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吧 关注:12贴子:247

浅谈中医诊断的一些基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谈中医诊断的一些基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18 09:15回复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18 09:15
    回复
      2025-05-14 15:50:55
      广告
      这些都是中医诊断的基础,也是和五行息息相关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18 09:15
      回复
        望神的意义:神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通过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2、得神即有神。表现: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态清楚,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3、失神指无神。表现:精亏神衰而失神,目光浮露,面色晦暗暴露,意识模糊、神志昏迷、反应迟钝、动作艰难,形体羸瘦,手撒失禁,呼吸微弱。
        邪盛神乱而失神: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突然昏倒、两手固握、牙关紧闭。
        4、少神又称“神气不足”。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双目少动;面色淡白少华;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等。
        5、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突然出现神气暂时“好转”的假象。此并非佳兆,古人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表现:假神以“突然出现,迅速消失”为特点;如本已神识不清,却突然精神转佳,语言不休,想见亲人;本已目光晦暗,却突然目似有光而浮露;本已面色晦暗枯槁,却突然颧红如妆;本已久病卧床不起,却忽思下床活动;本已毫无食欲或久不能食,而突然食欲大增或主动索食。
        6、神乱是指神志意识错乱失常,表现:焦虑恐惧、淡漠痴呆、狂躁妄动、猝然昏仆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21 12:27
        回复
          望色,如何去望,我个人的经验是看病人的第一眼,可能每个人望的感觉都不一样,就第一眼看到的颜色,至少我还没有错过,当然不要只看色就看确定了治疗思路,因为我们没到那个水平,还需要其他,四诊后再确定治疗思路。
          1、青色
          主病: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脏腑:肝。
          2、赤色
          主病:热证,亦可见于真寒假热之戴阳证
          脏腑:心。
          3、黄色
          主病:脾虚、湿证。
          脏腑:脾。
          4、白色
          主病:虚证、寒证、失血、夺气
          脏腑:肺。
          5、黑色
          主病:肾虚、寒证、水饮、血疲、疼痛。
          脏腑:肾。
          6、望色十法
          ①浮沉分表里,
          ②清浊审阴阳,
          ③微甚辩虚实,
          ④散抟辩新久,
          ⑤泽夭测成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21 12:36
          回复
            望形:强弱胖瘦
            胖而能食,形气有余;
            肥而食少,虽肥而四肢不举,脾虚湿盛,肥人痰多;
            多食而瘦,胃火旺盛,胃强脾弱,瘦人多火;
            形瘦食少,中气虚弱,气血亏虚;
            大肉尽脱,精气衰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22 08:30
            回复
              望态:
              望诊八法
              (1)动、强、仰、伸——阳证、热证、实证
              (2) 静、弱、俯、屈——阴证、寒证、虚证
              打个比方,比如一患者今日来就诊,当他坐下来的时候,你看他的动作,烦躁不安,总喜欢东张西望,或者各种小动作,那么他可能是实证或者热证,亦或者阳证。
              如果他坐下来那一刻,安静不已,目光无神,整个形体慵懒不已,那么可能是寒证,或者阴证,或者虚证,其实望形态8法就是精髓了,如何去用,我们需要把他融进生活中,去多思考,思考阴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22 08:35
              回复
                一、望头
                1、望头颅(主要是婴幼儿)
                头大: 先天不足和肾精不足而水液停聚于脑。
                头颅尖小,颅缝早合: 肾精不足而智力低下,发育不良。
                方颅,额部左右突出,头顶平坦: 肾精亏虚,还可因于脾胃虚弱,佝偻病。
                头部晃动不能自主: 肝风内动。
                2、囟门
                囟填(突起):: 水液停聚或痰火上攻,颅内压力增大,或脑髓有病。
                囟陷: 吐泻脱水、津液不足,或先天气血亏虚、充填不足;
                解颅(囟门迟闭): 肾气不足,发育迟滞。
                二、望发
                发黄、发白、脱发。: 肾虚或血虚,精血不足,头发失养。
                头发结穗,枯黄无色: 小儿疳积。
                青年白发: 禀赋或肾虚和劳神伤血。
                斑秃: 血虚受风。
                脱发,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 血热发燥,也可能肾虚。
                发痒、多屑、多脂: 血热化燥。
                小儿发稀疏软弱,生长迟缓: 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三、望面
                1、面肿
                面部浮肿,皮色不变: 多见于水肿病。
                颜面红肿,色如涂丹,掀热疼痛,为抱头火丹: 风热火毒上攻。
                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甚,目不能开,为“大头瘟”: 天行时疫,毒火上攻。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主证:外感温毒之邪,多见于儿童。
                主证: 若颐额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有寒热者,为发颐,或称托腮痈。
                症状: 阳明热毒上攻。
                3、面削颧耸 又称面脱。表现为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
                主证: 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为失神的表现。
