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辉吧 关注:37贴子:5,329
  • 0回复贴,共1

本来是一场事故,却被当成故事。(远离毒鸡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有点古老的励志故事了,那天在快手上再次被人拿出来炒冷饭,且下面评论让我感到极度的不舒服,之后在群里整理了下自己的观点。
先看故事吧。
一天,有一位北大博士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脚下,他碰到了一个放牛娃在放牛。
可怜的放牛娃呀!一辈子没出小山村,生于此、长于此,也死于此、葬于此!这样的生命何等可怜!
学者的怜悯心肠大发,放下手中的包袱,想好好指点指点一下放牛娃.....
博士问:你为什么放牛?
放牛娃答:养大了卖钱。
又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牛。
博士窘,无语......
继而,大发感慨:“唉,真是没救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感慨之余,正要起身离去,却见放牛娃傻傻地咧着嘴开始反问。
问:你为什么搞学问?
答:搞学问可以出人头地。(什么三观?!)
问:出人头地干什么?
答:既可以挣钱,又可以出名。(再次被恶心到了)
问:挣钱出名有什么用?
答:就可以买好房子,娶美丽的新娘子啦!(没有住进好房子娶到美丽新娘的人们,你们和“博士”眼中的“放牛娃”有何区别?)
问:买了房、娶了新娘干什么?
答:就可以生儿育女、培养后代啦!(**和禽鸟也能生儿育女、培育后代)
问:培养后代干什么?
答:让他们出人头地呀!
问:让他们出人头地干什么?
答:.....
博士突然觉得,他和放牛娃其实没什么区别,都在这样一个反复的循环公式里。于是,他再次无语.....
无论你处在哪个位置,放牛娃还是博士,人生的追求都不只是眼前的一点,而是有所追求。一个人没有了理想,那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
是谁?是什么人在烹制这么可怕的“鸡汤”?又是些什么人在津津有味的“品尝”而全然不知里面有“毒”?
1 这就是个杜撰的故事,但是为什么有人要去杜撰这样一个故事,且读者众多?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以为有些作者正是为了迎合一些读者的需求去刻意制作和兜售这种类型的“鸡汤”,但是很多“鸡汤”往往是不负责的,甚至是毒鸡汤!
他可能会让你感到一时爽,或者让你产生共鸣,但他可能忽略了真实性和客观性,更不具备指导性。有些作者和媒体只要流量,对,流量,你喜欢看,你愿意看并且点击进来了,那他目的就达到了。至于其他,什么责任、价值观......统统都可以置之脑后了。
有些人为了求名求利真的是没有一点底线和原则了,真是悲哀。同时悲哀的是,很多读者却甘愿把“毒鸡汤”当做玉液琼浆来品尝。
2 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甚至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名的高等学府。“北大博士”岂是这种见识浅薄之人?把这个所谓的“北大博士”当成主角,这是不负责的,甚至是对博士的诋毁和污蔑。
北大博士如果只是这种见识和三观,那就是那些学子们的不幸。
作者借用“北大博士”来讲故事,算不算在黑北大博士?居心何在?!
3 不要用自己以为的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本性和选择本就不同。
(牛可以拉车犁地,狗却能看门护院。难道人的目标都要一致,都去“出人头地”吗?)
4 什么样的生存方式、以及什么样的价值观,并没有绝对的正确或是错误,你最喜欢的状态(方式)就是好的(正确的)。
放牛娃咋了?建筑工人咋了?扫大街的咋了?就你“博士”高尚伟大?就你“博士”算有出息、出人头地了?
我就喜欢“放牛”有问题吗?
社会分工不同,哪一样工作不需要人来踏踏实实的做好?!
5 眼界、经历、学识等各方面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和结果。别去要求“井底之蛙”志在东海,他会死在半道上,而你是间接的“凶手”。
有人擅长技艺,有人喜欢创作,有人愿意劳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最合理的社会分配原则。
“博士”即便是聪明智慧但未必能放好牛,“放牛娃”即便是用心学习也未必能成为“博士”(且不说家里有没有能力提供他读完大学课程)。
有人告诉你经商能赚大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你却可能因此赔得血本无归;
有人告诉你一副字画能卖几千甚至上万,但是你拥有“大师”的这份天赋、坚持和努力吗?
6 对牛弹琴不止无意,也很无聊和愚蠢。
和大体同一层次(认知、经历、学识等相似、相近)的人交流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也更容易交流。如果你是个“博士”,你可以去和教授或者专家去谈哲学或者宏观经济,你和“小学生”谈“三段论”或“世界简史”有意义还是有必要?
7 “放牛”同样可以是理想,做个工人也可以是理想。难道非得是“高大上”的才算理想?我这个农民就没觉得我背离了理想,我更不会觉得自己是条“咸鱼”。
追求也好,理想也罢,从来就不是因为“高大上”才变得伟大,相反,这是更务实的做法,脚踏实地远比好高骛远值得鼓励和赞赏。
8 这并不是一个反复的循环公式。小孩子天性活泼单纯,有些老人也思想简单淳厚,他们一样吗?身份上的不一样自不必说,精神状态、心理层面等哪方面其实都不一样。
经历过和没经历过的必然是有区别的。后者是洒脱、是随性,是智慧,也是境界;前者是童真、是天性、是与生俱来。老人是后天“修炼”,不会丢失;孩童是先天属性,逐渐混沌。
再比如,我们都吃同样的饭菜,甚至做同样的工作,但是人家有几十万的积蓄,我们没有,那我们就失去了面对风险的能力,而人家就会因底气而淡定,心态更趋于快乐和平和。
很多东西是不能单看表面的,失去了这个必然的过程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别总和别人谈你的理想多么伟大,那也只是你的理想,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你的理想很伟大,别人的就渺小了?做个放牛娃就是咸鱼了?这种价值观本就不正确!
社会分工不同,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层次不同。对任何层次的人给与足够的尊重,那就尊重他的生活和他的选择。
鼓励精英的努力和成就,但不能因此否定普通大众的付出和坚守,社会上永远需要这些人。
尊重,不是以一种优越感十足的态度去指点别人的人生。尊重,不给与居高临下的施舍和同情,那很廉价,也很无知。
我是老辉,欢迎关注和转发,也欢迎留言评论。


1楼2019-03-18 10: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