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当年参加了27届国决,最后拿到了银牌签约南大一本,可无奈没考到一本,最后只去了一个普通一本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好大三时有幸转学去了top50美本,现在马上毕业了,已经决定接了哥大的phd offer了,总算是能弥补当年高考失利带来的遗憾了。走了这么多弯路想给以后还想接着搞化学科研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首先是不管什么时候英语一定要学好,楼主高中英语就不好,最后高考就是死在英语上。上了大学后才明白英语的重要性,不仅申请出国时英语是个很重要的门槛,英语也是化学领域通用的语言,发表的高质量的论文几乎都是用英语写的。
另外关于以后升学选校的问题,对于想做科研的同学来说,往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尤其是出国情况非常值得参考。目前国家仍然在支持海外人才引进,所以出国读博应该是做科研最好的选择了。国内的学校中,top2的申请情况肯定是最好的。剩下的学校中,我比较了解的有南大和南开,这两个学校也是我当年很多同学纠结的两个选择之一。就今年的申请情况来看,南开应该比南大好很多,有不少能进top10 phd项目的。我觉得这和南开大力支持学生出国做暑研和毕业设计是非常相关的。
另外,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去美国读本科。top50公立化学强校的本科申请难度其实不大,本科生整体的生源质量应该是远不如top2的,但申请结果却能和top2相当,每年都能稳定出几个能横扫的同学。在美国的最大好处就是科研机会多,top50公立强校本身有很多大牛,他们的推荐信非常有分量。另外在美本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竞争压力小,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来看,除了少数比较优秀的同学外,我感觉大部分同学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我以前普通一本的同学。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拿到很高的GPA(大部分专业课都在吃竞赛老本),也很容易给教授留下好印象,这对以后的申请很有帮助。我之前在美国其他学校参观时和一些国内的同学也有交流,感觉在国内高校里,想从大量参加过竞赛和自招的同学中挤进前10%确实不容易。要是把竞赛党们分散到美国的几十所学校里的话,很多人的申请结果应该会更好。这大概是美国高等教育资源比国内丰富的一个表现吧。
首先是不管什么时候英语一定要学好,楼主高中英语就不好,最后高考就是死在英语上。上了大学后才明白英语的重要性,不仅申请出国时英语是个很重要的门槛,英语也是化学领域通用的语言,发表的高质量的论文几乎都是用英语写的。
另外关于以后升学选校的问题,对于想做科研的同学来说,往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尤其是出国情况非常值得参考。目前国家仍然在支持海外人才引进,所以出国读博应该是做科研最好的选择了。国内的学校中,top2的申请情况肯定是最好的。剩下的学校中,我比较了解的有南大和南开,这两个学校也是我当年很多同学纠结的两个选择之一。就今年的申请情况来看,南开应该比南大好很多,有不少能进top10 phd项目的。我觉得这和南开大力支持学生出国做暑研和毕业设计是非常相关的。
另外,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强烈建议去美国读本科。top50公立化学强校的本科申请难度其实不大,本科生整体的生源质量应该是远不如top2的,但申请结果却能和top2相当,每年都能稳定出几个能横扫的同学。在美国的最大好处就是科研机会多,top50公立强校本身有很多大牛,他们的推荐信非常有分量。另外在美本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竞争压力小,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来看,除了少数比较优秀的同学外,我感觉大部分同学的水平甚至还不如我以前普通一本的同学。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拿到很高的GPA(大部分专业课都在吃竞赛老本),也很容易给教授留下好印象,这对以后的申请很有帮助。我之前在美国其他学校参观时和一些国内的同学也有交流,感觉在国内高校里,想从大量参加过竞赛和自招的同学中挤进前10%确实不容易。要是把竞赛党们分散到美国的几十所学校里的话,很多人的申请结果应该会更好。这大概是美国高等教育资源比国内丰富的一个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