苦斗争;1948年在鄂豫军区二分区五团从事文书工作,随后调任分区政治部组织科任干事,又调任河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工作,在驻马店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担任科长;1969年任泌阳县武装部政委,曾在驻马店军分区政治部担任副主任,后担任驻马店地区文化局局长;1983年调任地直党委书记至退休。


    2楼2019-04-17 2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