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吧 关注:819,798贴子:3,945,513

回复:恐怖好看的盗墓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们身体并没有腐烂,只是脱尽了水分,周身灰暗,皮肉干枯贴骨,在干燥的环境里,体内水分蒸发很快,这样细菌难以继续滋生,于是就会变成干尸。
但这些人的头部却呈现出一种很诡异的状态,每个人脸上表情还停留在死前那一刻,十分狰狞,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和痛苦,五官完好,奇怪的是整个脑袋像是一个近乎透明的纸灯笼,只剩下了淡黄色的薄薄一层,头发、眉毛、胡子还粘在皮上。
我说:“像有什么东西钻进他们头里,活生生吃空了里面。”
我们蹲下,要更近距离地观察,所有尸体全部呈现向前爬行的姿态,地面上残留着抓痕,脸上有很多伤口,嘴巴张得很大,里面空空如也,手机的光可以直接从内透到外。
这些信息已经足够展现出一幅死前的场景:他们在房间走动时,有什么东西突然出现,他们肯定跑了一段距离,最后被追上,那些东西钻进头里噬咬,巨大的痛苦下,他们拼命地抓自己的脸,然后倒在地上,最后的逃生本能支撑着还想往前爬。


314楼2019-03-08 21:33
回复
    有人追嘛


    315楼2019-03-08 21:34
    收起回复
      如此惨烈的死法让人不寒而栗,我心想要是自己遇到了,不如赶紧自我了结,唯一可以心安的是,几十年过去,袭击他们的东西不可能还活着。
      “这些人应该是军队的。”我看着他们的穿着说。
      “没错,这五个外国人穿的是德国二战陆军野战服,剩下的人穿的是四十年代左右的国民党军服,一个少校,三个中尉,四名士兵。”
      看来崔鹿鸣是个资深的军事爱好者,通过军服的样式可以判断出国家、年代以及军衔。
      对比起来,德国的军备精良完善很多,难怪二战能够横推欧洲诸国,以前对那段历史不甚了解,此刻却略微地管中窥豹。
      只是这样的一支队伍就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德国士兵和国军同时出现在广西的一个秦末汉初帝陵里,其中原因让人费解。
      尸体旁边有几把德国 Kar98k毛瑟步枪和中正式步枪,毛瑟步枪还可以正常使用,本想拿着当武器,但是找了半天一发子弹都没看到,只好作罢。


      316楼2019-03-08 21:44
      回复
        地上还散落着空水壶、医疗包、钢盔军帽、刺刀、干粮挎包、雷管等物品,让人意外的是我在一个特制皮箱里发现了钝化处理过的小块TNT炸药,稳定性很强,然后我们就把雷管和炸药分装在身后的背包里,顿时感觉信心倍增。
        接着又在一个德国士兵的背包里,找到一个奇怪的东西,深绿色,由一大一小两个圆柱金属罐组成,挂着一条喷管,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我刚准备把它拿出来,崔鹿鸣一下子按住我手臂,“别乱动,这是三五型火焰喷射器,应该没被用过,很危险。”
        地上有几个烛俑青铜灯,灯盘上残留凝固的膏脂和灯芯,因为我的手机快没电了,我们就一人拿了一个俑灯,用火折子点亮,举在手里并不重。
        虽然没有手机灯光明亮,却也够用,举着昏黄摇曳的烛火继续寻找出口。
        这房间有一个高中操场那么大,搜索起来不是很困难,行走的过程中还不时踩到子弹壳。
        我们到了另一面墙壁,在角落里又看到几具横卧的干尸,露出两排黑色的牙齿,即使淡定如崔鹿鸣和袁学姐此刻也微微色变,更不用说我这个小菜鸟。
        数了一下一共八个人,他们脸上表情比较平静,说明死前没经过剧烈的痛苦。
        尸体上没有散发出难闻的味道,崔鹿鸣戴上一副手套蹲在地上仔细地检查着,袁学姐可能是有点洁癖,只站在一边。


        317楼2019-03-08 21:47
        回复
          “你们说,这些尸体是不是当年那几个自称考古队的,人数、衣服都对得上。”我突然想起了这茬。
          崔鹿鸣和袁学姐并没有特别的反应,显然早就看出来了。
          “这两拨人难道也是和我们一样,才进到这个房间?”我问。
          袁学姐说:“不一定,这个房间很有可能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与很多通道、大殿相连,这些人想必是接触到不同的一次性机关才误入进来。”
          “一次性机关?”我有些不解。
          “比如你刚才撞到的就是,再简单地说就是它的使用性只有一次,假如外面再有人想从同样位置进入,就不可能了。”崔学姐解释道。
          我恍然大悟,倍感神奇。
          崔鹿鸣站了起来,“重要的不是他们怎么进来,而是这几个人为什么没有出去。”
          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但一时没有抓住重点所在。
          “我刚才检查过,他们身上并没有致命的伤口,没有粮食和水剩下。”
          “你说他们吃完所有东西后还能坚持几天?”崔鹿鸣问我。
          “三到五天。”我脱口而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更短。”
          一个可怕的猜测浮现在我脑海:“这八个人是活活困死在这个房间里。”
          “他们这么多天都没能出去,难道这里根本没有出口?”我有点恐慌。


