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文露吧 关注:71贴子:311
  • 0回复贴,共1

春困选择睡觉or踏青?让杜甫告诉你如何全部都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春光烂漫,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节。中国人对桃花的喜爱千百年来从未间断,而那随春风而至染红山野的桃花,也被人们赋予了最美好的意象。
民国结婚证上面的所写的祝词便与桃花有关: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证
中国的婚礼最讲究要吉祥美满,各种装饰物都要饱含祝福的寓意。桃花能在中国婚礼上C位出道,从先秦到民国千年来未曾更替,足以证明桃花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民国的结婚证上有一句“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便是化用了《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桃夭》。《桃夭》是贺新婚歌,即送新嫁娘歌。
在先秦时代,新娘们一路上都会听到人们唱着这首桃夭,所有人都为她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歌声不绝,萦绕于她的新婚之路。
桃夭
——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开得千娇百媚、明艳动人,这位新娘也像这桃花一般美丽,她嫁人后,肯定能让家庭和睦喜乐。短短十六字,我们从未有幸一睹姑娘的容颜,却在这春桃烂漫的季节里,感受到了那位姑娘的气息。我们穷尽自己的想象,在春日中勾勒出一个最美好的身影。她的嫁衣上秀满了盛开的桃花,闪耀着春日的流光。当我们看到她时,心中悸动欢喜,就会自然而然地领悟出这句先民对新年最高级的赞美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而古人对于桃花爱得太过深沉,仅仅让桃花出现在重要场合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人们绞尽脑汁地让桃花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衣着偏爱桃花纹饰、食有桃花糕点、住有庭前桃花、行要伴着桃花春色。可以说,把桃花安排得明明白白。
说到喜欢桃花,那么桃花庵主唐寅必须排上名号。唐伯虎是否点了秋香无人知晓,但“盘”桃花可是留下证据的。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不愧是“吹桃花第一人”,在这首经典的《桃花庵歌》中,他以一句“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直接打脸了那些说桃花艳俗的人。车马都是有钱人的爱好,但你看那桃花,无论你贫贱富贵、地位高低,都可以欣赏它那深浅不一的桃红,千姿百态的桃树还有漫天飞舞的桃花瓣。
桃花以明艳的颜色装点春天,它不会在有钱人的头顶上多开几朵,也不会在穷人的头上少开几朵,颇有隐士的风骨。看来那些说桃花“艳俗”的人,可要好好读几遍《桃花庵歌》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天的热点话题不仅有桃花,还有春困。当“人间四月天”遇上“困顿春眠”,到底是出去赏花还是在家睡觉,真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IP属地:辽宁1楼2019-04-09 10: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