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358贴子:332,016

【文集】重修《彳亍集》——孤陋书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西1楼2019-02-22 13:29回复
    《春游七星公园赋并序》
    粤以甲午之年,戊辰之月,浅草没蹄,春江出鳜。(月韵)黄焕贤求学桂林,问道至善。观风物之纷纭,感世情之多舛。于是游园七星,独步陉岘。目千里之春,抚百代之篆。(铣韵)观题记于摩崖,诵楹联于玉柱。遂记游以斯文,忆来往之所睹。唯登山临壁,游春怀古云尔。(麌韵)
    桂城风暖春香吹,游客语欢笑靥维。栋宇林林车马往,行舟缓缓柳丝垂。缤纷红雨何处觅?静谧青山送春归。(支韵)青山何处知春早?七星园里觉春好。湍兮清流,嫩兮浅草。美哉风景!畅矣怀抱。(皓韵)
    入园门而觉爽,行小道而观花。草色春藤九曲路,游人骏马七香车。栖霞寺外白燕舞,月牙山间灵猴哇。青黛淑媛拾影迩,垂髫稚子逸思遐。商贾忙而鬻物,游人众而喧哗。大道虽阔人接踵,春色不新另寻家。
    于是登云梯而绕山,往桂海之摩崖。间山腰之萦回,眺远景之未遮。千峰倒影绿,两江护城斜。(麻韵)慨群山之险峻,叹自然之鬼斧。俯则落英桃花雨;仰则雕章兰亭柱。嗟鸟鸣之动听,叹人影之可数。疑处终南之径,恍入愚公之谷。访风景于崇阿,寻春色于僻圃。
    倏见豁口于径头,立绝壁于江渚。(麌韵)豁口拱而绵延,绝壁滑而多识。昔闻桂海之名,壁书龙隐之字。洞壁镌文百余版,洞外亭台两三帜。亭台水榭巧且精,佛陀观音美而致。俄而入游龙隐岩,壁无完石惊天地。(寘韵)三字龙隐成布袋,一图观音饰纹须。梅公五瘴明时弊,蔡京一籍记党驱。流连古道终当反,歧路彷徨畏阮途。(虞韵)
    归去桃花相竞薆,蹙眉垂首自徘徊。奈何金石藏于绝壁,新春匿乎崎隈?贾何为而据道,碑何事而婴苔?贤者屈于陋巷,圣言覆于尘埃。无心坟典者,居高堂而不作;笃好诗文者,望帝阍而不开。是以屈子心寒,贾谊吊古;王粲远望,苏子自哀。已矣哉!西学充于明堂,传统罹乎轵灾。彼道德之蛀蚀,逐阿堵而教孩。闻淫乐而拊掌,听孔孟而生唉。置本末于反道,夫何遗于将来!(灰韵)


    IP属地:广西2楼2019-02-22 13:34
    回复
      《耕古斋序》
      ——书画协会精英小组序
      余以鄙薄,初入执事者、外联部也;后掌诸务以司会长之职,惶惶也。丙申孟春,草创耕古斋,是以为序焉。
      凡诸社团,其纳新也,必广而告之、面而询之,事以验之,迫而察之,然后委任砥砺、以成执事。今书画协会,人其众也,事其繁也;传承古韵、乐善好施,任重而道远也。故执事之选,务择其诚者、能者、担当者为之。至如行事推诿、朝即暮离、曾无恒心者,慎之!
      至若会员消长、明堂渐疏、次第而去者,天道也。以其初学犹新、寻而觉厌、久之见难,遂不至焉,此所谓无恒心者也。复有繁务靡体、社团累杂、游嬉乏困而不至者,非好之者也。人各有志,岂能勉强。且夫志在书画者,友也。岂不闻独学无友、君子所惮;西南得朋、《周易》之吉也。是故刘梦得陋室不陋,杜子美草堂不草,以其往来宾客雅焉。
      于是辟宅宇、聚同好、立此斋焉,斋号耕古。冀以耕云种月、花开满枝;传承古韵、乐善好施。集诸君于一室,以尺素相伴,青毫为侣,习之书画朱玄、辅以格律诗词。期成切磋琢磨之义、但效驽马十驾之功。
      叹我书协,历久弥新。愿同诸君肆力求索、网罗贤能,兴我书协,振我文化!诚如是,则友道弘而学业进也。
      ——丙申仲夏


