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文章都在贬低国人,讲到中国人素质时候,几乎通篇的都在描述中国人是如何如何不好,做事情是如何无道德,素质是如何底下,而形成对比的是外国人如何高素质,这个由头,从近代来看,源自鲁迅,长一点来看,也是从晚清时期开始形成的。这些年此类话题越来越多,似乎中国人成了世界上低劣的民族了。
中国人真的没有素质么?
人现代寿限,不过几十年而已,所经受的教育也不过十来年,能够终身在修正自己思维和行动的人,确实很少,大部分人一生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都在延续少小时期家庭习惯和基础教育形成的模式。
人,是可怜的。用一种固定模式来左右自己一生的行为,当这种模式是只从自己个人出发的时候,是愚蠢的。
生存,是人头等大事。除开生存之外,教育就成了头等大事了。
我们几千年,都极其重视教育,所以我们才尊重先师,怀念圣贤。
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国人才没有活成和**一样的模式,这个传统,在几千年的传承中,没有断绝。
因为人的寿命短浅,所以才需要一辈辈不间断的教育,这样才能和**区别开来。
**活着,是为了吃饭生存。
人活着,为了什么?也仅仅是吃饭么?
那人类的构造就无需是现在的样子了。
人类所有行为思维的来源,是自身构造的不同,才形成了人类具有不同于动物的行事方式。
也就是说,在构架人类造型之处的时候,就注定了人类不同于任何一种动物,这个不是所谓的进化,人类不是由动物进化形成的。
人类具有独特的构架,这个构架是人类独特思维的基础。
知识,正是建立在这种构架之上的,而知识的获取高度和感悟程度,是任何一种动物都模仿不来的。
可惜的是,知识不能遗传,但通过知识改变造成的内脏形态变化,却可以遗传,这是先天贤愚的区别。
正因为知识的不可遗传性,所以一个人从初生时期,都是建立在空白的基础上的。
人,成长后所有的思维和行动,都和一个人所经受的养育有关。
今天,所谓的中国人素质高低,和自己有关,和历史无关,但却和未来子孙有关。
一个人成长程度如何,可以追溯到三代。大部分中国人素质如何,在七十年前你爷爷奶奶小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你不能改变你爷爷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你这一生,注定要走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重复过的路子。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这样的事情,是决定一个家庭兴衰的关键。
当大部分家庭都存在这个状况,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未来一百年的样子,现在就能想到的。
鲁迅那个时代,他认为中国人素质低,其实,是一百年前就注定的了。他所看到的,是在一种体制下培育出来的整体国人情况。
如果鲁迅早生一百多年,他会感受到明朝教育遗留气象带来的搏动,也不会写出狂人日记这样的东西。
鲁迅的影响太大了,今天的国人,依旧在遭受那个时代教育偏颇带来的危害,这个危害是教育方式改变造成的。
那个时代,是从三百多年前就开始了。
今天所谓的中国人素质低,是形成于三百多年前的1644年。一辈辈的传承,已经改变了模样,以至今日于此。
今天国人不读书的。能够读书的人,也不屑于去读古圣先贤的东西了。
所以造成今天的人,没有了做人的标准,不知道如何为人,如何是兽。国人不知何为人,已过一百年了。
近代尤甚。人,需要生存,在活着面前,一切都是空虚的。在人心里,没有力量能抵抗活下去。
能超越生存的力量,只有心智。源自于自己。这个,起源于教育。
今天所有问题的结果,来源于我们教育的失败。只教授技艺而不教授心念,使每一个受教育的人依旧在传承家庭的基因而不改变,所以这是今天国人依旧在延续百年前奴性教育思维的根源。这个不改变,依旧还是清朝。
不仅仅是清代而已,将来,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因为,我们思维中,仅存的统大于利的观念,被改变了。
有汉王朝时代,人人是贵族。贵族,贵在人心,和利益无关。
今天的贵族,没有了,出现的只是贵物而已。
人心低贱,家资亿万犹是小人。
小人,是心小,不能胸函天下的人。
今天,满眼望去,几乎没有大人君子了。只顾系自己,不顾惜天下,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孔子的话,又有几个人能懂。
你感觉自己品德高尚,其实还是小人,因为心中没有天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