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老家是葫芦岛,在某某某油大学秦皇岛分校念的电子商务专科,之前在秦皇岛海港区开发区几个企业辗转工作过(就不说是哪些了),有机械生产的有医疗健康的有电子设备的有特种行业的(甚至还摆过夜市地摊)……这么说吧:秦皇岛是个旅游城市,企业的整体品质都不高,比不了北上广深杭渝这些一线、新一线城市,也比不上省会二线城市。我们同专业的同学,同寝室的室友,去了大城市就业工作,其实也是十有八九不如意:本来这几年经济就下行,工作太难找,偶尔有靠谱的岗位,也是几百个竞聘者抢手那一二十个工作岗位,而且本科学历、985/211毕业的竞争对手也大有人在,像我们这种学校,接上本的竞争起来都难,更别提没接本的大专起点的。所以那些同学也经常电话联系,聊来聊去,基本都是消极、躺平的状态,所谓的毕业即失业,就是如此。
说回到我们几个留在秦皇岛(开发区)的,毕业以后合租在杨道庄新村——这是开发区的一个城中村,一套二居室,算我在内一共六个室友。一开始我们哥儿六个的情况一样,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干了两年,每天下班就是骂街发牢骚老子不伺候了明天就离职,除了每个月交房租的时候张口分别管家里要钱,六个人都是兜比脸干净。那时候虽然穷但是还是很快乐的,大家一起AA买卡司炉吃火锅,为了便宜点AA买白酒喝从来不买啤酒这样醉倒的成本比较低,小区的小超市老板记得我们每个人爱吃什么牌子的方便面,每次都会给我们备好多(后来也发现我们确实还是吃方便面比自己做饭多的多)。
再说秦皇岛的企业——所谓的“企业”,很多老板的格局,也就是个个体户,拖欠员工工资的,效益不好就躲着不出来把员工熬走的,跟员工一毛两毛算账的,任人唯亲的、无能的、没文化的、土掉渣的,各种奇葩。那句话怎么说来的,到了一线城市发现有钱人都是知识分子,在三四五线城市发现有钱人都是文盲,基本就是这么个理儿。
我是2021年过完春节入职华讯禾盛的。当时是口罩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企业都停工了,我之前那家企业更损:老板以被隔离为由,玩了四个月的消失,我早就没有收入了。我是兜里就揣着21元过年的,从秦皇岛到葫芦岛最便宜的车票是21块5,人家说一块钱难到英雄汉,我是被五毛钱难倒的。我爸大年初二还要出去为人家里装修刮大白做自流平,我妈初三以后在夜市摆摊卖炸串,我打个电话,本来是想要点钱买车票,我妈问了我一句:“钱还够吗?”的时候我要钱的话在嘴里打了几个转,说出来的时候变成了:“春节我要值班,不回去了,你和我爸注意身体。”我想向室友们借点钱,那几个晚上听见他们也在向家里要路费,突然就觉得不想回家了。于是那个春节,走的四个室友给我和另外一个同样没走的老四留下了两百块钱,我们俩大年三十到超市买了速冻饺子和一瓶白酒,就着一头大蒜,不知路在何方的我们两个喝的烂醉如泥。那个大年初一的下午,酒醒后头痛欲裂的我在手机求职应用上更新了简历;大年初四,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我什么时候能到公司面试。
初八,到华讯面试通过,一周后参加培训,我这一批是二十多个新人,岗位是打字客服,可能是我这种已经有工作经验的人会有比较多的自我保护,培训的过程中我始终是有着防御心理的,但培训内容还是让我慢慢卸下了这种防御。因为口罩的风险和必须要抢时间,培训很快就结束了,这种匆忙导致到我上岗上线的时候确实不够用,搞得我整个实习期手忙脚乱。客户的交流难度也很大,有很多客户刚一沟通张口就骂,非常不理智也让我们都觉得很委屈,但想到这是职责所在,而且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客户有情有可原(只是出口成脏真的不礼貌),所以整个新手村期间,我都在自我排毒。可能是我自己在那些烂公司里待了太久憋着一股劲儿,我很想干好这个工作,所以在新手村就格外卖力,跟组长和导师交流也很多(运气很好,组长和导师人品都很好),每天也能看见自己的变化:比如昨天我知道了怎么拒绝客户,今天我又知道了怎么让客户快速恢复理性不着急,明天我又知道了客户最核心的诉求是什么。在几个月实习期过程中,我们那批二十几个新人也就剩下了九个,我的业绩和各项指标也进入了一线客服前30%的排名中,成为了绩优员工。