                4、口眼斜: 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啮僻”。口眼斜,患侧面肌弛缓,肌肤不仁,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口角下垂,并向健侧偏斜,名口僻。
                主证: 风邪中络所致。
                症状: 若口眼斜兼半身不遂者。
                主证: 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5、惊恐貌: 面部呈现惊悚恐惧的表现,常因闻高声或见水而引发。
                主证: 狂犬病。
                6、苦笑貌: 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表现。
                主证: 面部肌肉痉挛,为破伤风的特殊征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22 08:43
                回复
                  2025-05-14 15:44:55
                  广告
                  一、望头
                  1、望头颅(主要是婴幼儿)
                  头大: 先天不足和肾精不足而水液停聚于脑。
                  头颅尖小,颅缝早合: 肾精不足而智力低下,发育不良。
                  方颅,额部左右突出,头顶平坦: 肾精亏虚,还可因于脾胃虚弱,佝偻病。
                  头部晃动不能自主: 肝风内动。
                  2、囟门
                  囟填(突起):: 水液停聚或痰火上攻,颅内压力增大,或脑髓有病。
                  囟陷: 吐泻脱水、津液不足,或先天气血亏虚、充填不足;
                  解颅(囟门迟闭): 肾气不足,发育迟滞。
                  二、望发
                  发黄、发白、脱发。: 肾虚或血虚,精血不足,头发失养。
                  头发结穗,枯黄无色: 小儿疳积。
                  青年白发: 禀赋或肾虚和劳神伤血。
                  斑秃: 血虚受风。
                  脱发,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 血热发燥,也可能肾虚。
                  发痒、多屑、多脂: 血热化燥。
                  小儿发稀疏软弱,生长迟缓: 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三、望面
                  1、面肿
                  面部浮肿,皮色不变: 多见于水肿病。
                  颜面红肿,色如涂丹,掀热疼痛,为抱头火丹: 风热火毒上攻。
                  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甚,目不能开,为“大头瘟”: 天行时疫,毒火上攻。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主证:外感温毒之邪,多见于儿童。
                  主证: 若颐额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有寒热者,为发颐,或称托腮痈。
                  症状: 阳明热毒上攻。
                  3、面削颧耸 又称面脱。表现为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
                  主证: 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为失神的表现。
                  4、口眼斜: 斜而不能闭合,又称“面瘫”、“啮僻”。口眼斜,患侧面肌弛缓,肌肤不仁,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口角下垂,并向健侧偏斜,名口僻。
                  主证: 风邪中络所致。
                  症状: 若口眼斜兼半身不遂者。
                  主证: 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5、惊恐貌: 面部呈现惊悚恐惧的表现,常因闻高声或见水而引发。
                  主证: 狂犬病。
                  6、苦笑貌: 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表现。
                  主证: 面部肌肉痉挛,为破伤风的特殊征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22 08:43
                  回复
                    望五官:
                    1.目:
                    五轮学说
                    水轮—瞳仁—肾
                    风轮—黑睛—肝
                    血轮—两眦血络—心
                    气轮—白睛—肺
                    肉轮--眼睑—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22 08:46
                    回复
                      望五官,主要看目,耳,鼻,口,唇,牙,咽喉,总结概括一下,其实也可以用阴阳五行去判断,比如目赤,唇比正常颜色要红,那么赤为火,也就是有热,肝开窍于目,这我们前面提到过,那就是可能肝火旺而引起的目赤,唇比正常颜色要红,脾开窍于口,是不是脾胃有热呢?如果唇白的话,我们首先要想的气血也是阴阳,白,可能是血不足,毕竟脾主统血,也有生血的意思,唇白了,会不会反馈的就是脾胃出现问题了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22 08:53
                      回复
                        望颈项
                        1.外形变化
                        (1)瘿瘤: 颈前结喉处,单侧或双侧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
                        病因: 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水土失调,痰气凝结。
                        (2)瘰疬: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瘰疬。
                        病因: 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核,或外感风热时毒,气血壅滞于颈部。
                        2.动态变化
                        (1)项强
                        ①伴头痛,恶寒,脉浮——风寒侵袭太阳经脉。
                        ②伴高热神昏,甚则抽搐——热极生风。
                        ③睡醒后突觉项强不便——睡姿不当或风寒客于经络,或颈部肌肉劳损所致。
                        (2)项软
                        ①小儿项软——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见于佝偻病患儿。
                        ②久病、重病颈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脏腑精气衰竭之象,属病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3-24 21:34
