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出差,路上见到了很多家长和小孩的相处模式,就会想着如果我成为了一个母亲,我会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比如说斜对面的妈妈给大概3岁得小孩扎牛奶的吸管,小孩掌握不了力度按住牛奶盒,牛奶被挤了出来。妈妈禁不住大吼你干嘛一直按,你看牛奶泼出来了!小孩一副懵懂又有点谨慎惶恐的样子。
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好像家长都是这个样子对待这样的问题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我习惯性把错误归结在自己身上的原因。而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能够让现在的自己好过一些。
是他按盒子所以把牛奶泼出来了么?的确是的。
可是他可能控制不了力度,也不太平衡得了自己的手指和盒子的拿捏。
妈妈大吼的原因可能是希望他能明白喝牛奶捏盒子会让牛奶泼出来,希望他有这样的经验。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呢。
宝宝,先把牛奶给我,你看,你如果一直捏着盒子,牛奶就会流出来了,牛奶流出来,你就喝不到了。所以我们轻轻拿着上面的地方,吸吸管就可以了。那现在牛奶破出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妈妈这里有纸巾,宝宝自己弄泼的牛奶,需要自己去整理干净可以吗?妈妈可以帮忙,我们一起来整理干净。
如果是我,可能会这样去做。
希望我以后的孩子,能够是健康、自信,了解生活不易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努力一直往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