      IP属地:广西4楼2019-02-22 13:40
      回复
        《广西师范大学赋》
        ——贺广西师范大学八十四周年校庆
        巍巍(1)师大,熠熠明堂(2)。鹰扬(3)八桂,誉烨五方(4)。
        况复南窥琼海(5),北接潇湘(6)。珠才还于合浦(7),雁已翥于衡阳(8)。斯地也,千峰耸翠,一水(9)流长。潜龙(10)修而自隐、懿校赫而每彰。故尔四门(11)见穆,三府(12)呈祥。王城古雅,佳木秀(13)而奇峰绝(14);育才娉婷,华灯绚而玉桂香。雁园宏而栖鸾凤(15)、道周行(16),招吉士(17)、耀八荒(18)。
        于是饮水思源、遹追(19)先辈,克明(20)校史、务续其昌。
        维我庠序,方肇基(21)于师专、校本省立;复合璧(22)于西大、院称法商。数易名而不忘邈志;几颠沛而历尽沧桑。国祚危而洒热血,寇雠溃而复上庠(23)。于是徙邕城而改弦(24)、返桂林以完璧(25)、分师教以立户(26)、入王府而开疆(27)。朱明宫室(28),遂事鸿光(29)。尔乃拓业东郊(30)、得育才之赫赫(31),垦荒南鄙(32)、辟雁圃之泱泱(33)。
        至于东莼(34)君子、开基奠道,寅恪(35)达人、励教弘章。暮桥(36)长于经济、望道(37)勉于辞纲。仲拱(38)精专、究岩层之亘古;现璠(39)广博、登史学之高冈。时贤荟萃,大有馀庆(40)。
        感孜孜(41)之昨日、看彧彧(42)之今朝!
        敬业乐群、是以英贤炳焕(43);尊师重道(44)、乃有嘉誉孔昭(45)。上承千仁之汉,下育四维(46)之苗。文既昌而德盛、言从雅而行高。于是淑媛奕奕(47)、俊彦(48)佻佻(49),莫不问道乎至善(50)、懋修(51)于年韶(52)。绿竹猗猗,常绕琢磨(53)之韵;红尘漫漫,终酬十驾(54)之劳。诸生黾勉(55)、奋煕(56)华夏;夫子躬耕、遍结李桃。
        於戏!宏渊学府、漫滋雨露;孤陋书生、遂报琼瑶(57)。究音声于冷巷,觅藻绘于江皋。宝字金声,书成均(58)之懋业(59);骈章韵作,弄辞赋之浪潮(60)。王子安(61)闻而附掌,但当恭让;庾开府(62)见而陋之,亦利毫矣。

