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今年,达州市将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战底线任务基础上
突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大工作重点
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
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确保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以上
(开江万亩荷花基地)
今年将完成
3个省级、4个市级乡村振兴规划试点编制工作;
指导已摘帽的5个县(区)分别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摘帽的2个县(市)分别建成1个“脱贫攻坚引领区”;
规划建设100个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市农产品加工集群规上企业达到220家以上、产值达到260亿元;
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32.5万亩,完成3.9万户农村厕所建设任务,推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大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发展、农产品加工品牌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
(庙安红脆李)
今年,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完成通川区、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开江县5个区县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特色实用型村庄规划1000个以上。到2020年,基本完成特色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行政村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据悉,今年全市将全面完成10个重点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建设10个污水处理示范村,到2020年全市50%左右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完成渠江流域干支流沿岸沿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方面,将编制出台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方案或规划,主推水冲式三格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20年确保85%的农户用上卫生厕所。结合乡村旅游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今明两年每年新建1000个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今年我市将新建30座乡镇垃圾中转设施,到2020年,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并基本建立日常保洁机制;建设10个乡村垃圾发电站,规范推行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适当付费的村庄保洁费用合理分担机制,形成自我运转、可持续运行的局面。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
除乡村建设外
还有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
着力构建以1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300个乡镇农贸市场、1000个超市、2000个益农信息社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的‘1312’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今明年重点培育“巴山食荟”区域公用品牌,采取公司化运行模式,集中两年时间重点打造“巴山食荟”品牌,全力打响达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今年将重点支持创建2个省级、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督导每个县(市区)建设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到2022年,争创1个国家级、10个省级、5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力争2019年创建3个省级以上、1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镇,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和创新创意产品,创建100个市级农村电商示范村。
力争2019年1个以上中国500强企业落地建设,2020年力争华西希望集团、金龙鱼等知名品牌企业入驻。
(渠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谈到乡村振兴
更是无法离开人才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00人以上,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研究出台农村工匠(土专家)认定办法。
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实施农村科研人员培育工程和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体系,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农机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完善农业专家团队服务机制。
吸引专业人才支乡。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落实科研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
鼓励社会人才回乡。支持退伍军人、大学生、城镇居民等人员以“三区三园”为平台下乡创业创新,每年吸引创业创新人员1000人以上。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新乡贤”回乡,引导退休党政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创新创业。
(开江村民迎来玉米丰收)
在民生实事上
也有一大票计划
据悉,2019年前我市将全面完成380个25户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组)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市100%的乡镇、85%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全面解决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2019年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0万人以上。
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约200公里的市级天然气支(干)线建设,实现“县县通、全覆盖”目标,加快农村燃气管线建设,实现农村能源革命新突破。
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4G网络建设,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组延伸,落实资费优惠政策,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同时,在全国两会期间
四川代表团的达州代表们
对乡村振兴也提出了以下声音
一是环境,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土地整理、人居环境、营商环境改善;二是扶持,种养业见效慢,返乡创业人员需要资金扶持,要做好金融扶持政策,将产业发展资金、涉农项目优先安排用于支持回乡创业人群。
同时也让我们回顾2018年
达州农业的那些“成绩”吧!
2018年,全市创建示范片51个,示范面积68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317万吨,油料总产量35.1万吨,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新建高标准农田32.16万亩,获全省考核第二名。引进正邦集团、中铁建川、温氏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达州农业,新增29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升规入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260亿元。组织100余家农业企业参加11次国际国内大型展会活动,电商销售额达18亿元以上。
今年,达州市将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战底线任务基础上
突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大工作重点
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
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确保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以上
(开江万亩荷花基地)
今年将完成
3个省级、4个市级乡村振兴规划试点编制工作;
指导已摘帽的5个县(区)分别建成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未摘帽的2个县(市)分别建成1个“脱贫攻坚引领区”;
规划建设100个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市农产品加工集群规上企业达到220家以上、产值达到260亿元;
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32.5万亩,完成3.9万户农村厕所建设任务,推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大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发展、农产品加工品牌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
(庙安红脆李)
今年,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完成通川区、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开江县5个区县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特色实用型村庄规划1000个以上。到2020年,基本完成特色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行政村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据悉,今年全市将全面完成10个重点镇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建设10个污水处理示范村,到2020年全市50%左右的行政村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完成渠江流域干支流沿岸沿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方面,将编制出台农村“厕所革命”专项方案或规划,主推水冲式三格化粪池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20年确保85%的农户用上卫生厕所。结合乡村旅游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今明两年每年新建1000个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今年我市将新建30座乡镇垃圾中转设施,到2020年,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并基本建立日常保洁机制;建设10个乡村垃圾发电站,规范推行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户适当付费的村庄保洁费用合理分担机制,形成自我运转、可持续运行的局面。
(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
除乡村建设外
还有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
着力构建以1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300个乡镇农贸市场、1000个超市、2000个益农信息社为补充,线上线下结合的‘1312’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今明年重点培育“巴山食荟”区域公用品牌,采取公司化运行模式,集中两年时间重点打造“巴山食荟”品牌,全力打响达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今年将重点支持创建2个省级、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督导每个县(市区)建设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到2022年,争创1个国家级、10个省级、5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力争2019年创建3个省级以上、1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园,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镇,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和创新创意产品,创建100个市级农村电商示范村。
力争2019年1个以上中国500强企业落地建设,2020年力争华西希望集团、金龙鱼等知名品牌企业入驻。
(渠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谈到乡村振兴
更是无法离开人才振兴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500人以上,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探索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研究出台农村工匠(土专家)认定办法。
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实施农村科研人员培育工程和农技推广骨干培养计划,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体系,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农机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完善农业专家团队服务机制。
吸引专业人才支乡。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和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落实科研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
鼓励社会人才回乡。支持退伍军人、大学生、城镇居民等人员以“三区三园”为平台下乡创业创新,每年吸引创业创新人员1000人以上。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新乡贤”回乡,引导退休党政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创新创业。
(开江村民迎来玉米丰收)
在民生实事上
也有一大票计划
据悉,2019年前我市将全面完成380个25户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组)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市100%的乡镇、85%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全面解决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2019年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0万人以上。
力争到2020年,完成全部约200公里的市级天然气支(干)线建设,实现“县县通、全覆盖”目标,加快农村燃气管线建设,实现农村能源革命新突破。
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4G网络建设,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组延伸,落实资费优惠政策,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同时,在全国两会期间
四川代表团的达州代表们
对乡村振兴也提出了以下声音
一是环境,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土地整理、人居环境、营商环境改善;二是扶持,种养业见效慢,返乡创业人员需要资金扶持,要做好金融扶持政策,将产业发展资金、涉农项目优先安排用于支持回乡创业人群。
同时也让我们回顾2018年
达州农业的那些“成绩”吧!
2018年,全市创建示范片51个,示范面积68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317万吨,油料总产量35.1万吨,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新建高标准农田32.16万亩,获全省考核第二名。引进正邦集团、中铁建川、温氏集团等大型企业投资达州农业,新增29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升规入统,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产值达260亿元。组织100余家农业企业参加11次国际国内大型展会活动,电商销售额达18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