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吧 关注:28,380贴子:490,699
  • 0回复贴,共1

【随笔】 看电影 谈人生 (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怒海潜将》一部让我纠结的电影。影片主题思想: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黑人水兵的故事,故事以卡尔·布拉希尔在海军中的经历为主线,勾勒出一个勇敢坚强的勇士形象。影片反映出美国海军存在的种族歧视和官僚作风现象,针砭时弊的同时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勇气。
我的感想:
2小时的电影,看到半截心里很纠结。我还是满佩服他的,从一个贫苦的小佃农家庭走出的黑人小子面对种族歧视和各种不公证的待遇,以超乎常人十倍百倍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奋斗,用自己的行动去赢得别人的尊敬。
但是看到他要截肢那段我很不理解,因为本来不用截肢的,这又何必呢,为了再服几年役,以一个残疾潜水员的身份会经受更大的危险,他的家人会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而且他服役几年了,根本没什么时间关心和照顾家人,亏欠家人太多了,而对比他的父亲为了他做出多大的牺牲,现在他长大了,为了他自己的理想去做事情这无可厚非,但是他忽略了家人,这一点是他没从他爸爸身上学到的。
还有就是森迪首席士官长因为舍己救人最后却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后来又因为违背了校长对卡尔的不公正待遇而再被降职,感觉满可悲的,做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做坏人也不一定受惩罚。
我看过好多杂七杂八的书,有人说行善积德、维护正义公理能成神;而杀戮和毁灭也能成神,殊途同归。为什么呢?哲学上讲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毁灭才会有创造,有黑暗才会有光明,这些都是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没有毁灭何来创造,破而后立,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黑暗的对比,谁还知道光明是什么含义。好人事事处处受到原则的束缚,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被不遵循道德和原则的人所算计,最后惨淡收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岳飞岳元帅。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提高了,负面因素也暴涨了,温饱思淫欲。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的人们还是比较朴素的,现在浮华之风日胜,人与人的关爱之心十分的淡薄。见义勇为被讹诈,路见不平被围观而敬而远之,谁还敢管闲事,再如给老人孕妇让座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没人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你的身边就有很多。久而久之,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人们都变得很自私,很功利。当绝大多数的人都这样的时候,就是件不丢人的事了,道德观念一再被挑战,自私自利、人情淡薄变得理所当然。更有甚者是坑蒙拐骗,表面仁义道德,背后利欲熏心。诚信在这个词也许只能用法律合同还表述,其他途径根本无人可信。古人云:大丈夫一诺千金。可这一诺也得看是谁的诺言,因为不是所有人说的话都值千金。
谁能说得清楚谁就是好人或者谁又是绝对的坏人呢?谁也说不清楚,大奸大恶和大善毕竟都是极少数,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都有欲念和私心,或多或少罢了。善念和恶念在人心中是共存的,只是表现的层面不同,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做法罢了。
为什么会有人能忍常人之不能忍、为常人之不可为呢?因为心中有强大的信念,有自己要执着去做的事,当然也会因为事情的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异。比如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解放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这就是一种强大的信念,一种人类高尚的信念——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也许有些年轻人会不理解,生命只有一次,谁又会想死呢。那就要说一下家和国的观念了。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呢?因为国家是由民族组成的,民族又是由家庭组成的,所以国家的后面就是无数的家庭如果国家破灭了,那么家庭还会好过吗?所以爱一个国得先从爱一个家作起。家和万事兴,如果每个家庭都和睦,每个民族都能亲如兄弟,那么这个国家也会富强。治国安家平天下,把这些词放在一起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的、要为之去执着的信念,那就是家庭(以及真正的朋友)。理想每个人都会有,但是不能为了理想把家人和朋友忽略了,保护和关爱自己的家庭和朋友,这才是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信念。



1楼2009-07-09 09: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