        【注释】
        1 巍巍:崇高伟大也。《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2 明堂:教所也。宗庙也。 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明堂者,天子大庙也,所以祭祀。夏后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唐孔颖达解:“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皆在其中。”
        3 鹰扬:振奋如鹰也。《诗经-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4 五方:中原与四夷,代今中国也。《礼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5 琼海:琼州海峡也。赵翼《题稚存万里荷戈诗》:“又教子瞻渡琼海,总为任昧开天荒。”
        6 潇湘:潇水与湘水之谓也,代今湖南。杜甫《去蜀》:“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7 合浦珠:《后汉书-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革易前弊,求民病利。未曾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8 衡阳雁:张衡《西京赋》:“南翔衡阳,北栖雁门。”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9 一水:谓漓江也。
        10 潜龙:能而隐者。《易-乾卦》:“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而行之,忧而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11 四门:明堂四方之门也。《尚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12 三府:广西师大分王城、育才、雁山凡三校区。王城校区即靖江王府,有贡院,存宫室,多金石古迹。育才乃旧校区也,遍植桂树,秋则芬芳十里;地处市郊、多铺肆,夜则霓虹熠熠。雁山乃新辟之区,地阔远市,大道坦坦、栋宇拔地、人文昌盛。
        13 佳木秀: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4 奇峰绝:王城内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王气傲然,可谓绝矣。
        15 鸾凤:喻贤良俊美者也。贾谊《吊屈原文》:“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16 周行至善之道也。《诗经-鹿鸣》:“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毛传:“周,至;行,道也。”
        17 吉士:贤人也。《尚书-立政》:“其惟吉士,用励相我国家。”
        18 八荒:八方远地也。《汉书-项籍传》:“有并吞八荒之心。”
        19 遹追:遵循继承。《诗经-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
        20 克明:能明也。《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21 肇基:谓始创基业。《尚书-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我校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22 合璧: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于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法商学院。
        23 上庠:古之大学。《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 郑玄 注:“上庠,右学,大学也。”
        24 改弦:改革制度也。1946年2月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
        25 完璧:谓与广西大学双璧合一。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从南宁迁回桂林,再次并入广西大学,成立广西大学师范学院。
        26 立户: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在原广西大学的校址上(桂林市将军桥),以文教学院、理学院留下的部分人员、师范专修科学生和房地产、图书资料以及仪器设备为基础组建广西师范学院。
        27 开疆:1954年7月30日,学院奉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特科学校对换校址,从将军桥迁至桂林王城。
        28 朱明宫室:靖江王府也。明靖江王朱守谦之府邸,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于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又称王城。
        29 鸿光:盛大光辉之业也。鲍照《河清颂》:“大明方徽,鸿光中微,圣命谁堪。”
        30 拓业东郊:1976年5月于桂林东郊三里店设分部,即今育才校区也。
        31 赫赫:显赫盛大貌。《诗经-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32 垦荒南鄙:2005年12月8日,于桂林市南郊雁山区雁山镇设雁山校区,2007年10月7日投入使用。占地3383亩,规模宏大、设施完备。
        33 泱泱:气势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
        34 东莼:杨东莼,我校首任校长。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授、学者,青年时代参加五四运动,从事传播马列主义的工作,进行过早期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活动。
        35 寅恪:陈寅恪,曾执教我校。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36 暮桥:薛暮桥,原名雨林,曾执教我校。亲身参与中国两个经济体制设计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兼私营企业局局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
        37 望道:陈望道,原名参一,笔名佛突、雪帆,曾执教我校。中国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曾任《新青年》编辑,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主编《辞海》,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等。
        38 仲拱: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曾执教我校。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9 现璠:黄现璠,曾执教我校。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原名甘锦英,广西扶绥人,壮族。是壮学开山祖师和中国第一个民族学派“八桂学派”的开派领袖以及当代历史学界“无奴派”创始人。他在大学致力于教育事业近五十年,晚年又创办漓江业余大学,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
        40 余庆:庆,音羌,福泽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叶下殃。
        41 孜孜:勤勉不怠也。《尚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颖达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
        42 彧彧:草木茂盛也。《诗经-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43 炳焕:刘勰 《文心雕龙》:“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
        44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斯乃我广西师大之校训也。
        45 孔昭:大显也。《诗经-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46 四维:《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47 奕奕:姣美也。《诗经-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郑弦笺:“奕奕,姣美也。”
        48 俊彦:才德出众之美士。《尚书-太甲》:“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49 佻佻:美而好也。《诗经-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50 问道至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51 懋修:勤勉修习也。陆采《怀香记·绣阁怀香》:“簪缨贵胤儔,青年懋修。”
        52 年韶:青春年少之时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钥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
        53 琢磨:《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4 十驾:《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5 黾勉:勉励也。《诗经-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56 奋煕:奋斗振兴也。《尚书-舜典》:“有能奋庸煕帝之载。”
        57 琼瑶:美玉也。《诗经-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58 成均:大学也。《礼记-文王世子》:“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於成均,以及取爵於上尊也。” 郑玄 注:“ 董仲舒 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
        59 懋业:犹大业也。《宋书-邓琬传》:“帝宋之基,懋业维永。”
        60 弄潮: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之人。潘阆《酒泉子》词:“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61 王子安: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首。
        62 庾开府:庾信,字子山,北周文学家,因其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故称“庾开府”。


