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吧 关注:120,086贴子:2,407,683
  • 14回复贴,共1

儒道与现实历史所存差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鉴于原贴标题戾气过重,容易引起吧友误解,所以思虑再三,决意将原贴进行重发,万望海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3-03 00:43回复
    第一处,语出第六章,昭公二十七年孔圣于何地?
    首先,按照钱穆先生《孔子年表》可知,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遭齐大夫陷害,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
    到此处可知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在齐鲁二国,关键点在瀛、博二地。
    而按照《礼记·檀弓下》记载,延陵季子适齐,於其反也,其长子死,葬於嬴博之间。
    那么很显然瀛、博二地是齐国邑地,而且日后也有以瀛博为客死异乡之义。
    再见后世,苏轼在海南所作文章《与王敏仲书》记载,死则葬海外,庶几延陵季子赢博之义。则以此又证明瀛博乃齐邑。综上所述,说明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只在齐鲁之地,从未前往吴国。
    补充:孔子居齐年数,《世家》记载不详。清人江永《乡党图考》说:“昭二十七年,吴季札聘上国,反于齐,子死嬴、博间,而夫子往观葬,盖自鲁往观,嬴、博间近鲁境也。然则在齐不过一年耳。”可知,嬴博在今山东泰安县境,与齐都临淄相比,较曲阜为近。故江氏之说有据,暂且从之。
    崔述《洙泗考信录》记载:“孔子归鲁,以理度之,当在定公既立之后。或至彼时去齐,或先去齐,而复暂栖他国,迨定公立而后返鲁,均未可知。”钱穆先生称:“其时孔子未仕于鲁,亦不必定公立而后可归。”先生反驳有力,则崔述之言不取,则时间无错,返鲁时间必为昭公二十七年。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记载“延陵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二十七年传文只表示季札“聘于晋,”并未提及“适齐”之事,但从“聘于上国”一语来看,季札当不止聘于晋一国(上国为吴对中原诸国泛称),且晋位于齐国之西,去晋必然要路过齐,江永据此推断季札葬子之事发生于由晋返齐的路上,则又证明葬子于齐,与吴国绝无关系,从而说明孔子于昭公二十七年并未去过吴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3-03 00:43
    回复
      第二处,语出第六章,吾甚惭于孟子这句话是齐宣王什么时候说的?
      首先根据《战国策·燕一·燕文公时》记载"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武安君苏秦为燕说齐王,再拜而贺,因仰而吊。齐王案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对曰:“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制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曰:“然则奈何?”对曰:“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韩献开罪而交愈固,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王能听臣,莫如归燕之十城,卑辞以谢秦。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秦必德王。燕无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皆从。是王以虚辞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业矣。所谓转祸为福,因败成功者也。”齐王大说,乃归燕城。以金千斤谢其后,顿首中,愿为兄弟而请罪于秦。 "此处为刘向引太史公之误。
      又根据《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国人勿取,或谓国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 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 ,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且《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记载“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我,取十城;苏秦说齐,使复归燕十城。”按照前文对应,此处太史公记载有误。
      为何固执表示燕易王为燕王哙,按太史公记载,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燕易王继位。前332年,齐宣王派兵夺取燕国十城,但通过苏秦游说,齐宣王便归还十城。那么前332年的齐国为何情况,此时正为徐州相王后第二年,即齐威王二十五年,何来齐宣王一说,则可证明汉后史料均不可信。但若置换成燕王哙,燕王哙死时,为前314年,此时为齐宣王六年,时间符合,苏秦出场符合,基本与各方史料吻合。
      而大体为齐宣王七年,最晚为齐宣王八年春。齐宣王问政孟子,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齐宣王没有听从,军纪败坏,掠夺民财,致燕乱,不久齐军就在各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则有上文结论。同年,燕昭王为赵武灵王送回即位,方有“吾甚惭于孟子。”一言。公元前314年,为周赧王元年,后置两年,大体为公元前312年,为周赧王三年。若齐宣王于周赧王三年说出此言,便代表燕昭王即位之后,迅速返都执政,平定内乱,按照当时燕国内况,这绝无可能。
      且根据《战国策·燕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记载“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可知燕国复国后发展一度缓慢,即便燕君复位,但以齐国之强,何必为之后悔,由此可推,此言必是滞后。周赧王二十五年(前290年)《孟子》约编撰于此时,其间相差22年,教人如何相信,此言必于周赧王三年出于齐宣王之口。
