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中元音e和o
目前汉语拼音中的中元音表面只有两个宽式音位/e/和/o/,但实际代表着普通话汉语[e][ɤ][o][E][ә][ɛ][œ][ɔ]的八个音素,读音变化如图三: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来源于网络截图):
图三、IPA舌面元音位置图
e[e]:半高前扁元音。单韵se【se色】?复韵ei【ei诶】、bei【pei杯】。
e[ɤ]:半高后扁元音。单用e【ɤ鹅】。单韵ge【kɤ格】、she【ʂɤ舌】。
o[o]:半高后圆元音。单用o【o噢】。单韵bo【po波】。复韵duo【tuo多】
e[E]:中间前扁元音。单用E【E鄂】(湖北别称)。
e[ә]:中间央椭元音。复韵er【әr儿】、en【әn恩】、ben【pәn奔】。
ê[ɛ]:半低前扁元音。单用 ê【ɛ唉】。复韵ie【iɛ爷】、bie【piɛ别】。
ê[œ]:半低前圆元音。单用 ê【œ欸】(叹词)。
o[ɔ]:半低后圆元音。近似于【嗷】的读音。
其中的一个音位e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六个变体[e][ɤ][E][ә][ɛ][œ],在与其它音位结合语境中且能达到基本上互补。而单韵时是对立的。如e【ɤ鹅】与【E鄂】对立,“色”读se[sɤ]还是[se]?加符字母ê是【ɛ唉】或【œ欸】或【әi诶】?为了区分单韵时出现的对立现象,汉拼对其处理采用了两个极端,一是采用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二是采用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
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单用或单韵时,汉拼为了对元音e过多的变体进行有效语音分辨时,通过使其元音e音位变体的变形来达到异形异音之目的,就直接给元音e的变体字母加符(ê)或改大写(E)。因此,造成了应用上的不便,既不符合拉丁字母的拼写规范,也不便于键盘输写,这就说明加符字母或改大写违反常规,不能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单韵时为了避免音位变体之间的混淆和对立,并达到通过减少元音e的音位变体之目的,就直接把[E]或[e]的字音转移到[ɤ]的读音中,因此造成了原本属于【E鄂】的汉字读音在很多字典中消失以及[e]名称音资格被剥夺,最终都被【ɤ鹅】同音化了。为了减少单用时e音位变体的对立,采用了不合理的同音化处理,造成普通话损失重要语音信息,得不偿失。
再者,根据图三中的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所示,中元音音位的变体与分布很明显存在两大缺陷:
中元音舌位层级过多过密(三级:半高、中、半低),导致其音位变体繁多,规则混乱,容易发生混淆和纠缠。如韵母ong与ung读音混淆,是因为字母o不是真正的中元音,而是半高元音[o],与高元音u有着同样“高”因素,受“高”因素影响导致韵母读音混淆。再如汉字“烟”的拼写是yan还是yen?语言界一直纠缠不清,那是因为字母e也不是真正的中元音,而是半低元音[ɛ],与低元音a有着同样“低”因素,因受“低”因素干扰发生纠缠。再有,因变体[ɛ]的“低”因素还导致音节ye[iɛ]与yae[iai]读音相同,ye = yae?令人错愕。
用[ɤ]音位代表元音e的名称音是一种错误选择,这是因为半高后元音[ɤ]和[o]都处在舌位图相同位置呈叠加状态(如图三),违背了两个中元音(名称音)分布均衡对称原则(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只有五个元音[i][u][e][o][a],呈倒三角形分布,其中名称音元音[e]和[o]分布在舌位图两个腰上呈对称分布)。再者,作为名称音的元音必须是构成复合韵母的元素,而[ɤ]音位并没有与任何元音或辅音构成复合韵母的实际行动,因而就不备元音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也就不具有名称音的元音资格。事实证明,e[ɤ]的名称音选择违反常规。