        IP属地:广西5楼2019-02-22 13:43
        收起回复
          《潘君美食赋并序》
          有潘氏美人者,居之粤地,籍于蜀疆。贤淑静慧,雅懿端庄。身修貌美,才烁德良。觅佳配而美满,得凤女而吉康。乐庖厨而长美食,工翰墨而擅文章。孝现笔端,父母恩情总惦念;慈明素上,笑笑喜乐皆收藏。余以鄙薄,识伊人于网络,受惠助于明堂。未谋面而知其热忱,窥日志而体其衷肠。昔有约于赠赋,遂作文于秋香。唯赋潘君之美食、祝阖家之乐康云耳。
          潘君美食,举世无双。上承蜀川之浓郁,下继广府之鲜香。尺寸庖厨,汇天下之佳肴;纤柔玉手,开口腹之阖阊。慧哉斯人,有机之食每择,无米之炊能当。诱味蕾于百里,引行众兮徜徉。
          呜呼,且看潘君手艺,菜谱家常:
          竹笼小火,清蒸鲜肉米粉;土豆花椒,细焖泡菜肥肠。美哉!萝卜丸子酱;妙哉!菠菜猪肝汤。言之则垂涎三尺,啖之必四世荣光!雪梨冰糖枸杞,朱裙素缎之歌舞;芦笋鲜菌竹荪,褐衣玉笛之宫商。青瓜月饼,几度中秋不忘味;楚夷花糕,一遇便俘楚庄王。美食显于古韵,诗意入于膏粮。复有羊肚菌清煮土鸡爪,哈蜜瓜脆爆鸭肝肠。斯厨也,春炖排骨夏蒸鱼,秋食莲藕冬煮姜。豆腐脑、苦瓜酿,东坡肉、黄鳝汤……舌尖之思渐起,口腹之欲荣昌。
          博哉斯人!厨能烹饪名四海,文可挥毫洒潘江。潘君美食赋不尽,不尽佳肴入厅堂。孤陋书生垂涎赋,众人口水流汤汤。


          IP属地:广西6楼2019-02-22 13:44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广西7楼2019-02-22 13:46
            回复
              《贺翰林书院开斋序》
              昔者河图出而八卦生焉、鸟迹明而文字造焉。玄符既得,声采始追。于是金鼎铭功、绿牒载事,三皇远颂、九序咸歌。然岁越千年,朝更万代,故章服呈异、音字见殊矣。
              且夫笔墨纸砚,文房之四用也;篆隶楷行草,书法之五分也。今有谦谦君子、儒风雅范。开斋八桂、立业翰林。方焚香于芝室,又调墨于砚台,尺素缓铺、寸毫轻捻。情思通乎千古、书画烨于今朝。和谐专注,善哉斯人!
              窥其篆也,则曲直循章、黑白合度,若龙蛇舞于中天、虎豹震于林樾。灵动均修、其形也健!
              观其隶也,则笔含浩度、墨蕴宽仁。如磐石纵横、江潮涨落,轻重有别、起伏见殊。蚕头作于初萌、雁尾收于已逝。波磔广秀、其姿也壮!
              探其楷也,则端庄介正、规矩自成。字出颜筋,峻德与高才炳焕;书承赵法,精论共逸笔昭明。乃见其横似朱桥、竖如玉柱;撇生浩气、捺荡雄风。斯书法之怡情养德也,其格也高!
              究其行草二体,则飘逸畅远、似凤翥鸾翔、泉流云涌者,又精深广邃矣,非片语可详其妙也。
              至于其泼墨山水、工笔鸟兽之画作,余之不精也,弗敢论焉。
              李君建伟,郁林之高尚士也;黄君世标,金城江之巨贤也。皆长于书画、黾勉古道久矣,文理俱通、德才兼备、修能致美、大雅宏达。时余求学于桂林、有幸识之,不蒙捐弃、青睐复加。今闻二君肇基书院,开斋翰林,授业桃李、弘扬精粹,遂作斯序以贻之。


