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09日漏签0天
谭富英吧 关注:941贴子:4,01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谭富英吧
>0< 加载中...

谭元寿先生的全部<打金砖>上市

  • 收藏

  • 回复
  • 221.130.33.*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谭元寿先生主演的全部<打金砖>DVD现已上市, 系演出实况, 市价30元左右


  • 正在城楼观山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事!早该拿出来了。


广告
立即查看
  • 211.136.28.*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配角阵容强大, 有姚宗儒, 马崇仁, 朱锦华等名家


  • 69.177.13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是不是“骨子老戏”系列?谭先生的《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就是这个系列。


  • 211.136.28.*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4: 是的. 这个系列的好东西不少


  • 111.167.2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80年代谭爷来天津一宫演出,头一天的打炮戏就是《打金砖》


  • 221.130.33.*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谭爷这出是真好啊


  • 221.130.33.*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后" 太庙" 一场, 吊毛接抢背接甩发, 一气呵成. 而且进庙后走硬僵尸, 现在的年轻演员都不敢这么唱


广告
立即查看
  • 正在城楼观山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6楼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和父母去一宫看猴戏,因为我坐的靠前,谢幕时孙大圣还把我抱上了台,结果我在台上大哭,至今记忆犹新。
也不知一宫现在还有没有演出,恐怕早不演戏了吧。其实现在有了意式风情街,有大量的外国外地游客,一宫大可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多多上演传统京剧,既利用了资源,也省得游客还要过河跑茶馆,可谓是一举两得。


  • 220.248.58.*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刚刚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谭先生的《打金砖》DVD,两盘。还没有仔细看。音像公司早应该为谭先生出几个专辑了。


  • 66.159.149.*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姚皇兄休得要告职归林”一段的伴奏速度太快了,纯属卖弄技巧,喧宾夺主,根本不符合剧情。“搀起姚皇兄”的叫板,已经决定了这段的平缓气氛。胡琴一出来,就把这种气氛给搅乱了。本来应是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劝姚期不要告老还乡。这样快的速度,体现的是什么心情呢?余叔岩先生有这段的录音,速度适中,符合人物,应为样板。


  • 正在城楼观山景
  • 核心吧友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上的观点和《符点音符与流派特色》一贴中楼主的第二个例子不谋而合。演员与琴师确实需要协调。


  • 211.136.28.*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11 : 这还是那会儿的胡琴. 您再看现在的, 摇头晃脑, 浑身哆嗦, 花过门一个挨一个, 比演员还能洒狗血


  • 69.0.9.*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3楼朋友高见。现在演出机会少,一有机会就使出一百二十分的力气。不然怎么显示才华呀?至于剧情,就不用管了,还是“要好”的重要。现在琴师的地位也“提高”了,可以和演唱者同时以特写镜头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琴师当然就更要卖力气了。
我觉得现在琴师还有另一个毛病,就是惟恐伴奏有空隙,一定要花里胡哨,填得满满的,让听者没有喘息的机会。耿少峰、王瑞芝的伴奏,简练而有效,从不喧宾夺主,让人听了舒服。



广告
立即查看
  • 拉琴的
  • 初级粉丝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复:11楼
俺十分不同意您的看法我认为演员与琴鼓的节奏统一,不能超出板式的框架。换句话说,演员与琴鼓节奏的统一,是指感觉上的统一、大节奏框架内的统一。
内侍,搀起姚~~~~皇~~~~~~~~兄~~~~
这个姚皇兄的抻长,要和后面鼓师 扎 多 大、这个尺寸吻合可以理解为扎多大尺寸的放大。
而不是抻条面式的使劲拉长,这才叫没板。
同样,如果抻太长了,琴鼓自然逮不到下面 快三眼 这个相对较紧凑的板式怎么开。
大的框架就是快三眼,叫的再散,也不能开成慢三眼。这是板式决定的,也是京剧程式化决定的。
俺觉得整出戏谭世秀先生司鼓,尺寸准确,文而不温,稳中求火
王鹤文先生操琴,没有现在琴师的浮躁气,快而稳,领带演员,尺寸不坠。
元寿先生唱的并没有琴鼓这么快,反而显得游刃有余。在节奏中,但又不是死板的符合节奏。
虽然具体下来,个是个的处理
但是演员、京胡、鼓师之间,衔接准确,配合自然。真正的“一块板”
这才是京剧“骨子里的东西”的样板体现。传统老戏精髓的体现。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谭富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