接下来口罩的问题愈发严重,隔三岔五的封控,我们也很难到岗,华讯就启动了大面积居家办公的模式,将办公用电脑换成了笔记本,我就在杨道庄新村的合租房里继续上班。与此对比的是,我们那五个室友,有四个先后在这一年失业(剩下那个是22年失业的),于是其中有三个在我推荐下到华讯上班(只不过不是在同一个项目),和我一起居家办公。
2021年下半年,华讯电商新项目上马,内部应聘组长,那个时候我已经从绩优员工升成了10%的头部员工,主管内部推荐我去新项目,说实话当时我是不想去的,因为当时的业务已经很熟练了,原项目的主管、质检、组长人都很好,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的配合默契,而且我的绩效工资已经比入职的时候多了一倍。老领导找我谈话,说新项目的结算和考核更好,岗位工资更有优势,建议我去试试。结果竞聘结果一出炉,我是第一名,于是我就去了新项目。然而新项目虽然刚刚启动却速度飞快,不到十天办公场地就装修完毕,我们就开始了培训,我又一次从头开始,而且这次是以更重要的组长身份,满心忐忑和惶恐。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开展的非常顺利,2021年底,我们就拿到了上游颁发的最佳潜力奖,2022年中还不到一年,我们就成为了上游十家供应商的老大。最重要的是,我的收入比一年前刚入职那会儿翻了一倍半,我们项目的人数也翻了一倍多,人多产出就多,在华讯所有项目里,我们成了最被羡慕的对象,没有之一。
23年发生了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是口罩时代终于宣告结束了,我们结束了时而居家时而到岗的拧巴,一切终于恢复了本该有的样子;第二是我们六个合租的兄弟们分道扬镳了,一个回了吉林老家,一个去了长沙投奔亲戚,还有一个和女朋友买了婚房准备结婚,我也准备和女朋友在离公司更近的小区租房方便上下班。我们说好在合租房里吃顿散伙饭,那个晚上,我们不约而同的买了啤酒或红酒——唯独没有买白酒,用来向我们一穷二白的昨天示威。我们喝的七荤八素抱头痛哭又相互打气,人终归是要去向更好的地方的,这间合租屋承载不了不散的宴席,只能承载我们不散的回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24,两个月前,我和女朋友终于领了结婚证,趁着现在房贷利率低,我们两家家长和我们自己一起凑着付了个首付,在华讯对面的小区买了套二手房,房子虽然不大,但是已经足够给我们的婚姻和家庭一个更长远的规划。我也成为了一线同事嘴里的“老师傅”、“领导”。我也不免油腻的把三件事儿挂在嘴上,说出来分享一下:
一、 你再喜欢的工作,也不可能让你从头到位都喜欢它;你再讨厌的工作,也不可能让你每一分钟都讨厌它。锁定一个岗位,带着空杯心态投入进去,迅速成长,实现更多的价值,得到更多的回报,不要见一个爱一个跳来跳去最后什么都浅尝辄止;
二、 不要看着那些赚快钱的眼红。一个人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自己的脑子不是别人的跑马地。那些动不动就宣传赚快钱、赚大钱的,多半身后都背着割韭菜的镰刀。一个成熟的人要有定力,要能从一份普通工作做起,慢慢实现提升;一个社会也应该有定力,鼓励那些稳健的增长,不搞乱七八糟的泡沫;
三、 要阳光,要向内生长。去履行每个人都能看见的阴暗不算什么,去挑战很多人都能做不到的努力才算优秀。在一个到处忽悠躺平的时代里,你要是真躺平了,就成了最大的傻子之一。当然你也没必要卷出焦虑,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断提升,收获付出一定平等。
说到最后,再说两点:
一、 我很感谢华讯禾盛,如果不是它,我可能以为秦皇岛的企业就这么回事儿了,那离开秦皇岛回老家的第一个室友,可能就是我;
二、 当然你也可以很讨厌它,或觉得我虚伪,这是你的权力。你有权力讨厌任何一个公司、对所有在职场上打拼的人发出“牛马”、“伪装”的评论——只要你忍受漫长人生低谷里的,永不休止的从头来过,那就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