          318楼2019-03-08 21:48
          回复
            “绝对密室不可能存在,既然是人工修建,那就必定有出口,就像玩密室逃脱,线索就在那里,看你能否发现。”袁学姐举着俑灯环顾四周,“当然墓主人既然费力修了这间的密室机关,就有相当的把握后来进入的人找不到‘提示’所在,你看这些尸体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能进入地宫内部,可见也不是一般人,却全部折在这里。”
            “学姐,你怎么越说越吓人,我有点饿了,不如我们先吃饱喝足,才有精力考虑对策。”
            我把包里的压缩饼干和水掏出,我们把烛俑青铜灯放在地上,围坐一起。
            “其实已经有人从这里出去了。”崔鹿鸣把手套脱掉,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
            “你什么意思?”听了他的话我差点把正在喝的水喷出来。
            “一起进山的人有几个?”崔鹿鸣问。
            “八个考古队的啊!”
            “不对,你少算了两个。”他摇摇头。
            我这才想起还有杨伯的哥哥和父亲,当年是他俩带着考古队进的山,不过再也没回来。


            319楼2019-03-08 21:49
            回复
              “难道杨伯他们没进古墓?可这就解释不了他们失踪的原因。”我心想。
              “按你所说,杨伯父亲和他哥哥从这房间里出去了,那怎么没回家呢?”我问。
              “我可没说出去的是他俩。”
              崔鹿鸣这话让我如坠云雾。
              “我不懂,杨伯父亲他们的穿着和考古队的有很大差异,这八具尸体的衣服明明就和那张合照上的一样,你怎么说不是……”
              “虽然从脸部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但我刚才检查的过程中,确认其中一个人死的时候是五十多岁,在这十人里只有杨伯的父亲能对得上,而且他和另一具尸体的手指关节要比其他人更粗,很明显是经常干劳作所致。”
              “但还是解释不通,既然这两个人发现出口,他们为什么会抛弃队友呢?”我问。
              “你有没有想过这八人明面上是一个团队,暗中可能来自不同的势力呢?”袁学姐说:“至于衣服,这两人出去之后算好时间等里面人都死去,再想办法进来把衣服换掉,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难道是为了掩盖自身出去的事实,造成考古队全部死在这里的假象。”我声音有些颤抖。
              如果后面有人追查考古队失踪事件,进入这间密室,发现这些尸体,肯定以为考古队全军覆没,他们未必能像我们这样机缘巧合下知道有十人进入陵墓,而且未必完全清楚考古队成员的情况。


              320楼2019-03-08 21:49
              回复
                第十七章更新完毕,小伙伴们动动小手顶一下,如果还有人看会再写第十八章求顶


                321楼2019-03-08 21:51
                回复
                  求点赞,想剧情太费脑子了


                  322楼2019-03-08 21:51
                  回复
                    @贴吧用户_00AKES1 吧主大人来加个精呗,已经写了几万字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3楼2019-03-08 21:53
                    收起回复
                      帖子加精了,希望可以陪各位吧友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324楼2019-03-08 22:45
                      回复
                        写的不错,楼主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5楼2019-03-09 14:01
                        收起回复
                          第十八章-笔记一
                          在他俩强悍的分析和推理下,我们无比逼近真相,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东西还是不清楚。
                          比如考古队的来历,出去两个人的身份,以及他们为什么要间接的杀掉所有人,并且如此谨慎地处理后面的一切,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各种念头浮光掠影般穿过脑海,然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个可以出去的所谓“提示”。
                          我们轮换着排查每一面墙壁,通过手指的推敲,看是否存在暗门或者空心的部分,尤其注意是否有凸起或者凹下的地方。
                          这样每一面墙壁被三个人各排查一次,最大程度减少遗漏。
                          有面墙上中间一段绘着壁画,因为急着找出口,就没驻足欣赏,只注意到一轮明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下。
                          半小时后,我们重新聚到了考古队尸体旁边,没有任何收获,虽然在意料之中,但难免有些失望。
                          在这时尤其不能让恐慌的的情绪占据上风,要坚信他们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能。
                          袁学姐和崔鹿鸣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


                          326楼2019-03-09 15:31
                          回复
                            我说:“要不我们先看看这些考古队的人留下什么东西,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先是看到几支老式手电筒被整齐地摆放着,不过已经彻底不能用了,接着就是医药箱、洛阳铲、绳索、伞兵刀等,不过这些对我们并没什么用处。
                            最后我在一个应该是女生的身上发现了一本棕皮笔记本,藏在上衣里,不过衣服已经破了个大洞,才漏出来,为了避免对遗体不敬,我小心翼翼取出,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写了不少东西。
                            我招呼他俩过来,举着昏黄的烛灯,我们围坐在地上一页页地翻阅,为了方便大家参读我把重要的内容用第一人称摘录于此。


                            327楼2019-03-09 15:33
                            回复
                              “从北吴大学毕业,本来打算投身祖国建设,上面突然发来一份命令,让我整理学校一幢房子里的资料,感觉是在浪费本姑娘的青春,不过没法拒绝。”
                              “这里很久没人住了,灰尘遍布,我用了一天的时间来打扫,各式各样的文件特别多,不懂上面为什么不多安排一些人手,给我的任务是从帙繁的资料里抽丝剥茧出有用的信息,不知道何时才有结果。”
                              “今天忽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封古人的情书,是西汉一位封王写给某位国主,诉说倾慕之情,我觉得很感动,希望自己以后也会有这样的爱情。”
                              “房子外面总是有人在盯着,说是保护怎么更像监视,难道怕我跑了?”
                              “一年过去,资料只整理出五分之一,目前来说没有发现有用的东西,不清楚意义何在,每个月还有专人收取进度,不知道该写什么。”
                              “上个月开始,学生像是变了个人,发了疯,不懂为什么,还好没人能来干涉我的工作,让我做些不想做的事。”
                              “生活虽然枯燥,胜在清净。工作闲暇之余,练练书法,心会宁静很多,夜晚要出去散步一圈,没有白天那么喧嚣的校园我很喜欢。”


                              328楼2019-03-09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