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吧 关注:688贴子:25,110
  • 7回复贴,共1

【资料】汉代的教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5 18:48回复
    这一历史时期,封建集权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已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统一的学说思想为其服务。
    在汉代的几十年间,由于“尚有干戈”和需要“与民休息”,统治阶级除继续采用发家思想外,也吸收了“黄老之术”。
    汉武帝继位后,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阶级进一步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为此,曾几次招贤良议政,最后肯定了董仲舒、公孙弘等儒生的建议,确认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而且皇帝为倡导研究经学,往往亲自召集经学讨论会。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所有这些不仅有利于巩固集权主义的统治,而且也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稳定。可见,在当时的是条件下,儒家学说思想较为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当然,汉代实行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放弃刑法律令,而是使两者结合,相互为用。汉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第一,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汉代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经学教育。统治阶级为了扩大儒术的影响,大力兴办学经的学校,选拔经学教师,出版经学书籍,增加学生名额。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为封建制学校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汉王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太学生中挑选;二是从地方官吏中晋升。无论哪种途径,均以通晓儒经为标准。
    总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可见,“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汉朝的学校教育体系
    汉朝的学校教育相当发达,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系统--官学和私学。
    官学又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指设在都城的官办学校。主要有太学、官邸学(亦称“四姓小侯学”)和鸿都门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05 18:49
    回复
      1. 【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创建,当时只招50人。这是一所学习儒家经典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它标志着中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汉代太学是在汉代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适应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国家无力创办官学。经过“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生产恢复、经济发展、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具备了创办太学的条件。董仲舒建议兴建太学以培养人才,并以此作为教化天下,提高吏治水平的基础。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并责成丞相、太常等贯彻实施。西汉太学设在长安。东汉太学设于洛阳。汉代太学初创时规模很小,只有经学博士几人和博士弟子50人。在汉昭帝时人数增至100 人,到汉宣帝时增至200人。西汉后期,“元帝好儒……更为设员千人”,太学生增至1000人 。西汉末年,从汉成帝时起,外戚王氏专权,王氏集团为了窃取高位,极力拢络官僚集团。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成帝末,或言孔子布衣养徒三千人,今天子太学弟子少,于是增弟子员三千人。”到汉平帝时,王莽执政,采取有力举措扩建太学,诸如为太学修建校舍“万区”;增设博士名额;增加招生人数,扩大毕业任官名额等。
      2. 【官邸学】。东汉明帝始建,安帝、质帝屡有加修。这是供太子、诸侯及功臣子弟学习儒家经典的贵胄学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05 18:50
      回复
        东汉末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创建,因校址设在鸿都门而得名。从表面现象看,这是为满足皇帝的嗜好开办的。实质上则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太学,学习及格给大官做;不及格给小官做,以培植自己的党羽和扩大势力。由于鸿都门学主要是学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可以说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专门学习文艺的高等学府。
        地方官学是指设在郡国、县邑、乡聚等地方行政区划内的官办学校。到平帝时,地方官学才正式办起来,并日趋制度化。按规定,地方官学分为四级: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设庠;聚设序。此外,学和校均置经师一人;庠和序则置孝经师一人。在学和校读书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升入太学;在庠和序读书的学生,成绩优异者可升入学和校。两汉的学制虽然比较完备,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就整个汉代来看,地方官学则时兴时废。
        私学在两汉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其程度有的相当于太学;有的相当于地方官学。但较普遍的还是蒙学。
        私学教育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字书”为主,即进行识字和写字的教学,称蒙学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以学《论语》、《孝经》为主,即进行道德和立志的教育,称专经准备阶段。第三阶段以学“经典”为主,即进行经典训作的教学,称专经深造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育与官学系统对比,前两个阶段相当于地方官学的程度,第三阶段相当于中央官学的程度。
        私学的教学形式分【“及门教学】”和【“著录弟子”】两种情形。
        所谓“及门教学”,主要是指学生登门受业,直接听取教师的讲授。
        所谓“著录弟子”,主要是指学生在高师门下录其名,而不去登门受业。其原因,皆因其师或有名望或有地位,学生企图借教师的威信达到获取个人名利的目的。这是一种为官禄而竟相走私的不良学风。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5 18:50
        回复
          关于汉代学校的管理问题,当时还没有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但在朝廷设有教育长官,叫做太常,兼管一部分教育工作。地方官学则由地方各级行政长官兼管。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6 17:36
          回复
            博士和博士弟子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掌承问对 ”,即政府遇到疑难问题,博士要提供咨询意见,博士要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博士还要承担巡视地方政教的工作。