              IP属地:广西8楼2019-02-22 13:47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广西9楼2019-02-22 13:48
                回复
                  《文以载道赋》
                  ——文学理论批评
                  文以载道,赫震金镛。论宏渊以懋峻德,辞典雅而承中庸。君子彬彬,大道之行有度;轮辕煜煜,徒文之驾无功。乃令艺者笃实、美言致爱,于是学子播远、贤人执中。
                  始知文非道无以讽谕,道非文弗以弘光。搜策穷经,言归实用;雕辞琢句,韵尚铿锵。譬盘飧果腹之余,可调五味;素帛御寒之外,可染六章。苟有郁于心膺,油然作赋;既得文于尺素,蔚矣严装。
                  于是经纬鸿儒、道心炳耀;运斤巨子,翰藻云蒸。淳德蕴于瑰玮,妙采发乎性情。是以屈子罹忧,香草之篇乃作;贾生感遇,治安之策遂呈。延寿之赋《王孙》,公侯变色;祢衡之诵《鹦鹉》,志士悲鸣。皇极耽奢,贤相怀十思之谏;后宫篡政,旧臣报讨贼之行。当其振藻扬葩,金玉之声彻响;躬仁秉义,恢宏之道大明。符檄奏疏,郁焉有采;缘情体物,隐矣精诚。文发则流如江海,道含则粲若辰星。遂可播芳于万世、诵奏于明庭。
                  今之作文者则不然,世德衰而绣言靡,小学废而俗语横。
                  或有气盛少年,唯务雕虫之巧;富才新进,常夸砌典之荣。剪叶裁花,嘉贞不劝;捐纯弃质,儒术弗凭。徒蔚文而无道,去抽对而何能?魏晋之风鲜笃,六朝之靡竟争。礼仪不明于章节,辞藻徒涨其浮声。或有懒学庸人、才疏老叟,缀俚语而不惭,嘱陋词以相夸。高谈道义,耻学文华。技不知乎平仄,而每小雕虫;文皆溺于俚言,而遑称懿旨。徒文则形杂道疏,寡饰则论空采迩。更有偏颇之辈,盲学之人,摘僻词以称法古、堆晦语而诩博闻。不考先哲,恣凭己论!
                  昔者韩退之约六经之旨,采众家之长。邃语精言,常出六朝字句;铿锵奏诵,每得魏晋遗芳。故文以载道云者,道之为重,文之为体;非缘道而黜文,实濯篇以求理。苟有益于三谟,必不拘于一字。乃有德昭素展,懿范抆乎随侯;墨动锦横,匠心琢于和氏。文成荆璧,道烨珠光,昭晰经纬,沐化万方。


                  IP属地:广西10楼2019-02-22 13:50
                  回复
                    《春游水印长廊赋并序》
                    仆本痴人(1),平生自沦(2)。遥辞故里,毕惫孑身(3)。常感樊笼(4)之抑郁,每慕自然之纯真。乃驭轩车、循辇道,觅幽境、远俗尘。忽逢桃源(5)于墅野,见金谷(6)于江滨。于是停陋驾、访仙门。既醉山水色,遂赋异乡春。其辞曰:
                    桂林风物知春早,水印长廊觉春好。清兮涓流,嫩兮浅草。美哉风景,畅矣怀抱。
                    若夫朝晖出岫,瑞雀鸣阑。篁竹修而守静,晨烟绕而护安。漓水氤氲(7),纵柔波之缱绻(8);远山叆叇(9),横叠嶂之绵缠。既而紫荆开而飞花簌(10),薰风作而草色斑。玉带妖娆,淑柳娇垂于曲道;宫声悦怿(11),新莺婉转于林间。
                    至于明峰朗映,丽日中悬。澄岚(12)方散,野卉正研。发芬馨之馥郁,舞蝶影之翩跹。翠木青茵,杂蕊更添姿色;瑶阶碧闼,俯首即见潺湲。是以抱质怀淳,云飞濑瀑;涤心净性,龙隐甘泉。玉阙琼楼,不逊石崇之金谷;奇山秀水,堪追五柳之桃源。
                    已而霞光溢彩,暮渚生烟。游鱼欢而萍藻动,黛壑紫而夕阳残。素氅(13)高洁,白鹭归而惬意;玄衣(14)朴雅,青牛(15)返而悠闲。晚照彤云,祥和斯洽;江浔野浒(16),静谧陶然。于是辞流水,别青山。抚贞松以长伫,顾斜影而盘桓(17)。
                    嗟夫!韶光(18)一瞬,但放形骸(19)。俯仰之间,黄土尘埃。愿寄芳心于美景,守璞真于吾怀。醉仙居之福地,必重访于将来。


