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国农夫吧 关注:40贴子:349
  • 1回复贴,共1
又简单翻了翻 皇极经 ,康节先生不愧历史尊崇,的确圣贤,读来感喟我心。
纵观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思想透了,也无非是活着两个字,人,于天,无力呀。
说到民生,物生,笼统一切,也只是攸忽之间,天地尚且不能自主,何况人物。
思来想去,自古皆然,孔老之言,言言珠玉,无以复加,遵从而已。
天不生仲尼,亘古长如夜,不是虚夸之词。
老子之道大,可以用来明道,用来透理,知天地循环,能用来智民通达,却不能盛大国。孔子之道大,能用来协定盛世,却不能用来鼎沸。诸家皆用,才能万事亨通,遵从循环。
世事如环,不能周止,哪里有一了百了之道呢。
邵康节先生学览群经,通彻上下,周流宇宙,最终还是回到人身上来,回到世间治理上来,终尊孔圣,看来,孔子圣明,冠盖古今,不是虚谈,是对人对世有大益。正言,可以万古守则。孔言,不可废。
自祖龙坑儒生,后有汉太祖嬉儒生,又明太祖剔亚圣出太庙,再有今太祖批孔,其实也是常事,一时一朝而已,但要万事安定,非事事明理层次分晰不可。天道如此,岂非人力。
天降甘露,草木不同,山川横列,高下有别,受润泽自然不一样,哪里能完全一样,绝对公平呢。
天生万物,草木**,各有种属,要养育他们,自然要根据他们的特性来,哪里能乱安排呢。
定秩序,别种属,是根据天地的区别,而不是人为划分的。
知道了这些层次,就知道了人也需要分别。
有了分别,才有了秩序,才有了各司其责,尊卑高下,能者多用,弱者多愚。
如果愚者学习,那就可以多用,不学则不变,愚昧终老,一世不用就是。哪里有真正永远的能者与贤者呢。无非是相互交替循环罢了。
当年祖龙自为圣贤,后世子孙呢,都贤明如他吗?依旧如此罢了,循环往复,哪个躲得过?
无非根据自我,多学多思多用罢,只要能通透利世之道,天道哪里会忘记你呢。任你不想做,又岂会饶过你。通透多少,天赋你多少,躲是躲不过的。


IP属地:山东1楼2019-04-15 13:31回复
    古来千百经,诸子圣贤辈出,终其核心,也无非是讲天地之理,讲天地,也无非是将人容纳进去,为了好好的活着。
    有些东西看起来平淡,思想透了,也是至理。
    天高邈无限,但有人在,才是天,但有思想在,才是思考存在的天。没了人,一切再如常,也不过是存在而已,仅仅有象,却没有了理,一切以人存在为基本才是天地的根。
    圣贤多少,也是如此,不过是把天讲来为人所用。能开万世太平的便是好处。
    逆反万世太平的,就是言语景秀纶焕,也是毒言,哪有什么用处呢。
    读多了圣贤之言,只是同理。
    还是要归复到孔老上来,根到底,还是要归复到易经上来。
    易经哪里是经呢,是万千之道,万千之理,万千之法,万千之势,不是万物根据易经在变,而易经是透视万物之变。
    其广其大,上无界限,下无内含。无大无内,是易之所在。
    能将天理描绘如此,不可惊叹了。
    巍巍我祖,至哉。
    很是理解秦祖,汉祖,明祖,还有今朝高祖,或许他们不能明晰周易之理,但做法依旧没有脱离周易范畴,一切都应该以生灵为本呀,他们所来为何是?养育天下。
    这是天之本,为了天之本,做什么都不要紧的,怎么做都不要紧的。
    大部分人都是错的,为了心中那一点点灵光,背上万世骂名又有什么呢。天道在他们那里的。他们做得对。
    只可惜不能相顾瞻仰其时。
    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多荣幸的事情啊。
    世事轮回,不知道后世又是哪一位大明圣德开创太平,可惜无缘得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孤孤单单撑起一片天,大德呀。
    吾师孔老,乃济与世。


    IP属地:山东2楼2019-04-15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