      且按照部分记载,齐宣王说此话之原因是因为燕国叛齐,但前311年,秦魏组成联军进攻燕太子平,杀之,立公子职,秦燕结盟。则前312年,公子职并未即位,何来齐宣王后悔一说。
      综上所述三种猜测,均不可证实此言出自周赧王三年,即此事并无详细记载,此为在下浅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03 00:44
      回复
        第三处,语出第七章,诸葛亮入选孔庙,全凭自身能力,与罗贯中等外力因素无关。
        首先,先了解孔庙祭祀先儒,奉祀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四配为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与亚圣孟子。十二哲为闵损、
        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与朱熹。此上皆为儒家开宗立言级别人物,即便朱熹在儒道体系中尚未出现,但也无伤大雅。
        下文为方便叙述,便不一一列举人名。孔庙东庑奉祀先贤先儒合计七十四位。七十四人中,按儒道体系划分,四十五人存在于儒道体系,二十九人为儒道体系外宋后儒,此中并无诸葛亮。孔庙西庑奉祀先贤先儒合计七十四位。同是七十四人,按儒道体系划分,四十五人存在于儒道体系中,二十九人为儒道体系外宋后儒,此间有诸葛亮其人。
        再按照孔庙配祀情况,超等至二等,显而易见,依次为孔子、四圣、十二哲。而第三等,即先贤,是孔庙祀祭的第三等。主要有孔子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颛孙师弟子、孟子弟子及宋代理学家,共七十九人,从祀在文庙大成殿两庑北部。东庑供奉四十人,西庑供奉三十九人。
        而先儒为孔庙祀祭第四等,始于贞观二十一年,太宗以左丘明、公羊高等二十二人从祀孔庙,后经历代增添、改换,到1919年增至六十九人。先儒在大成殿两庑南部从祀,位于先贤之后。而供奉于西庑的诸葛亮恰好为先儒级别,这一点无错,但其入祀时间为1724年,即雍正二年,已至清朝中叶,而且排名四十五,为西庑汉儒排名最低者,其后甚至只余下末朝之儒。此处说明,东庑不同,另按按时代顺序排列。假设,若诸葛亮果然自身品格能力无缺,毫无争议,可称先儒,何以延后千年入祭,与同时间两汉先儒相隔如此之远,千年之间增设人员无数,莫非千年之间君王尽是昏君,不见贤人。则这又说明诸葛亮得以入封孔庙,乃借罗湖海之力,否则何以千年之间全无记录。
        再了解历代对诸葛亮评价,魏晋之后,司马炎终评后。官方再无任何评价,且再度出现官方评价又是清朝,努尔哈赤及其后辈康雍乾皆有高评,与往代所载民间评价比较,过矣!则又令人怀疑,诸葛亮入选孔庙,只是为封建宣传需要,与个人品行无关。此上皆为个人拙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3 00:44
        回复
          有才之人,精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3 00:46
          回复
            第四处,语出第七章,诗词卷要求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
            首先,了解常识问题,押韵,又称压韵,即指于韵文创作中,在某句的最后一字,即韵脚,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之感。按照儒道体系,目前所有大成韵书,皆未出现。而三国时李登所作《声类》,收录1520个字,但未设韵部。若以《声类》为依据未免有失偏颇,难以评判压韵,如吕静诸君所作韵书,亦无法支撑儒道体系。而隋人陆法言官修《切韵》,此书收一万一千五百字。分193韵: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后世通行韵律,多为此本增订,即押韵一说,尚不成立。
            至于扣题一说,便不强作解释,此处引用尚为得当。
            绝句,又有绝诗之称,属近体诗形式。早年效仿四言,喜好五言四句。而各家解释不一,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从此处说明五言与七言属绝句。
            而律诗为旧体诗体裁之一,成于唐朝,每诗分八句,二、四、六、八句要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七律两种。从此处说明五言与七言亦属律诗。
            另说明五言诗并不等同于五言律诗或绝句,其代表作品为《古诗十九首》。
            综上所述,可知,绝句与律诗之下,各有五言、七言之分,则说明五言与七言并未独立。
            词,一种诗的别体,又称长短句。萌芽于南朝骈文之中,为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发展,进入词的全盛时期。词牌则为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按照儒道体系划分,此时词尚处于萌芽状态,即并无传世之作,应属异类,不应进入童生试内容,与体系冲突。
            至于骈文与散文三战之事,不多做阐述,骈文,又称骈体文;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体文发源于四言诗,即启蒙于诗经。钟嵘《诗品序》说,时人对于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汉时之后,可作四言正体者,只余曹操与陶渊明等寥寥诸公。按儒道体系,诗经即为圣院正统,那么本家尚在,骈文岂会强行打压本家而进入童生试……
            赋,大抵指汉赋,汉赋发于荀子,衰于汉末 。汉赋分五类,第一种,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系;第二种,以汉赋四大家为代表的正统系;第三种,以建安诸名家为代表的短赋;第四种,为六朝赋,即东汉短赋变体;第五种,为中唐以后所兴的散赋。按照儒道体系,理应一至四出现,第一、四种独立,第三种消失,而第二种,即为难度最高一种,以汉武之才,穷尽一生,也只有一篇《秋风辞》可堪传世。宫商角徽羽五音加之阴阳十二律配合,堪比目前的电脑编程,外行纯粹一无所获。也就是说,即便抄袭,也是作死,五音不谐,阴阳十二律不合,纯属作死……
            综上所述,个人见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3 00:46
            回复
              第五处,语出第七章,诗词要求押阳部、宵部、东部和元部四韵之一。
              唔,事先说明,对于韵部,由于个人阅历限制,不甚了解。请教了专业人士才敢作出解释,且此处只说韵部引用问题,其余问题暂不敢妄加评论,若有不对,请指出。