            汉代在博士之上设有首席长官,西汉时博士首席称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祭酒由太常“差选”,由“聪明威重”的博士担任。
            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的博士多由学术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东汉的博士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其对博士的要求更为严格,被保举的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后来东汉皇帝颁发的诏书又规定博士的年龄限制,规定博士之选,年龄须在50岁以上。但此项规定并非一成不变,对学行卓著者,可有变通。经过严格的遴选,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不乏鸿师硕儒。由他们执教太学,对提高太学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篇里把“模”与“范”二字联为一词,主张教师应当是世人的模范,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成为汉代太学“严于择师”传统形成的理论依据,对后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太学还形成了尊师的传统,太学博士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待遇,博士地位很高,属于“高官厚禄”之爵。太学还建有“博士舍”供博士居住,朝廷还为他们特别制作衣冠。朝廷又经常赏给博士酒肉“劳赐”,表示尊师重道。加之汉代太学博士负有参政、议政、奉使、巡行等职责,使得汉代太学博士因政治地位高、生活待遇优厚而成为受人仰慕的职位。这些都是教师管理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汉代太学的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较为复杂,可以由太常补送,可以由郡国荐举,也可以经过考试选拔,还可由“父任” 而升入太学的。因此,学生的年龄不一,成分复杂,待遇不等。汉代太学生既有60岁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几岁的童子郎;有官僚大地主的子弟,还有一般中小地主的子弟;有享受官俸的正式生,还有食宿自给的特别生。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的太学生可以半工半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6 17:38
            回复
              教学内容与方法
              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太学十几位博士均为经文经学大师,他们所传授的专经,就是太学设置的专业学科。
              两汉太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有许多新的创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班上课。经师讲学是汉代太学的主要教学形式。经师讲学有专门的讲堂。汉代太学师生比例相差悬殊,始初是几个博士教几十、几百个学生,后来太学发展,太学博士仅有十几人,最多时也只有30 人,学生却多至几千人,高峰时达3万人。在这种情况下,不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据说洛阳太学的内外讲堂“长十丈,广三丈”,能同时容纳数百名学生听课。
              二是弟子相传。太学较兴盛时,仅靠大班上课很难满足学生求学的要求,于是采取弟子相传,即高材生、老学生教低材生、新学生的教学形式,以弥补教师短缺、教学效率不高之不足。
              三是集会辩难。集会辩难是汉代太学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它有时在学校内部进行,有时由统治者提倡在某个名胜之地,或在朝廷中进行。
              汉代太学在重视博士讲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太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提倡自学、允许自由研讨,使汉代太学造就了一大批学识渊博、思路开阔、研究能力强的高材生。
              汉代太学提倡自学、鼓励自由研讨的教学方法,对于改革我们当今的高等教育,培养学识渊博,具有研究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仍有启发意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06 17:38
              回复
                汉代的察举制
                【察举制】是我国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它始于武帝时,为汉代重要出仕途径之一。察举制奠定了我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基础。
                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就是“乡举里选”。当朝廷用人时,由地方官推荐,再由中央核准,然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对优异者分别加以录用。
                汉代察举科目繁多,大而言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常举行的科目,称常科;另一类是不经常举行的科目,这种科目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的特别选举科目,称特科或特举。主要有三种:
                1. 【孝廉】:孝廉科就是察举孝子廉吏。
                2. 【茂材(秀才)】:茂材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所以通常称“茂材异等”或“茂材特立之士”。
                3. 【贤良方正】:是指对国家之治能直言极谏之士。是汉代察举特科中最常设又最受重视的科目。
                据史书记载,西汉以察举“贤良方正”为主;东汉以察举“孝廉”为主。至于“秀才”,整个汉朝时期都很少见。
                察举制在汉代推行400年之久,在当时,它有利也有弊,有得也有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察举制度的成功之处体现在:第一,高度重视人才。汉代总结前世历史经验,认为治国安邦,要在得人。在汉代,凡是深谋远虑、励精图治的皇帝都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为求得贤才,他们制订选士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选士措施,这是汉代察举制取得成功的前提。第二,及时改变人才观念,更新人才标准。由重点选用战争功臣和文法吏,改为选用“疏于进取,精于守成”的儒生,由按资排辈改为破格录用,由重武功改为重德行道艺。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唯视德行才能,既是汉代察举制度成功的主要经验,也是察举得人致盛的重要原因。第三,颁布健全、严格的察举法规。汉代自实行察举制始,就十分注意制订察举法规,并善于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变化了的形势、遇到的矛盾随时修改、补充、调整,使察举法规更加完备和更适宜选官用人的实际需要。
                但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汉代察举制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很多弊端。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取士和选士制度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如:第一,察举用人的大权操纵在州郡等地方官手里,被权门势家所把持,造成作伪成风,流弊百出。第二,察举选才虽标明德才兼备,但实际是重德轻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06 17: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