                    IP属地:广西11楼2019-02-22 13:52
                    回复
                      《灵川赋》
                      茫茫古越,浩浩苍烟。甲天下之殊荣,念兹山水;冠桂林之雅韵,唯我灵川。地德承熙,南北沿沃饶之谷地;乾枢映翠,东西立峻阻之冈峦。况复怀甘棠而引湘粤,接漓水而控荆蛮。井画窥良田之万顷,碧波漾渔火之千斑。魏巍灵川,洵育西南之仓廪,扼湘桂之雄关也。
                      稽其青山拔峭,碧水流长。九折萦回,如蛟龙舞于旷野;千钧列峙,若骥马驰于南疆。甘棠江之柔情,滋其秀美;长蛇岭之雄肆,护此荣昌。古东瀑流,声泠泠而激妙韵;青狮潭水,质冽冽以酿琼浆。叹其清幽邃谷,潋滟波光。着芒鞋以涉湍流,飞珠溅玉;探竹筏而窥晚照,鳞跃羽翔。复有璞真隐域,乡曰海洋。游霁野而入村扉,渐吹林籁;步古道而环荆院,漫落秋黄。又有大野神境,郁郁苍苍。碧空与岚霭交辉,色如瑜瑾;磐石共清泉击韵,和若球锽。
                      窥其遗风抱朴,古建通幽。斜阳千载,儒范长留。若夫大圩古镇,则民居端整,铺肆繁稠。旌旆扬于霄汉,客影匿于烟洲。津渡遗阶,龟鼍镇其风雨;交衢故巷,甍瓦载其沉浮。遂可闻酒香而长驻,醉雅韵而消愁。至于熊村之静谧,则承逸韵、沐洪庥。有小桥流水、青砖渡头。抚苔痕而知岁月,闻鸡犬而见青牛。古井深深,育钟灵之沃土;庙寺俨俨,佑俊乂之鸿俦。至若长岗岭村,实湘桂之盐道,维商贾之经由。卫守府武运彪扬,巍巍赫赫;别驾第文风炙盛,穆穆悠悠。五福堂雕檐庄重,莫氏祠祭礼严周。若乃江头村也,则崇廉倡俭,敦德笃修。家声耀于匾额,周元公裔嗣兴衍;清白荣乎身誉,《爱莲说》万古长流。翰林、进士、举人,英才起于垄亩;台阁、宗祠、院落,玮迹烨于春秋。
                      观其交通豁畅,贸鬻欣荣。庄衢恒是,百废振兴。逸驾轩车,纷纭乎坦道;差人商旅,熙攘于朱闳。但看邑府宏规,蓝图大成。建速列之骏所,划江渚之雄庭。乃见飙风迅雷,胜万骐之驰骋;钢筋铁骨,发九宇之洪声。是以辗转货殖,勋归此驿;枢纽方域,泽霈斯城。遂使万里异乡,虽远尤近;千钧负载,虽重尤轻。于是民乘其利,物赖其行。稼穑果蔬、瑰石材药,皆假方轨而远载、凭美质而闻名也。至于甘棠丕绩,赫据江滨。环道有亭阁熠熠,接水有林木荫荫。绮榭飞樑,杂卉更添姿色;瑶阶碧闼,拂手即袖清芬。妙刻嘉题,走龙蛇于绣柱;恢庭广苑,馈逸所于平民。复立廉政之展堂,公心每劝;开纷纭之铺肆,风貌日新。又设观光之院邸,收胜迹之遗存。承古韵之尔雅,沐圣代之阳春。
                      嗟夫!叹愚生之庆幸,逢此流惠之薰风。睹山水之隽秀,喜民物之雍容。遂洒长笺之翰墨,逞小技之雕虫。祈灵川之永盛,续康乐之无穷!


                      IP属地:广西12楼2019-02-22 13:53
                      回复
                        《与莫道才先生书》

                        末学黄焕贤再拜言:
                        余十六始好文言。初涉诗词,渐窥经史。逮读至王子安《滕王阁序》,见其工藻妙翰、郁典宏文,则蔚为叹矣,乃志于学焉。然明堂之上,先生少解;族老之间,质问无从。唯诵读之所劝、时移乃有得云云。
                        知之者既寡,而能之者复鲜,遂求之于网络。或云:“骈文者,平仄之重也。”始闻声律之学,讶而有得。乃进《广韵》《平水》《词林》,比类而推,少知其奥。又以方言求之,颇有助焉。及数月,可辨入声。乃以之度诗文,多所合声。复询网人,曰:“寡闻,可访骈文网,多收古籍,阅之。”乃造骈文网。观其序,洋洋宏篇,语稍浅白,然言及文史流脉、历朝方家,遂窃喜而学之。依其所列名家而寻篇章,诵而抄其妙句。待累有小成,于是国文科试,悉以文言书之,或辅以韵律。师讶而勉余曰:“善,持之以恒。”及卒业,收拙作十余篇,为《贤风集》。
                        及大学,入于电子,思转文类。然事多乖舛,终不如愿,遂奋臂于理工。而课余之间,犹枕窥案读,不辍寸笔,遂有诗文四十余篇,为《彳亍集》。又闻独学无友,君子所惮;西南得朋,周易之吉也,区区之心,岂不思慕?乃入师大书协,觅所同好。然诗文之通者,亦无多矣。寻知文院有广林先生者,性行淑均,谦恭礼让,立国学班,教诸生书法、《论语》、诗词之学,遂每周末而往雁园诣之,聆其《论语选读》,卒有所获。
                        大一尝闻师大文院莫道才先生长于魏晋隋唐之学,犹善骈文。乃购先生《骈文通论》,如获至宝,昔所疑处,豁然解矣。询之文院诸生“莫先生课程何时也?欲往。”对曰:“若有,尔遁课往乎?先生授研究生,周末恐无暇也。”念余稚童小子,理工之身,又学不得周知、术不得兼善,初涉皮毛而冒昧访之,恐见笑矣,乃退。
                        今考研古代文学,折戟外文,羞愧之至。昔所豪言,皆云烟矣。志鸿鹄而力不能逮,余亦自哂。乃草草而书,忆所经由,愧愚生搅扰之举,报先生点评之恩。
                        谨再拜。


