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人吧 关注:412贴子:1,796
  • 4回复贴,共1

【转】最憋屈的社会团体——中国男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经遇到这样的场景,美国男人好奇地询问日本男人:"听说你们亚洲男人回家就帮老婆干活?""NONONO",日本男人韩国男人即刻齐否认,揶揄地指指站在旁边的中国男人:"我们不用做,但是他们得做。"
事实上,相比较西方男人在经济负担与家庭责任上的男女平等观念,日韩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很多中国男人算得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样样都占。
前几天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男人正走向死亡》的文章,开篇指出:"在这场世界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经济繁荣之下,劳动年龄男性却连'活着'都成问题,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来自中国。"
口说无凭,文章引用数据为证:"根据前不久中国保监会更新的死亡率数据:在截至2013年的10年间(这已经是公布的最新数据),41-60岁中国男性的死亡率增长了12%……而同期其他年龄段及女性群体的死亡率总体上则有所下降。"
由此,中国男人这一群体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而就在两年前,还有一组网友的街拍令他们成功吸引眼球:马路上的中国女人一个个婀娜多姿,袅袅婷婷,身边的男人大部分却不修边幅啤酒肚外加秃顶。这令人们纷纷开始议论: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外形上普遍配不上中国女人?
结合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也许不难找到答案:中国男人连生存健康都成问题,哪还顾得上形象?
说起来,他们的疲惫一直有着历史渊源,发展到今天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文化一直讲究的是"大男人",男子汉需要顶天立地,即便小时候挨了打,也会有人告诉他:"男人不许哭",甚至还有家长会教唆"有本事就打回去!"比起在外面惹是生非,男孩子被欺负更加令中国父母不安,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男子汉气概"。
这种思想下一个耳熟能详的教育理念就是:"女孩要富养,男孩则要穷养"。说白了就是男孩子从小最好尽量在特别苦逼的环境中长大,恨不得搁在狼窝里培养战斗力,长大了可以直接放出去厮杀。
在这种文化下,天注定,等待中国男人的只能是金戈铁马的一生。
于是他们成年步入社会后,一系列压力就顺理成章地接踵而来。如果说古代男人讲究的是"大丈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今天中国社会衡量男人的标准愈发简单粗暴,只有"名"和"利"两个字。身为男人,需要有诸多资源,至于养家糊口,那只是最起码的。
尽管已经到了2017年,可结婚由男人负担买房买车在中国依旧是不成文的规定,中国人因此而戏谑地将生女儿称为"招商银行",生儿子则是"建设银行"。在那些由女人写成的鸡汤文中,不停振振有词地鞭策警醒着中国男人:"当初选择了你,并没嫌你穷,可跟了你这么多年,一个男人,怎么也能攒下一套房子的首付了吧?说到底还是你不努力!"
说来说去,将来需要两个人住的房子,理所应当得由一个人买单,买不起的话就趁早滚蛋,因为那意味着一个男人"没有家庭责任感"。中国男人的压力与烦恼,正如很多年前李宗盛周华健和品冠在《最近比较烦》中所描绘的:"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太太买了八千块的耳环"。
如果说女性还可以想想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重要,男人则别无选择。自古以来,物质方面对男人的高标准严要求,一直是他们天经地义无可推卸的职责。至于在《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吴秀波所扮演的男主角,一个以开出租车谋生计的体贴暖男,在电影院里坐着欣赏一下就可以了。真到过日子的时候,一个男人的幸福生活是这样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套理念演变到今天,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住大房子,最好再有两三套固定房产,孩子上国际学校,有部好车,老婆可以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有时间有闲钱去美容院……这一切,顺理成章地由家庭中的那个男人买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9 10:44回复
    做中国男人确实不容易,但做女人也没那么简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7-13 22:46
    收起回复
      中国女生是世界上最奇葩的一类群体,相亲谈恋爱偏爱小鲜肉和娘炮类型,那些有男子气概外形阳刚硬朗的男人却被她们喷成土里土气,然而她们对待同类型的欧美男人,又是各种跪舔,典型的搞双标
      所以中国很多男明星就成了小鲜肉和娘炮类型,没一点男子气概,比如鹿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7-18 08: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