                        回复
                          望四肢
                          (一)外形
                          1.肢体肿胀
                          ①四肢关节肿胀,灼热疼痛——湿热郁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热痹。
                          ②足跗肿胀,或兼全身浮肿——多见于水肿。
                          2.四肢畸形
                          (1)膝部肿大
                          ①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风湿郁久化热,常见于热痹。
                          ②膝部关节肿大疼痛,股胫肌肉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气血亏虚,寒湿久留,侵于下肢,流注关节。
                          ③膝部紫暗,漫肿疼痛——膝骨或关节受损,多因外伤所致。
                          (2)下肢畸形:膝内翻,膝外翻,足内翻,足外翻
                          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发育不良。
                          3.小腿青筋
                          表现: 小腿青筋怒张隆起,形似蚯蚓。
                          病因: 寒湿内侵,络脉血瘀。常见于长时间负重或站立者。
                          (二)动态
                          肢体痿废:
                          1.表现:
                          ①肢体肌肉萎缩,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②一侧上下肢痿废不用者,称为半身不遂
                          ③双下肢痿废不用者
                          2.病因:
                          肺热伤津,或湿热浸淫,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亏虚,或外伤瘀血阻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3-25 12:35
                          回复
                            望躯体
                            (一)望胸胁
                            1.扁平胸多见于肺肾阴虚、气阴两虚的患者。
                            3.鸡胸: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骨骼失于充养所致,常见于小儿佝偻病。
                            4.漏斗胸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5.肋如串珠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因肾精不足,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所致。
                            6.乳痈多见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
                            (二)望腹部
                            1.腹部膨隆: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耻连线。
                            病因:①水肿病②鼓胀
                            2.腹部凹陷: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耻连线。
                            病因:
                            ①可见于久病脾胃气虚,机体失养,或新病吐泻太过、津液大伤的患者。
                            ②为脏腑精气耗竭,属病危。
                            3.腹露青筋: 腹部皮肤青筋暴露。常与腹部膨隆同时出现。
                            病因: 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可见于鼓胀重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25 12:41
                            回复
                              2025-05-14 15:38:55
                              广告
                              望皮肤
                              一、色泽异常
                              1、皮肤发黄(黄疸): 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 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因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因寒湿阻遏所致。
                              2、皮肤发赤(丹毒): 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有别。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发于上部者多因风热化火所致,发于下部者多因湿热化火所致。
                              3、皮肤发黑(黑疽): 皮肤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为“黑疽”。多见于黄疸病后期,多由劳损伤肾所致。全身皮肤发黑亦可见于肾阳虚衰患者。
                              4、皮肤白斑(白癜风): 局部皮肤出现点、片状白色改变,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称为“白驳风”或“白癜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所致。
                              二、形态异常
                              1、皮肤干枯: 皮肤干枯无华,甚至皲裂、脱屑。多因阴津耗伤,营血亏虚,肌肤失养,或外邪侵袭,气血滞涩所致。
                              2、肌肤甲错: 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植,状若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所致。
                              3、肌肤水肿: 皮肤水肿有阳水与阴水之分:阳水以肿起较速,眼睑颜面先肿,继则遍及全身为特征。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阴水以肿起较缓,下肢、腹部先肿,继则波及颜面为特征,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3-25 12: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