中元音“半高”“半低”的舌位状态很难具体掌握,容易跟高、中、低舌位混淆和纠缠。过多过密的音位变体会带来误导和干扰,并产生负面影响。一个音位偿若包含太多的变体,音位和变体的联系以及组合关系必然复杂化。一个音位变体越多,混淆概率就越大。如图三中的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对众多音位及变体作繁琐的描写,违背了音位归纳的简明原则,因而不符合我国普通话语言的理论实际,并给教学带来不便。作为专业教师和语言学者来说并不觉得难,因为他们有变通的学识和技巧;作为母语者或一般学生来说勉为其难,因为他们的语音能力更多来源于社会实践或老师口头传播;而自学者或外族人学汉语其难度可想而知,音位及变体的复杂联系使人晕头转向。
普通话汉语的中元音真的需要那么多音位变体吗?回答是否定的。如图四,魔拼汉语舌面元音位置图。由六个名称音元音i、u、v、e、o、a和一个音位变体央元音e[ә],构成舌位图高、中、低层级的单元音体系。然后再由单元音组成舌位图半高、中、半低的复元音体系ae、ao、ei[әi]、eu[әu]、ee[әe]、eo[әo]。
图四、魔拼汉语舌面元音位置图
魔拼汉语方案中的中元音e和o,代表着普通话语言两个具有名称音资格的前元音[e]([e][E][ɛ]合并)和后元音[o]([o][ɔ]合并)以及一个音位变体央元音[ә],总共只有三个音素构成了舌位图的中元音音位系统([œ]、[ɤ]复合化),而且都处在舌位图的中间层,并非原汉拼[e]和[o]的“半高”舌位。其中央元音e[ә]与前元音e[e]是韵母前缀与后缀的位置互补关系,使用同一字母e表示。
e[e]:中间前扁元音。单用e【e鄂】。单韵se【se色】。复韵bie【pie别】。
e[ә]:中间央椭元音。复韵en【әn恩】、ben【pәn奔】、bei【pәi杯】。
o[o]:中间后圆元音。单用o【o噢】、单韵bo【po波】。复韵duo【tuo多】
图四中,还涉及到六个复元音ae[ɛ]、ao[ɔ]、ei、eu、ee[œ]、eo[ɤ](e前缀为央元音)。其中四个ae(ai)、ao、ei、eu(ou)处在半高半低舌位上,是原汉拼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复元音。另外两个ee和eo处在中间舌位上,是本方案中新增加的复元音。复元音往往与中元音的变体交织重叠在一起,如复元音ae、ao、ee、eo分别与音位变体[ɛ][ɔ][œ][ɤ]的位置发生重叠并导致读音雷同。这就证明除了央元音[ә]以外的音位变体实际上都是重复多余的,因而都可被复元音替代。况且,去除[ɛ][ɔ][œ][ɤ]四个变体换来ee、eo两个复元音的增加是值得的,这样就不需要给字母加符ê[ɛ/œ],如ae【ɛ唉】、ee【œ欸】。还可使[ɤ]的名称音资格让位于[e]元音,并带给汉语重要的“单韵[e]”信息,如“鄂”读[E]非[ɤ],“色”读[se]非[sɤ]。复元音替代音位变体还可以做到标音的直接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没有变通和异读的繁琐,减少音位变体的对立带来干扰和纠缠。
魔拼汉语从音位系统、简明的原则出发,音位系统以少为贵能够较好地简化音位和变体的联系,避免对众多的音位变体作繁琐的描写。而原有汉拼的e[ɤ]和ê[ɛ/œ]在本方案中并不属于单元音的范围,或者说它们原本就不具备汉拼单元音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且以复合元音eo【ɤ饿әo】、geo【kɤ格】和ae【ɛ唉】、ee【œ欸әe】的动态组合方式更能体现出它们的真实身份与读音;把本不该属于单元音的变体复合化,还可以减少元音音位不必要的变通及异读负担。通过减少中元音的音位变体,优化其元音的结构,合理分配中元音的责任范围,使得汉拼的音标系统以及舌位图原理更加简单化和逻辑化,方便学习和应用。
经过前面的总结,魔拼汉语的中元音应用生成规则共有三条,如下:
中元音前缀央化。韵母前缀的元音e可视其为音位变体央元音[ә]。
中元音中缀弱化。高元音之间或高元音与辅音之间存在被弱化掉的央元音。