              首先,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从读诗经感到不押韵时开始的。《诗经》产生于先秦,随时间推移,官话不断调整。南北朝以后的语音已经与先秦时代有明显差别。而唐宋以后语音变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唐宋时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音不同的观念,用当时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不和谐之处,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的读音,把这种做法称为“叶音”。叶音说盛行于宋,宋人吴棫《毛诗补音》为当时代表作,已亡佚。观朱熹《诗集传》注音以看到吴氏叶音的大致情形。至明人陈第才彻底批判叶音说,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今语音不同说,其言曰:“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上古韵部研究最早的学者是宋人吴才老。他创立“古韵通转”之说,但并未能离析古韵。最早离析古韵者为南宋朝人郑庠,他分古韵为6部,但分法不够科学。清时,上古韵部研究大兴,经过顾、江、段、戴、孔、王、江七家的研究,基本上已成定局。王国维曾对以上七家的贡献评论道:“古韵之学,自昆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廿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海宁先生其言颇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其言不虚。
              至章太炎分古韵23部,而黄侃分古韵11类28部,至王力先生,先生在黄氏28部基础之上,定周代《诗经》韵29部,战国《楚辞》韵30部。王力29部与30部之区别主要表现在冬部独立与否上,冬部与侵部合并就是29部,冬部独立就是30部,至于罗周二先生31部分法暂不作赘述,其分歧主要在只是在祭、月二部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即目前多数教材、专著皆引用王力先生版本。
              儒道此处引用阳部、宵部、东部与元部四韵说法,语出王力先生先秦古韵三十部。其问题所在也便不言而喻,儒道体系中,孔子在上,按理,上古语音并未失传,成周雅言依在,至于古韵缺失,秦音断绝这一问题,秦汉之争只限于半圣层面,至于赶尽杀绝一说,圣院至少会有文献记载。所以目前古韵考据学应该尚处于萌芽状态,而且韵部强行引用大成韵部,即使作者是为了贴合传统文化,但抱歉,贴合面过于尴尬,个人感觉会让人有一种隋唐时期韵部研究就已经大成的感觉,倒不如略去这一部分描述,以免误导。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3-03 00:47
              回复
                第六处,语出十二章,柳子诚自称大源府秀才,府试第九。
                首先,为方便讨论,此处科举制度只指明清完善时期,不涉及其他时段,以免造成认知不同,自说自话。众所周知,明清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而乡试又称童试,共分为县试、府试与院试三次。
                县试的举行,在各县内部进行,由知县具体主持。清时规定于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者可自称童生,继而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唯有县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通过县试、府试者的都称童生。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又称秋闱,合格后称为生员,不合格的仍旧是童生。顺道言一句,清人常有白发童生,寿星举人。例康熙四十二年状元王式丹,年不过二十便考上秀才,等到考上举人时已经是年近六十的老者了,令人生叹。不过这倒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只是聊作科普而已。
                秀才一说,即才能秀异之士。本为西汉举士科名,至东汉,避光武讳,又称茂才;南北朝时期最重此科。发展至明清时期,随时代变演,此时的秀才便需要通过院试才能取得。院试,共有正场一场,复试一场。凡院试录取者为生员,即秀才,入学宫修学。这也便是有了功名,开始进入士大夫阶层,可免差徭,见县官不跪、非大罪不上刑等特权。
                而置换于儒道体系中,自然也是同理,不过是将功名改为文位而已。柳子诚不过通过府试,便自称秀才。此处着点,作者的一处不慎,使得儒道科举有强拉硬套之嫌,为儒道大憾,着实可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3-03 00:48
                回复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3-03 00:48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3 00:49
                    回复
                      唔,因为原帖标题的戾气太重,导致许多吧友看见标题便对帖子产生恶感,这是在下之过。也因此带来许多不便,原本准备取消加精,按普通帖进行,希望能减消困扰。幸运的是得到了@vvvvwwwvvvwww 吧务大大的和@傘守 大佬的热情帮助,才有意将此贴再度重发。在此前,造成诸多吧友不喜,是在下过,希望能多多包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3-03 00:55
                      回复
                        不客气,你的本意也是好的。
                        很多儒道粉想从儒道中学到些东西,那么面对儒道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是有必要的,带着才学的帖子也应该受到重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3-03 00:58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11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