                        IP属地:广西13楼2019-02-22 13:56
                        回复
                          《拜读汪政先生<王勃文铣序>有感》

                          汪政先生足下:
                          昨访微信公号《骈文研究》,得窥汪政先生《王勃文铣》之序跋,大喜!惊为天人。叹先生周思密络,切意真情,追子安之宏才,得刘勰之妙笔。又稽古思今,镕文炼道,情理交彩,珠玑和鸣,洋洋乎雄哉!
                          且夫居今拟古、人多非也,况西学中用、语法套之,所议更甚。然知表不知里,肤浅之人也;知摹不知道,盲学之人也。故余之学斯文者,一曰名词,二曰形容词,三曰动词,四曰典故。至于情理之中通,则缘事而发;大道之含蕴,则因博乃至,盖阅历既广方可得也,余尚弗能。
                          若夫名词者,广记识也。盖骐骥骅骝,虽临难驭;江浔野浒,纵处莫知。寡目则词穷,少闻则才限。固能者临竹而诵《淇奥》,陋者望桃而思甘醇。此仆所以孜孜于累积而不敢怠也。
                          至若形容词者,饰其形也。夫丽藻华章,衣冠正也;粗言俗语,风雅违焉。藻绘既丰,裁词必振。词工韵协,珠玉始成。此余所以究古今词汇之别而多有转译也。
                          至于动词者,夺其势也。言假势而震矣,物假势而动焉。上可经纬宇宙,下可错镂圆方。寸毫挥洒、尺素展铺、动植奔摇,山川淌峙,莫不假其势而得其意,因其势而动其形也。余以为,状摹万物、事纪千载,唯动词最可品其神也。
                          若乃典故者,婉其说也。譬冯唐李广,武不用也;贾谊梁鸿,才不遇也。北海扶摇,志鲲鹏也;东隅桑榆,知得失也。谢家宝树,才思敏也;孟氏芳邻,慈仪厚也。此余之所匮而奋臂于经史也。
                          今窥此雄文,所获颇丰,乃钞而学之。贤本孤陋,德薄才疏且愚,今见笑方家矣。
                          末学黄焕贤顿首。