中元音后缀分化。韵母单韵或后缀的中元音分化为前元音[e]和后元音[o]。
“汉拼中元音”与“魔拼中元音”的音位及变体的应用规则对比如下:
目前汉语拼音中的中元音表面只有两个宽式音位/e/和/o/,但实际代表着普通话汉语[e][ɤ][o][E][ә][ɛ][œ][ɔ]的八个音素,读音变化如图三: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来源于网络截图):
图三、IPA舌面元音位置图
e[e]:半高前扁元音。单韵se【se色】?复韵ei【ei诶】、bei【pei杯】。
e[ɤ]:半高后扁元音。单用e【ɤ鹅】。单韵ge【kɤ格】、she【ʂɤ舌】。
o[o]:半高后圆元音。单用o【o噢】。单韵bo【po波】。复韵duo【tuo多】
e[E]:中间前扁元音。单用E【E鄂】(湖北别称)。
e[ә]:中间央椭元音。复韵er【әr儿】、en【әn恩】、ben【pәn奔】。
ê[ɛ]:半低前扁元音。单用 ê【ɛ唉】。复韵ie【iɛ爷】、bie【piɛ别】。
ê[œ]:半低前圆元音。单用 ê【œ欸】(叹词)。
o[ɔ]:半低后圆元音。近似于【嗷】的读音。
其中的一个音位e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六个变体[e][ɤ][E][ә][ɛ][œ],在与其它音位结合语境中且能达到基本上互补。而单韵时是对立的。如e【ɤ鹅】与【E鄂】对立,“色”读se[sɤ]还是[se]?加符字母ê是【ɛ唉】或【œ欸】或【әi诶】?为了区分单韵时出现的对立现象,汉拼对其处理采用了两个极端,一是采用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二是采用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
増加音位变体的异形化处理。单用或单韵时,汉拼为了对元音e过多的变体进行有效语音分辨时,通过使其元音e音位变体的变形来达到异形异音之目的,就直接给元音e的变体字母加符(ê)或改大写(E)。因此,造成了应用上的不便,既不符合拉丁字母的拼写规范,也不便于键盘输写,这就说明加符字母或改大写违反常规,不能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
减少音位变体的同音化处理。单韵时为了避免音位变体之间的混淆和对立,并达到通过减少元音e的音位变体之目的,就直接把[E]或[e]的字音转移到[ɤ]的读音中,因此造成了原本属于【E鄂】的汉字读音在很多字典中消失以及[e]名称音资格被剥夺,最终都被【ɤ鹅】同音化了。为了减少单用时e音位变体的对立,采用了不合理的同音化处理,造成普通话损失重要语音信息,得不偿失。
再者,根据图三中的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所示,中元音音位的变体与分布很明显存在两大缺陷:
中元音舌位层级过多过密(三级:半高、中、半低),导致其音位变体繁多,规则混乱,容易发生混淆和纠缠。如韵母ong与ung读音混淆,是因为字母o不是真正的中元音,而是半高元音[o],与高元音u有着同样“高”因素,受“高”因素影响导致韵母读音混淆。再如汉字“烟”的拼写是yan还是yen?语言界一直纠缠不清,那是因为字母e也不是真正的中元音,而是半低元音[ɛ],与低元音a有着同样“低”因素,因受“低”因素干扰发生纠缠。再有,因变体[ɛ]的“低”因素还导致音节ye[iɛ]与yae[iai]读音相同,ye = yae?令人错愕。
用[ɤ]音位代表元音e的名称音是一种错误选择,这是因为半高后元音[ɤ]和[o]都处在舌位图相同位置呈叠加状态(如图三),违背了两个中元音(名称音)分布均衡对称原则(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只有五个元音[i][u][e][o][a],呈倒三角形分布,其中名称音元音[e]和[o]分布在舌位图两个腰上呈对称分布)。再者,作为名称音的元音必须是构成复合韵母的元素,而[ɤ]音位并没有与任何元音或辅音构成复合韵母的实际行动,因而就不备元音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也就不具有名称音的元音资格。事实证明,e[ɤ]的名称音选择违反常规。
