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37贴子:87,736,736
  • 18回复贴,共1

问个问题,求教大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鲁迅的现代白话总是怪里怪气的。。。。那个到了毛的时候,行文就非常流畅了,而且也相当生动活泼,基本与今天我们的语言文字无缝对接了,而且基本也没有出现太别大的变化了。所以我们读毛的文章,几乎就像读同代人的语言语气一样,读鲁迅或与其同辈者的文笔则一望便知。
我想知道的是。。。嗯,现代汉语的改进,在鲁和毛之间有什么过渡。。。而且毛投身革命,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去专门研究语言文字,那他与鲁迅之间的现代汉语言文字的跨越者和集大成者是谁,或那些人呢。更有趣的是,这个跨越的时间非常短。
这种跨越,就好像一次大战的武器和战法飞跃到二次大战的武器和战法一样让人目瞪口呆。。。那又是我的另一个不明白。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莫非也是什么月光宝盒一样的飞速期吗。。。。


IP属地:江苏1楼2019-03-11 10:14回复
    在线等


    IP属地:江苏2楼2019-03-11 10:14
    回复
      2025-07-28 07:30: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为什么?……”她的声音有些惊慌,大约是以为我在讲昏话。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转换成我们比较常见的现代汉语表达:
      “给我倒点水,把灯开下,让我随便瞅瞅。”
      “我就想活动下。你知道吗,这也是生活。我随便瞅瞅。”


      IP属地:江苏3楼2019-03-11 10:19
      回复
        看了一个人写的什么繁体字有能量,象形文字有意义,一改变就人不像人了,那是谁发的贴给我站出来


        IP属地:辽宁4楼2019-03-11 10:23
        收起回复
          这吧反毛、反佛的,所以你会冷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11 10:42
          收起回复
            鲁迅的有点书面用语,毛的就是白话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11 10:42
            收起回复
              鲁迅和许广平的对话可能是用半普通话的江浙语言说的,然后他又转型成尚未完全定型的书面语,那么我们今天的人读起来就有点怪怪了。
              “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半自耕农、贫农和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都是更细小的小生产的经济。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虽同属半无产阶级,但其经济状况仍有上、中、下三个细别。半自耕农,其生活苦于自耕农,因其食粮每年大约有一半不够,须租别人田地,或者出卖一部分劳动力,或经营小商,以资弥补。”
              这个是毛的文字,相当成型和成熟,流畅规范准确。而且你断断乎不可能从中国读出什么湖南地域语言的痕迹。


              IP属地:江苏7楼2019-03-11 10:53
              回复


                IP属地:江苏8楼2019-03-11 10:58
                回复
                  2025-07-28 07:24: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建议楼主去看看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看一看,那已经是通顺的白话文了。
                  鲁迅写的文章,什么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外一颗也是枣树,这种表达形式可能有他特殊的思想目的,这种语言结构只是他自己的个人特色,不是什么改变了汉语结构。
                  还是那句话,楼主去看看古代的小说,所谓的现代汉语就是古代的民间白话,现代金庸小说的行文风格就属于古典文学风格,写文学作品用这种风格看起来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很舒服。
                  要说改变,那就是官方的文章也向白话发展,这是从民国开始的,大清的圣旨和民国的政府文件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到了建国后政府文件就彻底白话了。


                  9楼2019-03-11 11:24
                  回复
                    @卫
                    看到了。。。被删除了。。。但是颇有启发。我有空去再找点书看。
                    卫:建议楼主去看看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看一看,那已经是通顺的白话文了。鲁迅写的文章,什么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外一颗也是枣树,这种表达形式可能有他特殊的思想目的,这种语言结构只是他自己的个人特色,不是什么改变了汉语结构。还是那句话,楼主去看看古代的小说,所谓的现代汉语就是古代的民间白话,现代金庸小说的行文风格就属于古典文学风格,写文学作品用这种风格看起来的时候会让人感觉很舒服。要说改变,那就是官方的文章也向白话发展,这是从民国开始的,大清的圣旨和民国的政府文件就有了明显的区别,到了建国后政府文件就彻底白话了。


                    IP属地:江苏10楼2019-03-11 11: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