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吧 关注:817,531贴子:4,388,527

我又来了,重开一坑,接着更平均律下册排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17 18:41回复
    大家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17 18:41
    回复
      接着平均律下册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17 18:41
      回复
        平均律钢琴曲集 第二卷
        概述:和第一卷完全相同,由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所组成,使用了从C大调起至b小调的一切大调与小调。因此,依此意义而称为《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是恰当的,英国人把第一与第二卷合称为《四十八首前奏曲与赋格》也无不可。可是切莫忘记这些名称均非巴赫自己命名的。巴赫自己不称这一卷为《平均律钢琴曲集》似无特殊的理由,可能是从第一卷完成后已历经了二十年,在当时平均律已是大家常用的律制,因此“平均律”失去了作为曲集名称的新鲜感觉吧。
        此曲集的完成时间,似乎是1744年。可是此年未必跟全曲的作曲年代一致。巴赫在晚年是致力于旧作的改正、补笔并加以结集的。第二卷是在如上情形之下产生的典型例子。因此,巴赫可能是混杂着新旧作品而编成此曲集的。依据资料,除了有些作品确实是巴赫在柯滕初期时代的旧作之外,在第二卷中类似当时风格的这种作品还有不少。
        可是在另一方面,第二卷中有些乐曲却是呈示出前古典乐派特征的杰出作品。在这些作品里,又能窥见巴赫从第一卷至第二卷这二十年期间长足进步的痕迹。以整体来看,第一卷与第二卷的差异在前奏曲和赋格中都有反映。在1744年代,赋格已被认为是落伍的形式,因此前后两卷的赋格曲并未能呈示巴赫在此体裁上显著的发展。相反,本来是自由的即兴形式的前奏曲,适应时代的需求,其形式的转变便成为可能了。在巴赫1738年作曲的《c小调幻想曲》中,即已呈示了十足的奏鸣曲式,此曲集也有此类乐曲。使用反复记号,各段各反复一次的二段体乐曲在第一卷仅有一首,可是在第二卷中则增加至十四首的现象是值得注意的。这其中六首代表组曲乐章或创意曲形态,有四首已非常近似三段体的奏鸣曲形式了。另外,不具有反复记号的前奏曲,有些是有协奏曲形式,有些与管风琴前奏曲一样,本身已经具备了比后续的赋格曲更长大的形态、更重要的意义,因此便产生了不需赋格乐章的乐曲。
        虽然赋格曲的区别不如前奏曲那样明显,但在赋格曲方面把巴赫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加以区别还是可能的。巴赫晚期的赋格曲因插入了主调音乐形态的间插部,形式便更自由了,或主题的运作更深刻化了,这是巴赫晚期作品的特征。
        长久以来,此曲集的巴赫手稿未被发现,因此,彼得版或旧巴赫全集的编辑克洛尔(Franz Kroll,1820-1877),不得不根据单独的各乐曲的手稿和抄本,加以比较研究并整理编辑。后来,在英国发现了巴赫的手稿,但巴赫手稿与旧巴赫全集的差异是不少的,故引起了对两种乐谱的评价、立场等各种问题。因此,大家对刊行新巴赫全集的期待与需求是不小的。巴赫手稿的发现让我们明了以往的乐谱的哪些部分是巴赫改订或补笔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17 18:51
        回复
          这长篇大文是转来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17 18:52
          回复
            下面进入正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17 18:57
            回复
              第二十四名∶G大调第十五首,第十五首 G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BWV 884
              前奏曲:巴赫经过了三次试作,仍决定将此首作为前奏曲。事实上,此曲的轻快正是赋格曲理想的前奏。
              赋格:三声部。由轻快的分解和弦组成。使用最不像赋格主题的乐曲为主题,除有两个对题之外,并无任何复杂的对位法。此曲亦是旧作之改作,是小前奏曲与赋格集中的一首的增补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17 19:02
              收起回复
                支持楼主加油


                IP属地:黑龙江8楼2019-04-17 19:22
                收起回复
                  第二十三名∶第十二首 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BWV 881
                  前奏曲:有显著的和声形态。伤感的、非巴赫风格的,令人想到意大利倾向强烈的作曲家哈瑟(Johann Hasse,1699-1783)和葛兰(Johann Gottlieb Graun,1702-1771)。
                  赋格:三声部。此曲对位法的运用在巴赫作品中是最简易的。间插段有明显的主调音乐倾向。可以说,这是一首舞曲。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17 19:30
                  回复
                    第二十二名∶第二十首 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BWV 889
                    前奏曲:第二卷二声部前奏曲中,此首最重要。以技法来说,这是创意曲,但其曲式却近似舞曲形式的二段体(由各十六小节,各具反复记号的两部分组成,第二段开端是主题的逆行)。
                    赋格:三声部。激烈的风格与前奏曲形成对照,强有力的主题和对题的快速运行造成的紧张感,决定了乐曲的性格。可是缺少精密的对位技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17 19:31
                    回复
                      先更到这里,楼主也先歇歇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4-17 19:32
                      回复
                        楼主加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4-17 22:53
                        回复
                          坐等十六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4-17 22:55
                          回复
                            总觉得WTC第二本没第一本好听……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4-18 12:28
                            收起回复
                              这个排名是根据什么呢?难度?


                              IP属地:辽宁17楼2019-04-18 14: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