                          IP属地:广西14楼2019-02-22 14:00
                          回复
                            《品素心先生散文<江头村>有感》
                            素心先生在上:
                            ★★末学黄焕贤再拜言。承蒙青睐,昔得观先生诗词稿件,今又得窥先生散文游记,是大幸也!遂择篇章,聊作观后之感以报。迟复有旬,惭愧之至!
                            ★★仆闻圣人懿德、述行每见;君子宏才,窥文可知。盖厚德隐于言行,高才烨于文章也。而文章之用,可以知胸襟、晓耳目、明思虑。论谋篇则可见大,品字句复能察微。故科举取士,每以文重。虽朝代更迭、文辞疏异,然其致一也。今得窥先生之文,是贤之幸也。观之则清新厚重,读之则泠泠如玉。虽书古村之美,亦昭先生之博也。
                            ★★首段言山路之蜿蜒,竹林之葱郁,寥寥数字,静谧之景跃然。乃续以“右转,徐行,渐慢,延长数十拍,妙音稍止”,由急而缓,由动归静,恰如舟之近岸、弦之终曲,暗隐将达之意;而缀字成句,亦似音符:齐而忽长,长又渐短,余韵靡绝。文写金声、字联珠玉,妙哉妙哉!故以此可知先生之通于音乐也。后以“我住长江头”之词,引江头村之名,则读者未见其村,已思其美矣。复言其人文历史。读至“晴耕雨读”,则可见裁词之美;读至“齐修治平”,则可明《大学》之务;读“念兹在兹”,则可循《尚书》之篇。字里行间,又可知先生之博览也——经史子集,信手拈来。
                            ★★次段写江头村之水,清丽而悠远。“缓缓而流”,可见流之静默;“年年如斯”,可叹流之长久。“缓缓”“年年”相叠,读之绵长幽邃,使人闭目见景。读至“看庭前花开,听树上鸟鸣”句,则一派恬淡之景,对甚清巧,然平仄微瑕,首句全平,或可以“绽”代“开”。后又以对比显护龙河之从容纯清,顺引屈子庄周之故事,暗悲国士之遭遇、复怜古今之仁人。读至“今人不见古时水,今水何曾饮古人”句,大赞,以为绝妙。“饮”应读去声,纵今人不见、不饮古时水,古人亦不见、不饮今时水,然情致皆同,必遥隔时空而相惜也。余亦尝读《楚辞》,及“沧浪之水清兮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濯吾足”句,乃震焉。以为水清者,喻世清君明也,故可濯缨而建功勋;水浊则喻世浊君蔽也,故每濯足而不使染污秽,其志洁如此。言及村落山川,又以走势所象、星宿所映推之,复可知先生之精通地理天文也。
                            ★★三段写山水之辩、阴阳之理,则玄而有道。盖山如男、水似女,山是仁、水为智,山主阳、水主阴,一阴一阳、是为道也。故泱泱华夏,绵延千载。文化自信、当返我辈。然近观央视《诗词大会》,忧喜参半。所喜者,弘扬国学精粹,同道不绝;所忧者,文章诗词之学,阴盛阳衰。夫男女有别,性情见疏。男儿刚而每好诗文、女儿柔而多钟词曲;男儿多风云之气,女儿多婉约之情。故阴阳相济,道之所宗。然窥时学,殷忧暗生。学文之众,男丁甚少。勉文之男既寡,考研之士更鲜。纵得数子志于文学者,又多学不得周知、术不得兼善,空有满腔热血而弗能为也。故复兴国学、任重道远也。
                            ★★四段论古村之贤才君子、历世名人,先生又多笔墨焉。逮言其村落屋舍,乃以“孔孟学庸”之雅正譬其庙宇,以汉赋骈文之精雕、唐诗宋词之流美喻其楼阁;古碑古塔,又以道家之“生物”、释家之“生灭”、儒家之“慎追”相论;古道古巷,又以五行论其取材、八卦隐其错落,如固堡迷宫,甚益防盗;古亭古井,复以耳目喻其迎送之功、腰肾比其藏水之用;而防火墙之方圆不一,先生又以儒家经权之变释之。呜呼,长诗文、通三教、解五行、善八卦,晓中医脏腑之说,知民俗古规之循,非博通四库、学富五车不能为也。
                            ★★五段言其建筑装饰、雕刻字画,先生又甚精矣。魏碑汉隶石刻之古劲、东坡松雪画作之庄雅、欣然比拟。欧褚之楷模、颜柳之筋骨、钟王之神韵,皆引譬得当,使读者广见逸思、叹为观止。
                            ★★末段乃述周公敦颐与江头村之渊源,言所始末,顺引《爱莲说》之声律,又可知先生通音韵、晓吟诵矣。昔余高中,尚不甚解平仄,少知而不能用也。故每仿诗词,空有意而不合其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流于凑字摘句之工。待入大学,询诸社团前辈,乃告余曰:“文院广林君为博学之士,恭谦儒雅,授诗词于育才,君可造之。”遂欣然规往。后先生不以余卑鄙,恭谦礼待,每有讲座课时,皆邀往聆听。乃得闻先生解论语之雅、对联之工、吟诵之美。课时虽寡而仆每记之,所获巨甚。
                            ★★文近白话,惭愧甚矣。聊析先生字句,间杂小感小事,还望勿怪。
                            ★★末学顿首。


                            IP属地:广西15楼2019-02-22 14:10
                            回复
                              谁把别人的楼给删了 怎么一点都不尊重历史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4-12 00:45
                              回复