中元音“半高”“半低”的舌位状态很难具体掌握,容易跟高、中、低舌位混淆和纠缠。过多过密的音位变体会带来误导和干扰,并产生负面影响。一个音位偿若包含太多的变体,音位和变体的联系以及组合关系必然复杂化。一个音位变体越多,混淆概率就越大。如图三中的国际音标(IPA)舌面元音位置图,对众多音位及变体作繁琐的描写,违背了音位归纳的简明原则,因而不符合我国普通话语言的理论实际,并给教学带来不便。作为专业教师和语言学者来说并不觉得难,因为他们有变通的学识和技巧;作为母语者或一般学生来说勉为其难,因为他们的语音能力更多来源于社会实践或老师口头传播;而自学者或外族人学汉语其难度可想而知,音位及变体的复杂联系使人晕头转向。
普通话汉语的中元音真的需要那么多音位变体吗?回答是否定的。如图四,魔拼汉语舌面元音位置图。由六个名称音元音i、u、v、e、o、a和一个音位变体央元音e[ә],构成舌位图高、中、低层级的单元音体系。然后再由单元音组成舌位图半高、中、半低的复元音体系ae、ao、ei[әi]、eu[әu]、ee[әe]、eo[әo]。
图四、魔拼汉语舌面元音位置图
魔拼汉语方案中的中元音e和o,代表着普通话语言两个具有名称音资格的前元音[e]([e][E][ɛ]合并)和后元音[o]([o][ɔ]合并)以及一个音位变体央元音[ә],总共只有三个音素构成了舌位图的中元音音位系统([œ]、[ɤ]复合化),而且都处在舌位图的中间层,并非原汉拼[e]和[o]的“半高”舌位。其中央元音e[ә]与前元音e[e]是韵母前缀与后缀的位置互补关系,使用同一字母e表示。
e[e]:中间前扁元音。单用e【e鄂】。单韵se【se色】。复韵bie【pie别】。
e[ә]:中间央椭元音。复韵en【әn恩】、ben【pәn奔】、bei【pәi杯】。
o[o]:中间后圆元音。单用o【o噢】、单韵bo【po波】。复韵duo【tuo多】
图四中,还涉及到六个复元音ae[ɛ]、ao[ɔ]、ei、eu、ee[œ]、eo[ɤ](e前缀为央元音)。其中四个ae(ai)、ao、ei、eu(ou)处在半高半低舌位上,是原汉拼本来就已经存在的复元音。另外两个ee和eo处在中间舌位上,是本方案中新增加的复元音。复元音往往与中元音的变体交织重叠在一起,如复元音ae、ao、ee、eo分别与音位变体[ɛ][ɔ][œ][ɤ]的位置发生重叠并导致读音雷同。这就证明除了央元音[ә]以外的音位变体实际上都是重复多余的,因而都可被复元音替代。况且,去除[ɛ][ɔ][œ][ɤ]四个变体换来ee、eo两个复元音的增加是值得的,这样就不需要给字母加符ê[ɛ/œ],如ae【ɛ唉】、ee【œ欸】。还可使[ɤ]的名称音资格让位于[e]元音,并带给汉语重要的“单韵[e]”信息,如“鄂”读[E]非[ɤ],“色”读[se]非[sɤ]。复元音替代音位变体还可以做到标音的直接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没有变通和异读的繁琐,减少音位变体的对立带来干扰和纠缠。
魔拼汉语从音位系统、简明的原则出发,音位系统以少为贵能够较好地简化音位和变体的联系,避免对众多的音位变体作繁琐的描写。而原有汉拼的e[ɤ]和ê[ɛ/œ]在本方案中并不属于单元音的范围,或者说它们原本就不具备汉拼单元音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且以复合元音eo【ɤ饿әo】、geo【kɤ格】和ae【ɛ唉】、ee【œ欸әe】的动态组合方式更能体现出它们的真实身份与读音;把本不该属于单元音的变体复合化,还可以减少元音音位不必要的变通及异读负担。通过减少中元音的音位变体,优化其元音的结构,合理分配中元音的责任范围,使得汉拼的音标系统以及舌位图原理更加简单化和逻辑化,方便学习和应用。
经过前面的总结,魔拼汉语的中元音应用生成规则共有三条,如下:
中元音前缀央化。韵母前缀的元音e可视其为音位变体央元音[ә]。
中元音中缀弱化。高元音之间或高元音与辅音之间存在被弱化掉的央元音。
中元音后缀分化。韵母单韵或后缀的中元音分化为前元音[e]和后元音[o]。
“汉拼中元音”与“魔拼中元音”的音位及变体的应用规则对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